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奴诗戏寄沈诚学

东村二八张小姑,鬓发油油如漆乌。

朝朝不惜五更起,对镜千梳并万梳。

争似吾家阿奴秃,落落数竿删后竹。

一生不费膏沐资,日出酣红睡方熟。

君家有婢亦如此,何幸少年犹有齿。

夜寒聊取代汤婆,殊胜当年玉川子。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题阿翌写墨梅

〔龚诩〕 〔明〕

翌生写梅不写迹,不用胭脂唯用墨。

乃知铁石岁寒心,妆点何须事颜色。

君不见牝牡骊黄付等闲,无盐应笑西施白。

梅花庄诗为朱明仲赋

〔龚诩〕 〔明〕

先生卜筑吴城曲,剩种梅花绕吟屋。

自期岁晚供诗料,岂慕平泉与金谷。

花开时节天正寒,雪花乱洒迷林峦。

杖藜引鹤饱幽玩,不与梨云同梦看。

归来袖手寒窗坐,石鼎有茶炉有火。

神交不觉两忘情,谁是梅花谁是我。

自述和沈诚学壮游诗意

〔龚诩〕 〔明〕

先生卜筑江之皋,屋庐岁久浑无茅。

薄田数亩书一束,耕耘诵读忘疲劳。

旁人笑我谋生拙,不道胸中蕴奇绝。

几多明月与清风,一一难将向渠说。

年去年来春复秋,随宜无喜亦无忧。

眼中富贵等蝼蚁,一点不使灵台留。

风雪行看岁寒至,破褐从教露双髀。

待得春来生意回,还我一身和暖气。

为彦中题画

〔龚诩〕 〔明〕

青山之青如佛头,白云化作寒泉流。

世间尘土飞不到,眼中景物俱清幽。

若人自是好静者,岂非五柳先生俦。

每托琴书写高兴,脱屣乐从鱼鸟游。

却笑时人苦不达,但知声利孜孜求。

无异贪程夜行客,漏尽鸣钟犹未休。

君不见小虞塘西玉峰下,一庵已遂吾菟裘。

共论心事肯相过,斗酒当为山妻谋。

采桑曲

〔龚诩〕 〔明〕

桑柘雨晴如绿云,谁家女儿茜红裙。

采桑纤纤露玉笋,低首不肯观使君。

采之采之弗容缓,争柰筐深未能满。

只愁归晚正蚕饥,不道使君欲肠断。

题印上人所藏赵子昂杨廉夫二公墨迹卷

〔龚诩〕 〔明〕

马鞍之山殊峭拔,秀丽苍然压吴浙。

暮霭朝岚耸画屏,古桧长松挺高节。

岂无超然出尘土,托迹幽深守孤洁。

林泉赖此增光辉,不负清风与明月。

吁嗟世变罹兵戈,一时盛事随消歇。

蒿莱满眼锁寒烟,牛羊就牧狐狸穴。

见山有院人不知,一记惟存赵松雪。

孟张属和久寂寥,脍炙幸闻仙伯铁。

二公自是文场豪,墨妙词锋总奇绝。

月潭何处得此卷,宝爱深逾古环玦。

老夫为尔赋长歌,待补山中名胜缺。

只疑二老冥冥中,抚掌相看笑粗拙。

为周德元题陈如隐画梅

〔龚诩〕 〔明〕

若人情气蟠胸次,素与梅花共心事。

苟托松滋与管城,写出孤山早春意。

不知前代有华光,自许今人无第二。

千花万蕊信心手,妙处不缘香色泥。

君不见逋仙宅畔一枝开,雪凛风寒见高致。

谁知清晓角一声,已酝商家鼎中味。

送琴士吴先生南归

〔龚诩〕 〔明〕

先生荦荦真奇士,莹若冰壶贮秋水。

茫茫宇宙一闲身,南北东西任行止。

平生知己只桐君,出入与俱忘汝尔。

每逢佳境得幽趣,辄发长歌奏清徵。

南窥禹穴抵吴宫,洗尽少年筝笛耳。

先生所宝清如此,凡尘不受纤毫滓。

却视营营世路人,一生何殊负涂豕。

我从南园一见之,笑谈如在春风里。

金兰投分即弟兄,交亲何必生同里。

君今别我甬东去,湖海后期那可拟。

倘因云树寄相思,会向江头候双鲤。

自题画像并送康友竹归庆安

〔龚诩〕 〔明〕

十年不见康友竹,一日客里惊相逢。

江湖落魄总相似,生意不殊心事同。

为施丹青造化笔,写我山林枯槁容。

铁冠布衲草为履,抱琴瘦仆行相从。

寒风两鬓吹蓬松,雪中古木霜中鸿。

风流敢托归来翁,一团清气蟠心胸。

功名不羡褒鄂公,莞尔一笑浮云空。

今年五十已过二,六十相将在眼中。

君今还西我归东,一聚一散真萍蓬。

他时何处可得复相遇,为我添个寻诗筇。

题画竹石寄马字昌沈养明

〔龚诩〕 〔明〕

国风兴淇竹,易繇云介石。

我思千载人,时能践其迹。

武公之德不可忘,周公之辞何孔章。

乃知在意不在画。

无盐底须脂粉妆。

马生沈生我湜籍,颇知好古循规则。

椎凿不斫太古心,霜雪宁凋岁寒色。

别来又见秋风凉,相思之情江水长。

为书古道用相勉,愿视竹石同羹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