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日往观果刻本盖世贤招饮恐客不至故绐尔乃复次韵

出门骑马踏雪沙,玉堂吏散成空衙。

何人手剪吴江水,而我自眩梁园花。

客居长至叹寂寞,赖有东邻仙李家。

试开泥尊香泼蚁,却笑石本光翻鸦。

清虚堂中事已往,妙墨零落随风葩。

空肠啖尽元修菜,渴吻煎彻庭坚茶。

诗成一纸来万里,峒石至今椎密挝。

浓书铁把纯绵裹,深刻蟹上潮泥爬。

似人可喜非浪语,与客争观还共嗟。

莫言此幅字漫灭,夜久屋壁飞晴霞。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明日世贤持启南雪岭图索题复次韵

〔吴宽〕 〔明〕

小径升堂新筑沙,退朝无事还私衙。

谁移雪岭入我屋,老眼白日疑昏花。

坐游未觉足力倦,倏过野店仍山家。

浅溪舟胶集冻鸭,空谷屦响翔饥鸦。

狂风入林一搅动,零落玉蕊兼珠葩。

此时谁扫林下白,急欲往煮僧房茶。

忽然仰面见高寺,扣户还须持马挝。

长安十年走薄宦,对此似将尘土爬。

西湖寻僧天欲雪,苏子故事今人嗟。

清虚旧韵更可借,捧砚独无王子霞。

偶见元李希籧提举遗墨乞归宾之盖希籧其先世也因宾之作海月庵记为谢以此酬之

〔吴宽〕 〔明〕

遗墨持归走僮仆,想见开缄重薰沐。

百年珠玉慨沉埋,袖拂蛛丝光夺目。

遂令短纸一尺余,价压书巢三万轴。

乞邻与人真自惭,艺苑酬功百言足。

夜归解带不成眠,海月亭亭当矮屋。

琅然乌鹊忽惊飞,月下新篇已堪读。

湖湘文种传一家,前有希籧后怀麓。

吴人再结文章缘,几上分明留此幅。

锦囊收贮莫教迟,俗子无知将手触。

后世诸孙更好文,还向吴人获珠玉。

题海虞钱氏所藏王均章虞山图

〔吴宽〕 〔明〕

扁舟昆湖去,忆向虞山还。

当时迫日暮,未得穷跻攀。

至今三短章,寂寥不重删。

安知六载后,依然见兹山。

谅无愚公愚,赖有顽仙顽。

顽仙隐居处,深林置柴关。

丹灶火常伏,药阑苗载芟。

高情付缣素,丹青色斑斑。

兹山卧平野,隐然不成环。

透迤亦甚远,攒蹙何其悭。

只尺见百里,群峰互垂鬟。

飞鸟归易没,浮云出偏闲。

拂水最奇丽,空岩故漩澴。

天风或稍定,石壁仍潺潺。

仙宫对佛寺,妙境非人寰。

独怜仲雍墓,谁为剪榛菅。

短棹载书卷,浩歌水云间。

仿佛归庵翁,往来宝严湾。

窃禄本无补,乞身亦多艰。

卧游毕旧愿,坐啸开尘颜。

再次韵答时旸饮后见贻

〔吴宽〕 〔明〕

散吏幸无事,合置荒园中。

著书忘其词,安复论异同。

墙下枣垂实,飒然起秋风。

感时忽搔首,五十真衰翁。

投牒愧一出,束带随三公。

晨趋揖东阁,夜梦游南雍。

乡使来吴下,入门偶相逢。

中怀不能语,倚壁如颓峰。

南飞孰可系,仰见青天鸿。

再次韵答时旸饮后见贻

〔吴宽〕 〔明〕

淙淙檐溜垂,此事久亦寡。

移书防漏湿,矮屋初堕瓦。

久旱雨固好,垫溺念郊野。

况复南楼人,百步隔诗社。

清池下幽禽,坐对共闲暇。

妙墨尚在函,浊醪复盈斝。

持此欲就之,泥深没羸马。

疏慵幸免朝,早谢凤池贾。

风低碧丛,怅望西窗下。

雪中李世贤招观东坡清虚堂诗真迹

〔吴宽〕 〔明〕

茫茫巨海流银沙,光分民舍并官衙。

诗人说诗等说法,四坐缤纷天雨花。

寥寥小巷绝人迹,谁肯柱杖过吾家。

曲中合沓失《朱鹭》,谷口联翩多白鸦。

青葱摇落上林苑,一夜乱缀琼瑶葩。

故人相送定石炭,恶客好饮惟江茶。

清晨忽报有苏墨,折简邀看门频挝。

形疑虾蟆似曾压,技痒虮虱谁为爬。

料知刻本来广右,醉笔漫灭犹堪嗟。

坐当大雪发长笑,新酒正热浮红霞。

答于乔次韵谢送冬笋

〔吴宽〕 〔明〕

西郭清风棋墅开,门前俗物敢持来。

聊供香饭抄云子,为想长镵雪堆。

空腹冷含金琐碎,壮心未怯玉崔嵬。

知君能画非馋守,乞与鹅溪绢剪裁。

谢孔昭临黄大痴画

〔吴宽〕 〔明〕

大痴道人避世士,移家旧隐虞山里。

早年能画老入神,落笔虞山宛相似。

深林依稀村坞重,水口近与昆湖通。

高冈磈硊势欲堕,此老前身黄石公。

百年以后谁其亚,昔者吴门称老谢。

案头临画似临书,咄咄逼人真可诧。

风流前辈杳难攀,谑语空传谢叠山。

窗中远岫依然在,天际春云仍自还。

与启南游虞山二首其一

〔吴宽〕 〔明〕

我本不饮人,爱山如爱酒。

春游亦易事,出户即掣肘。

决策为此行,所幸得良友。

譬彼足病弱,扶掖乃能走。

虞山遥在望,岂意落吾手。

侧足乱石间,纵目平湖口。

赏心虽云乐,吊古怅然久。

丹井事有无,刻铭覆华构。

如何梁昭明,书台蔽林薮。

送张都水

〔吴宽〕 〔明〕

幽燕建都邑,九鼎从而迁。

八政一日食,仰此东南偏。

岁漕四百万,舳舻相后先。

云帆罢转海,江淮达且沿。

迤逦经齐鲁,有渠昔人穿。

噫此寻丈耳,譬若沟浍然。

置闸以启闭,相时为节宣。

岩岩鲁山下,平地多流泉。

泉流入漕渠,其始才涓涓。

奫沦惟自足,安知可浮船。

疏导非人力,济世嗟何缘。

张君官水部,治水思昔年。

往来相度之,涤源同九川。

功成既归朝,大臣慕其贤。

封章始朝荐,行李仍夕旋。

维此百泉眼,利博人争传。

入渠有余沥,可溉万顷田。

只今东方民,老幼咸颠连。

槁项与黄馘,嗷嗷口流涎。

潴泄倘有策,旱涝何须怜。

漕粟国用足,种粟民生全。

他年司马氏,载入《河渠》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