宛平相公初度奉赠七月八日

往者开国主文教,前有宗伯后七兵。

燕许一时得父子,袁杨数世皆门生。

伊余被诏待官邸,亲谒尚书集贤里。

堂供先皇旧赐书,园通后夜新添水。

春云绕屋花绕床,岂期丝竹还东庄。

翟公在籍甫终制,曹相就家趋办装。

槐厅入坐署堂押,百职班迎敢相躐。

鼎耳环看总赤文,词头待判加黄帖。

自来策拜重报胙,况复新参本名辅。

题册重思母后恩,探符特赴陵园路。

三年橐笔为史官,私书不敢投任安。

感公冰鉴炯相照,使我墨花寒未干。

始知元宰受帝禀,手摘星辰类菽荏。

不信试看河汉间,昨夜天孙布云锦。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自题小像五首其四

〔汪琬〕 〔清〕

架上故书常废读,床头浊酿亦慵尝。

欲知此老不凡处,饱享梧窗午荫凉。

吴兴太守行

〔毛奇龄〕 〔清〕

吴兴太守本仙吏,早题姓字慈恩寺。

兴来豪客坐满床,数斗乌程不知醉。

拂衣归去无一钱,携家住在阊门边。

从事作诗好合集,吏部出行那有船。

当年相过慧晓宅,对客挥毫似飞翮。

天半流霞总失妍,闺中刺绣皆无色。

夫君自是园季伦,采芝处处忘冬春。

肯将商洛山中客,还作留侯门下人。

自题小像五首其三

〔汪琬〕 〔清〕

人情穴底争膻蚁,交道灯前扑焰蛾。

莫怪杜门常谢客,老来更事比君多。

昔日篇送任令南还上海兼示王十六舍人

〔毛奇龄〕 〔清〕

昔者结发共文砚,王韩及君成一龙。

舍人孝廉久通籍,君亦为令开吴淞。

予以龙尾不得意,索食两入泖浦中。

会当天子召文学,郡吏已仕皆令从。

通经应诏孔子夏,长史被徵黄次公。

炎风暑雨一就道,逡巡献赋明光宫。

尔时赐宴接衽袂,犹记拜箸分脆脓。

何意词业入秘阁,既取复落神物工。

遂令李合生感激,抗书欲上不得通。

春明碧柳尽抛絮,太液露荷将放红。

徵车南返各祖帐,使我泪滴樽盘空。

制科自古虽缜重,历代沿废难尽同。

之官魏相自能达,留京郑昉当安庸。

不观退之试宏博,三试三却无赧容。

独怜予友各散处,仕止轣辘如转蓬。

予复迟暮滞京邑,南望独立心忡忡。

吴淞潮上海云起,君应报最入奏功。

明年舍人傥就判,为君伫望双飞鸿。

自题小像五首其二

〔汪琬〕 〔清〕

只工扫地与焚香,啸傲空斋意味长。

膝下两男虽解事,断无一个得翁狂。

自题小像五首其五

〔汪琬〕 〔清〕

馀生修短都安命,有子贤愚亦去心。

卜冢治棺今并了,何妨与俗暂浮沉。

胶东道中寄周生六十初度

〔毛奇龄〕 〔清〕

拒霜花发红满枝,画屏金凤双差池。

汝南高士遘花甲,弧矢在囊酒在卮。

回思夙昔擅闻望,艺苑鸡坛屹相向。

第五名垂骠骑间,中郎文在司徒上。

闭门高卧三十年,东堂有弟留花砖。

浔阳自负达人誉,洛下共称之子贤。

与予意气颇相得,论议当前快冰释。

菜蕨犹存澹泊心,艨艟不费推移力。

自怜岁暮淮海行,马前挹水长清清。

只因早向胶东路,时见长庚彻夜明。

送方外吴枚臣北上其一

〔汪琬〕 〔清〕

布囊羞涩毳裘寒,苦雨盲风道路难。

长柄葫芦谁识得,未须携种入长安。

送方外吴枚臣北上其二

〔汪琬〕 〔清〕

能将道术炫人无,爱曳长裾走帝都。

持诀只持禳斗诀,制符先制避兵符。

西堂宴毕仍用前韵拟宫怨诗益都师相诗先成命予援笔立和其后

〔毛奇龄〕 〔清〕

长信宫中秋雨歇,昭阳殿里星初没。

秦女朝来未卷衣,班姬夜久将弛袜。

忆陪阿母学针线,颇厌小郎食糠籺。

第向钗头缀玉虫,几曾臂上填朱蝎。

谁知一旦选良家,遽绁黄罗赴天阙。

才人下比厮养卒,永巷随行覆足跋。

每开温树使探花,但食金桃便藏核。

我今欲织龙衮裳,桑坛浴茧如脂滑。

只恐缫成五色丝,朱紫青黄变为孛。

古来九嫔掌妇仪,不使三宫盛女谒。

同车宜谢璧门行,退养甘蒙掖庭罚。

况当邢尹甫见怜,岂有昭仪敢相讦。

春花秋月如等间,暮雨朝云总翕忽。

茀服华袿拜罽茵,何须绣黼提章钺。

莫道飞蛾善筑墙,莫言狡兔能营窟。

官家如点上阳人,恐有佳名再书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