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兖州城楼

东郡趋庭日,南楼纵目初。

浮云连海岳,平野入青徐。

孤嶂秦碑在,荒城鲁殿馀。

从来多古意,临眺独踌躇。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东郡的百姓急忙赶往宫廷,太阳刚刚升起,南楼的视线放开。 云朵像长龙一样连绵不断,连接着大海和高山,平野融入了广阔的青徐之地。 孤立的山岭上有一块秦朝的碑文,荒废的城市中还留下了鲁国皇宫的遗迹。 历史中总是充满了古老的意境,我们站在这里凝望着远方,独自思索。


注释

海岳:一作「海岱」。


赏析

《瀛奎律髓》:此诗中两联似皆言景,然后联感慨,言秦、鲁俱亡,以「古意」二字结之,即东坡用《兰亭》意也。 《唐诗品汇》:刘云:俯仰感慨语,何地无之(「浮云」二句下)。 《唐诗广选》:赵子常曰:曰「从来」则平昔抱怀可见,曰「独」则同登楼者未必知之。 《批点唐诗正声》:三、四气象宏阔,俯仰千里;五、六凄婉,上下千年,良为慨叹。秦王好大喜功,鲁恭好宫室,言之以讽,可谓哀而不伤矣。公诗实出其祖审言《登襄阳城》,气魄相似。 《杜工部诗说》:前半,登楼之景;后半,怀古之情。共驱使名胜古迹,能作第一种语。此与《岳阳楼》诗,并足凌轹干古。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赵汸曰:「孤嶂」、「荒城」一联感慨深矣。时方承平,故虽哀而不伤。 《唐诗摘钞》:凡起调高则收处宜平落以遗其声;起调平则收处宜振起以激其响。七句「从来」二字是振起之法也。碑已不在,殿已无馀,此临眺时所以怀古情深也。本不在,言「在」;本无馀,而说有「馀」,此诗家之妙旨;言「在」,而实不在;言「馀」,而实无馀。此读者之善会。 《杜诗详注》:赵汸云:三、四宏阔,俯仰千里;五、六微婉,上下千年。张鋋注:凡诗体欲其宏,而思欲其密。广大精微,此诗兼之矣。 《瀛奎律髓汇评》:冯班:不让乃祖。陆贻典:此与审言《登襄城》一律。查慎行:此杜陵少作也,深稳已若此。五、六每句首尾下字极工密,所谓「诗律细」也。纪昀:此工部少年之作,句句谨严。中年以后,神明变化,不可方物矣。以「纵目」领起中四句,即从「秦碑」、「鲁殿」脱卸出「古意」作结,运法细而无迹。又云:晚唐诗多以中四句言景,而首尾言情。虚谷欲力破此习,故屡提倡此说。冯氏讥之,未尝不是。但未悉其矫枉之苦心,而徒与庄论耳。无名氏(乙):盛唐精壮,妙含馀韵则初唐矣。 《絸斋诗谈》:此等诗在集中不多得。其胸中尚无隐忧,身处俱是乐境,故天趣足而象气佳,此后则不能如此已。三、四用力字在腰,五、六用力字在尾,此便是句法变换处,不然便是骈砌手。 《唐宋诗醇》:安雅妥贴,杜律中最近人者,故后人多摹此派。 《杜诗话》:《登兖州城楼诗》,公十五岁时作,时公父闲为兖州司马,故有「东郡趋庭」句,《壮游》诗所谓「往岁十四五,出游瀚墨场,」要是公当家运世风正盛之际云尔。诗之雄杰,与《登岳阳楼》并堪千古。然是时郭子仪将兵五万屯奉天备吐蕃,白元光、李抱玉各出兵击贼,故「戎马关山北」一语,不胜只身飘泊之感,盖《兖》无事而吊古,《岳》即景以伤今,情绪殊判然也。 《读杜心解》:三、四,横说,紧承「纵目」;五、六,竖说,转出「古意」。末句仍缴还「登」字,与「纵目」应。局势开拓。结构谨严。 《杜诗镜铨》:此集中第一首律诗,气象宏阔,感慨遥深,公少作已不同如此。三、四承上「纵目」字写景;五、六起下「古意」字感怀,章法方不呆板。 《此木轩唐五言律诗读本》:此诗每句第一字皆乎,可知昔贤亦不堪检点到此等处。 《唐诗近体》:安雅妥帖,杜律中最近人者。 《唐宋诗举要》:吴北江曰:此公少作,固已蹴踏初唐请公。



刘九法曹郑瑕丘石门宴集

〔杜甫〕 〔唐〕

秋水清无底,萧然静客心。

掾曹乘逸兴,鞍马去相寻。

能吏逢联璧,华筵直一金。

晚来横吹好,泓下亦龙吟。

暂如临邑至㟙

〔杜甫〕 〔唐〕

野亭逼湖水,歇马高林间。

鼍吼风奔浪,鱼跳日映山。

暂游阻词伯,却望怀青关。

霭霭生云雾,唯应促驾还。

对雨书怀走邀许十一簿公

〔杜甫〕 〔唐〕

东岳云峰起,溶溶满太虚。

震雷翻幕燕,骤雨落河鱼。

座对贤人酒,门听长者车。

相邀愧泥泞,骑马到阶除。

巳上人茅斋

〔杜甫〕 〔唐〕

巳公茅屋下,可以赋新诗。

枕簟入林僻,茶瓜留客迟。

江莲摇白羽,天棘梦青丝。

空忝许询辈,难酬支遁词。

画鹰

〔杜甫〕 〔唐〕

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

㩳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

绦旋光堪擿,轩楹势可呼。

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与任城许主簿游南池

〔杜甫〕 〔唐〕

秋水通沟洫,城隅进小船。

晚凉看洗马,森木乱鸣蝉。

菱熟经时雨,蒲荒八月天。

晨朝降白露,遥忆旧青毡。

龙门

〔杜甫〕 〔唐〕

龙门横野断,驿树出城来。

气色皇居近,金银佛寺开。

往还时屡改,川水日悠哉。

相阅征途上,生涯尽几回。

假山

〔杜甫〕 〔唐〕

一匮功盈尺,三峰意出群。

望中疑在野,幽处欲生云。

慈竹春阴覆,香炉晓势分。

惟南将献寿,佳气日氛氲。

题张氏隐居二首(其二)

〔杜甫〕 〔唐〕

之子时相见,邀人晚兴留。

霁潭鳣发发,春草鹿呦呦。

杜酒偏劳劝,张梨不外求。

前村山路险,归醉每无愁。

重题郑氏东亭

〔杜甫〕 〔唐〕

华亭入翠微,秋日乱清晖。

崩石欹山树,清涟曳水衣。

紫鳞冲岸跃,苍隼护巢归。

向晚寻征路,残云傍马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