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理木为何坰赋

松阳之山如游龙,粤罗浮原独巃嵷。

有坟峨峨树且封,谁其葬者楚国公。

楚公系同正献宗,煌煌炎宋祠业鸿。

若子洎孙俱登庸,德泽绵衍何其隆。

至坰七世庆未穷,坰也孝义被厥躬。

只卒党序相睦雍,上以承祀弗坠躬。

下以奉亲能婉容,昊天不憖降鞠讻。

群丑戏兵侪蚁蜂,民居悉毁郊甸空。

母也奄忽时适逢,葬地罔差吉与凶。

仓皇原傍凿幽宫,礼弗克备诚匆匆。

明年又复殂乃翁,五内摧裂号彼穹。

相原石塘气郁葱,佥曰合选母也从。

坰以体魄安其中,而更发露寔所恫。

岁丙午春时雨丰,连理木生元气钟。

巨干开合敷枝葼,廿又四尺为其崇。

望如车盖俨童童,山灵撝诃护芳秾。

祯奇孰云非化工,于戏孝感天地通。

暴祥表瑞无以充,乃于兹木照孝衷。

眉山记语具始终,乡人颂奖万口同。

我闻其事愧愚蒙,作诗聊以备采风。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题镏生柳庄

〔徐贲〕 〔元〕

碧山绿水转逶迤,君家住处宛适宜。

春风绕屋杨柳树,为君争发艳阳时。

艳阳时节风光早,万叶千丝向人好。

何如遗恨武昌门,难同送别长安道。

拂烟照水更多情,枝间百啭有啼莺。

娇倾赵女筵前舞,思入燕姬笛里声。

白花撩乱波摇荡,密影芳阴自来往。

坐邀钓侣把长竿,行倩菱童棹孤榜。

记取前时亲手栽,丝丝叶叶费春裁。

愿得傍人莫轻折,岁岁年年春自来。

赠巾工李澹斋

〔徐贲〕 〔元〕

十年奔走风尘里,短发翛翛被双耳。

百回栉沐向朝阳,千度爬搔照秋水。

岁华冉冉逼我来,相对虽悲亦还喜。

翻思离乱眼中人,如此头颅能有几。

乃知鬓丝增老丑,逢人自觉吾形滓。

吾闻李翁解作巾,百钱买裹聊复尔。

旧藏白氎不易得,古制平头差可拟。

临风见影颇自整,只有羁人脱蓬累。

李翁李翁遗世者,萧然一屋吴兴市。

全家但食卖巾钱,能以此技代耘耔。

我因作诗贻李翁,愿翁子孙守翁技。

我今亦是织屦人,同与徜徉没馀齿。

题葛仙翁移家图

〔徐贲〕 〔元〕

典午中衰乱人纪,诸藩搆隙兵戈里。

江左名贤各有图,先生抱朴徵不起。

先生好学得异书,九丹妙得玄中理。

紫髯绿发丰姿秀,萧然自是烟霞士。

当时入洛不论功,荣利弃之如敝屣。

求丹愿作勾漏令,便挈全家度交趾。

南行适逢邓广州,一留罗浮遂终此。

坛上时看药灶光,井中犹是丹砂水。

暂将劲翮戢鹪鴳,蹑景追风岂能已。

先生丹成骨已仙,独见文章在青史。

龙眠居士真好奇,貌作新图宛相似。

先生自骑黄鹿行,僮仆提携子侄倚。

药瓢茶磨家具足,前驱牛骡后厖豕。

乃知粉墨幻人化,干淡点缀无不美。

今日玉堂雪初霁,展卷令我心神喜。

特为题诗继后尘,再拜高风仰千祀。

赠崔孝子

〔徐贲〕 〔元〕

洪洞山前振鼙鼓,东家被杀西家虏。

崔郎逃兵山更深,手引诸儿背驮母。

须臾兵急行恐迟,月昏霜滑山崄巇。

大儿牵衣小儿哭,心在护母宁恋儿。

仓皇弃儿巅岩里,永割慈情知必死。

明朝邻里忽抱还,全家相看尽惊喜。

我知此事由衷情,不有神护安能生。

儿今拜父孙拜母,一家团栾居乐土。

晚归

〔徐贲〕 〔元〕

樵风渡溪波荡影,水叶圆圆绿浮荇。

白沙路远云花静,小艇争先野鹤归,竹外依微众山暝。

晋冀纪行十四首荆山

〔徐贲〕 〔元〕

霍山古北镇,势尊出群麓。

山深异风景,春尽树未绿。

居人苦多寒,凿土为住屋。

屋顶土元厚,亦种麻与菽。

乃知此方民,犹有上古俗。

我欲拜其庙,日斜去程促。

窑烟敛暝色,牛羊半归牧。

征途多崄巇,村馆早寻宿。

晋冀纪行十四首荆山

〔徐贲〕 〔元〕

空山两高冢,娲皇此中葬。

焦土积层巘,势助殿阁壮。

大哉补天手,功出千古上。

至今炼馀石,火气夜犹放。

轰雷常祓护,烈风日掀荡。

阴林惨可畏,怪木高数丈。

百鸟飞绕枝,欲止不敢向。

地灵气所钟,祭祷土人仰。

经过谒祠下,幸获拜神像。

晋冀纪行十四首荆山

〔徐贲〕 〔元〕

土谷既深入,高山复㠝岏。

微径才百尺,下转十八盘。

俯临涧壑险,势陡不可看。

乱石斗磊砢,置足恐不安。

长镵那可托,藤蔓无由攀。

寸步每千虑,举动如蹒跚。

心胆掉欲碎,毛发亦为寒。

战兢尚未足,何暇发慨叹。

平生行路心,此日方知难。

晋冀纪行十四首荆山

〔徐贲〕 〔元〕

巍巍太阴山,厓壁拔崭峭。

积水嵌层墟,凛若太古造。

冻深草木坚,僵立势难挠。

高寒横障空,阳景未尝到。

邻有羲和墓,欲问莫可吊。

如何于此地,独不被临照。

至今山中乌,无性识晴昊。

聊为志其事,因之发长啸。

晋冀纪行十四首荆山

〔徐贲〕 〔元〕

一水随山根,宛转流出迥。

滩声绕县门,孤城数家静。

风土殊可怪,十人五生瘿。

土屋响牛铎,壁满残日影。

行迟欲问宿,连户皆莫肯。

亭长独见留,半榻亦多幸。

呼童此晚炊,粝饭谷带颖。

野蔌不可得,敢望肉与饼。

途行乃至此,俭素当自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