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峰池

天半渫天池,玲峰四面奇。

五年才一照,为尔坐移时。

山以万丈计,泉淙为有源。

下视沟浍盈,岂可相衡论。

老松高百尺,新松低数寸。

小草莫相欺,会有凌云分。

澹澹含春日,英英吐春烟。

野花姗入影,也自一时妍。

不肯泻为瀑,渟然守太初。

忽怀齐隐士,亟命返肩舆。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采莲泾

〔弘历〕 〔清〕

若耶溪上女,忽作吴宫人。

不知四术行,百计悦娇颦。

莲开泾水芳,莲谢泾水戢。

几谢复几开,越兵由此入。

再游灵岩作

〔弘历〕 〔清〕

昨日细雨今朝晴,南国为喜宜春耕。

灵岩秀色在咫尺,姑舍辽待非近情。

出郊罫町濯绿润,花柳时世装嫌轻。

骈填老幼步随马,禁躏菜麦怜农氓。

不三十里倏已到,盘旋山路原熟程。

松风谡谡扫尘迹,塔影矗矗标心旌。

调御丈夫对我笑,去来现在奚称名。

到此著语不可得,逡巡行馆凭南荣。

太湖眼底一勺水,三万馀顷谁量衡。

但觉空阔物不染,无内外复无将迎。

我心与之然乎否,风铃落落催宜行。

用高启虎邱次清远道士诗韵

〔弘历〕 〔清〕

清远竟何人,清词丽霄汉。

岂其谪仙籍,尘世等迁窜。

飘然落吴下,虎阜一游玩。

蓦遇沈恭子,殷周谈汗漫。

仍复返云衢,谁能窥道岸。

鲁公书剑池,漫漶苔蒙乱。

此诗未磨崖,得全乃以半。

青邱出尘想,和韵怀聚散。

而我兹朅来,胜迹遇春旦。

依样易得句,讵云夸藻翰。

本无求仙心,饶有忧民叹。

流连非所宜,敕几思益赞。

题龙门用高启韵并示沈德潜

〔弘历〕 〔清〕

导河自龙门,卓哉神禹迹。

三峡流束黄,万古浪无白。

明传四载乘,幻讵五丁劈。

天平忽有之,亦非一朝夕。

青邱曾留题,逸兴托泉石。

我来游范园,万笏看累积。

细雨偶罢登,应是尘凡隔。

展集爱格高,赓诗虑韵窄。

欲罢又不能,聊以抒吟魄。

千乘与万骑,岂必沿幽壁。

不如付高士,枕流漱石激。

季迪非忘世,抚景思点额。

何一谒真龙,还削神仙籍。

德潜大胜之,老作金门客。

三贤堂用高启韵

〔弘历〕 〔清〕

宣帝昔言治,惟二千石贤。

承上而接下,有惠赖布传。

唐时循吏传,非不累牍连。

于苏以三称,能起民瘼痊。

京兆性高洁,五字如神仙。

乐天不治治,鸢飞鱼跃川。

梦得课政最,笑傲华峰莲。

三贤率同辙,岂因簿书牵。

季迪作诗颂,亦可观其年。

今复数百载,望之若云烟。

长吏何日无,艰哉别媸妍。

日计与月计,汉诏披书筵。

睪然兴遐思,遂以赓其篇。

万松山房

〔弘历〕 〔清〕

名山驻清跸,乘暇探山春。

春山日以佳,红紫绘菲芬。

山房万松中,古色千青云。

不与世同调,乃得意所欣。

谡谡寒涛翻,葱葱翠盖匀。

金吾报行漏,适可前涂遵。

十八公如语,原非个中人。

幽居庵

〔弘历〕 〔清〕

寒泉带曲溪,茂林锁层嵝。

得趣以深径,纳远爱虚牖。

南朝楼台无,太古云山有。

幽居缅前贤,今人称居否。

石梁精舍

〔弘历〕 〔清〕

得径琳琅丛,憩席烟霞宇。

遥吟目空阔,俯畅意轩举。

江国既欣春,吴云复不雨。

山鸟与山花,争妍真静所。

五年瞬息间,石梁自太古。

燕子矶

〔弘历〕 〔清〕

峭壁插长江,孤鶱似飞燕。

西引幕府峦,东接临沂巘。

翠径入丹崖,花木绘明绚。

春风三度经,每因驻云䍐。

设险信无过,天堑夫何患。

南朝凡几更,临流发浩叹。

鸡鸣山

〔弘历〕 〔清〕

崥崹郁郁城北区,高出城头可望湖。

春风葩瑵朅临驻,不须俞骑纷前趋。

扶携老幼愿瞻觐,谁何无事严声呼。

六朝兴废则且置,斯民三代宁有殊。

巡方讵为玩山水,鉴古益切忧勤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