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金屏翠幔和秋景相称,得以年年沉醉而不自知。 只在贫寒之家加快织机的速度,几家才能有一些丝线。


注释

促织:昆虫别名,即蟋蟀。又称蛐蛐、莎鸡。其鸣声有似织布时织机的响声,往往在寂静的夜里响起,仿佛敦促妇女辛勤工作,所以又称促织、催织、纺纱娘。 “金屏翠幔与秋宜”句:写富人养蟋蟀的奢丽环境。唐人韩愈《华山女》:“云窗雾阁事恍惚,重重翠幕深金屏。”写华山道徒将一女道士西妆拭面、浓妆艳抹,登坛讲道,致使观中人满,佛寺人绝。华山女姿色惊动宫闱,被皇帝召见,而富家少年以为其仍在道观,空空暗表情愫。诗以含蓄笔调写出女道士之秽行与时君之不察。金屏,金色的围屏;翠幔,翠绿色的帐幔。 机杼:织布机。杼,织机上的梭子。唐人张乔《促织》:“念尔无机自有情,迎寒辛苦弄梭声。椒房金屋何曾识,偏向贫家壁下鸣。” 一絇(qú)丝:一小束丝。絇,古时鞋头上系带的小孔。唐人刘餗《隋唐嘉话》:“张昌仪兄弟恃易之、昌宗之宠,所居奢溢,逾于王主。末年有人题其门曰:‘一絇丝,能得几日络?’昌仪见之,遽命笔书其下曰:‘一日即足’无何而祸及。”


简介

这首七言绝句诗不明作年,有说作于在京任群牧司判官或提点开封府界诸县镇公事期间,约与《出郊》同时。 这是一首咏物诗。借咏促织,寄寓对社会不公的批判。前二句以讥讽语气,嘲骂促织被富贵人家豢养,仿佛入宫的华山女,安于享乐,全然忘记了自己职责。后二句则指斥组织媚富欺贫,只顾逼迫贫苦人家,辛勤劳作,缴纳赋税,供养贵族。促织自然不能分辨世间贫富贵贱,自然也不应承受诗人的尖锐指责。事实上,诗人所真正指责的,并非促织,而是那些养尊处优、醉生梦死、不管民间疾苦的官僚(如张昌仪兄弟者)。全诗借物言事,亦物亦人,讽喻深刻,用笔贴切。



腊享

〔王安石〕 〔宋〕

明星惨澹月参差,万窍含风各自悲。

人散庙门灯火尽,却寻残梦独多时。

杏花

〔王安石〕 〔宋〕

垂杨一径紫苔封,人语萧萧院落中。

独有杏花如唤客,倚墙斜日数枝红。

城东寺菊

〔王安石〕 〔宋〕

黄花漠漠弄秋晖,无数蜜蜂花上飞。

不忍独醒孤尔去,殷勤为折一枝归。

拒霜花

〔王安石〕 〔宋〕

落尽群花独自芳,红英浑欲拒严霜。

开元天子千秋节,戚里人家承露囊。

〔王安石〕 〔宋〕

处处定知秋后别,年年长向社前逢。

行藏自欲追时节,岂是人间不见容。

代答

〔王安石〕 〔宋〕

破车伤马亦天成,所托虽高岂自营。

四海不无容足地,行人何事此中行。

戏长安岭石

〔王安石〕 〔宋〕

附巘凭崖岂易跻,无心应合与云齐。

横身势欲填沧海,肯为行人惜马蹄。

寄茶与平甫

〔王安石〕 〔宋〕

碧月团团堕九天,封题寄与洛中仙。

石楼试水宜频啜,金谷看花莫漫煎。

寄茶与和甫

〔王安石〕 〔宋〕

彩绛缝囊海上舟,月团苍润紫烟浮。

集英殿里春风晚,分到并门想麦秋。

别和甫赴南徐

〔王安石〕 〔宋〕

都城落日马萧萧,雨压春风暗柳条。

天际归艎那可望,只将心寄海门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