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赠万德躬时在清江

文章名世自有神,诗家之秀今何人。

豫章特达迈先辈,一出已绝江西尘。

乾坤悠悠入清旷,叹息斯人欲谁向。

清秋鹰隼破陡绝,白日骅骝动悲壮。

时携宝玦青珊瑚,看花调笑当垆姝。

结交老苍五六辈,议论已逼东西都。

功名不来心独苦,却望美人思遥浦。

月中吹笛上丹丘,烟际飞帆拂天姥。

浩然吊古登高台,谁能酌子黄金罍。

石桥听雨青枫合,海门望日丹霞开。

县中许令高闲者,闻子悲歌在林野。

自蹑双履行相迎,手攀碧萝郤鞍马。

秋风九月吹吴关,复忽鼓棹从东还。

匡庐云锦九千仞,片片飞落新诗间。

独携稚子怜远别,草堂临流故幽绝。

少年吐气成紫霓,揽发何堪半如雪。

却从帅幕坐谈兵,直以精采空鲵鲸。

楼船东下海波净,剑光夜出清江城。

由来壮志在裋褐,空谷亭亭老楠栝。

亦知扬子奈长贫,岂识相如故多达。

长安冠盖日纷纷,有诏徵贤安得闻。

白沙翠竹自江岛,隔水卧看西山云。

我自来西山,城中迹如扫。

谁家杨柳鸣黄鹂,忽见秋霜落园枣。

双溪之水东北流,上有绣谷青绸缪。

长松遥挂海底月,眼明照见樽中愁。

愁心复几何,舒卷风中雾。

落日断云飞,令人思玄度。

人生富贵须何时,莫谩穷愁伤汨之。

君行可逐白鸥侣,一棹酒船游会稽。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赠写真孙君德

〔刘崧〕 〔明〕

庐陵写真谁最良,昔有昌叔今孙郎。

风流未觉前辈远,远有意气能专扬。

家临官道青山下,白日垂帘绝潇洒。

滩口频回使客舟,绿杨惯系行人马。

人言精艺自有神,下笔可夺形容真。

吾常按图究所貌,神爽岂是寻常人。

清如春兰茁芳谷,润如秋波出寒玉。

壮如泰华倚石桧,劲如筼筜濯霜竹。

少年红颊桃花枝,老人白发春蚕丝。

心同衡鉴见机颖,功与造化穷铢锱。

吾家祖母年八帙,老父前年逾五十。

当时写置慈寿堂,老稚来看动趋揖。

喜君绝艺感君情,作歌赠君当远行。

清朝奋志写褒鄂,会且见子趋承明。

岁暮自靖安县将归南平留别袁明诚茂才

〔刘崧〕 〔明〕

昔我始客豫章城,众中识君颜色清。

十年异县风雨隔,芳草满园啼早莺。

宁知此别堕千里,与子溪南同濯缨。

春华过眼叶秋脱,思之可使神魂惊。

读书济胜恒有道,辞家作客宁无营。

亦知云中鸿雁急,岂有地上麒麟行。

清秋门巷三日雨,已觉满眼牵愁生。

高林凉日白惨淡,幽谷细雾寒峥嵘。

寻常抚事念乡邑,见尔不殊亲弟兄。

岂但过从慰寂寞,喜可纵谈开老成。

芙蓉作花露始白,拟以斗酒邀同倾。

此时高堂念游子,举杯欲饮难为情。

肥牲不如东邻菽,且可力养毋干荣。

逝兹晏岁返故里,恐有寒草荒柴荆。

稚子啼饥亦可念,几日江上先相迎。

便从早晚出溪口,与子共赏西山晴。

石头买船待明发,风吹北斗天中横。

峡江见月定相忆,此意不尽东流声。

临碧亭歌

〔刘崧〕 〔明〕

谁能筑亭向青山,我欲憩之开苦颜。

谁能筑亭面流水,我欲因之洗尘耳。

江南万里秋冥冥,往有胜处无佳亭。

画船神消越湖白,快马目断淮云青。

筠州之山蔚霞绮,碧落仙人洞天里。

罗君家住碧落西,百尺修亭水边起。

我行叹息思见之,人言此亭多胜奇。

凫鹥不隔紫荷叶,翡翠只在青杨枝。

秋来七八月,月出凤山时。

坐石弄清景,调笙咏新诗。

时来凭高一起舞,剑影下射青玻瓈。

又如三月春,有风从东来。

红花照绿水,白雪飞苍苔。

酒酣四顾仰空笑,但见紫翠纷崔嵬。

城中匝地夸豪富,复閤重甍閟烟雾。

谁能载酒日论诗,学似君家筑亭住。

我家寄在快阁傍,门前江水春云长。

绿萝间维艓子静,蓬蒿不剪柴门荒。

闻君临碧亭,喜赋碧落歌。

故园寂寞不归去,奈尔临碧秋风何。

寄赠元善张茂才

〔刘崧〕 〔明〕

昔有姑苏张将军,百战起家身立勋。

太平老死筠州戍,孙子往往清而文。

继也芳年色白晢,未试征行已无敌。

论兵慷慨动风雨,挥笔从容谢锋镝。

将军战袍今尚存,犹污当时腥血痕。

猛思祖烈意未已,临风三叹消精魂。

高堂峨峨树长戟,堂下双槐高百尺。

清阴如水动秋云,密叶长枝总堪惜。

传家旧藏金虎符,佩之可以专千夫。

独推馀泽让诸弟,自喜闲适非其迂。

低头却骑款段马,长日行歌在林野。

已惊孝友动戎行,况复词华振风雅。

云有飞羽水有鳞,思欲一见嗟无因。

故人罗肇风格好,向我语子频殷勤。

海隅昨者南征急,诏下还闻烽警息。

将门缵武必英雄,似尔奇才岂终极。

我生长大不识兵,忧时漫使心潜惊。

但愿相逢日无事,与子把酒歌升平。

送焦廷璋之洪

〔刘崧〕 〔明〕

玄冬山谷寒崔嵬,北风吹雪从天来。

居人屏缩不出户,子有远行良苦哉。

道路苍茫岁云暮,甚欲留君不能住。

仙槎江口石潭深,南望不见青枫树。

送行却过东城头,更上桥西沽酒楼。

楼前无数白云阙,磊落如对三神洲。

当歌置酒忽不乐,少小无成总萧索。

长辕短棹日纷纭,山雨江云谩如昨。

闻昔尔祖出牧时,我家大父而翁师。

清尊画戟照白发,二老风流如见之。

旧家文物今何在,霜露荒荒岁年改。

珠林孙子真可怜,羡尔承宗振光采。

君家巷北我巷南,古藤秋树寒交参。

贱贫奔走少相聚,总有至乐何由堪。

昨者诵君新句好,于我还能慰枯槁。

雪消南浦柂楼高,忆尔离愁满秋草。

奉题钟隐君东皋幽居图

〔刘崧〕 〔明〕

微雨枫林青,高堂见图画。

幽人读书处,宛在东皋下。

东皋窈窕绿涧阴,藤萝缚门门转深。

是中松桧各千尺,飞鸟不度寒萧森。

山原之居可终日,莘野斯人皆俦匹。

清宵瓮牖出灯火,白石匡床散方帙。

寻仙学道思不穷,水边林下皆清风。

画师天趣亦偶尔,形迹安可求其同。

白下城东门,清溪颇回抱。

君家庭前景,岂逊图中好。

年年二月梅始芳,亦有杨柳当高墙。

重檐修竹啼鸟静,落花如雪青苔香。

东邻踏歌鸣急管,南舍列筵愁夜短。

空将白发笑寒迂,岂识高情在疏散。

先生布袍乌角巾,泠然自是神仙人。

二郎早已擅场屋,孙子亦能歌雅豳。

硗硗头角秀而雅,总是高门忠孝者。

他年朱紫出清朝,翁但筑堂看绿野。

我曹失学百可怜,闻公高谊心凛然。

秋风江浦破茅屋,悔不归垦山中田。

只今东游兴未已,亦欲携书寻故里。

便从竹底拾流萤,来听先生诵秋水。

七月十四日夜纪梦

〔刘崧〕 〔明〕

美人遗我云锦书,问自何所吾故居。

章江千里波浪阔,七月舟楫来何如。

书中字字光凌乱,一读中肠一回转。

青鸟西飞不可招,凉月斜风动河汉。

谒靖安昭灵庙赋柬袁茂才

〔刘崧〕 〔明〕

昭灵古祠蔚森爽,祠下流波日奔荡。

啼鸦枯柳当两楹,落日青峰照银榜。

秭归西阻蜀江口,云盖风舆自来往。

常时酾酒击鸣鼓,辄有灵风动虚幌。

楚王宫殿久寂寞,万里晴云色苍恍。

神龙自合晦渊潜,凤鸟胡为在罗网。

此邦祠宇出何代,恍惚湘楚同风壤。

石竹丛深山鬼愁,江篱花落文鱼上。

清秋旅怀百忧集,感子追游慰遐赏。

明时礼乐遍寰宇,肯使幽忠滞榛莽。

享仪每诏县官给,祀典犹闻宗伯掌。

捍菑御患光故国,愤义终能肃群仰。

湘南屯戍苦未休,长笑因之起悲怆。

寄西山郑子纲自邵武校官归

〔刘崧〕 〔明〕

五月双溪上,垂杨千万枝。

春风碧水远,旦旦鸣黄鹂。

黄鹂惊飞日欲暮,念家却在南平住。

林塘高馆一逢君,千里羁愁散烟雾。

闻子昔者居西山,把书曰在青松间。

新移苓术且未斸,旧种薜萝应可攀。

武阳校官归未久,瘴疠还闻古来有。

红窗鹦鹉唤客名,青叶槟榔劝人酒。

寻幽忆过东平来,丹山碧霞仙掌开。

武夷山人住九曲,柴门不出生青苔。

中轩松竹题诗遍,宁许时流漫相见。

名姓先承紫凤书,褐冠不上金銮殿。

时来空谷行采薇,石田草生秋林稀。

往来物色不可得,使者空向江南归。

我惭羁穷少颜色,闻此伤情岂终极。

芳筵置酒清夜半,月出登楼动悽恻。

萧萧水气浮南湖,繁星丽汉光有无。

梧桐叶高白露下,起舞为子听啼乌。

君家兄弟才名早,幢憧冠盖闽湘道。

芳年苦志思奋励,莫遣秋风动原草。

由来聚散日纷纷,此别音书何处闻。

百丈岭前应念我,象牙潭上却寻君。

南山谣

〔刘崧〕 〔明〕

淮西流民望南徙,掠财昼入南山里。

裹枪负挺八十人,拒敌乡民四人死。

流民只说江西熟,得食仍嗔食无肉。

扶伤救死官不闻,乡民还对流民哭。

东家击豕西家牛,撤屋烧火当街头。

自言性命如粪土,一死不异淮西州。

乡民不怕逢豺虎,共承只怕流民怒。

老翁夜出烧纸钱,祈神夜送流民去。

从今莫愿多丰年,第一莫旱淮西田。

流民不来贫亦好,鸡犬全家永相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