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梨花

素肌应怯馀寒,艳阳占立青芜地。

樊川照日,灵关遮路,残红敛避。

传火楼台,妒花风雨,长门深闭。

亚帘栊半湿,一枝在手,偏勾引、黄昏泪。

别有风前月底。

布繁英、满园歌吹。

朱铅退尽,潘妃却酒,昭君乍起。

雪浪翻空,粉裳缟夜,不成春意。

恨玉容不见,琼英谩好,与何人比。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梨花亭亭玉立于艳阳普照的绿草地上,“樊川”、“灵关”,都是一片雪白梨花,残春落红,均收敛而去。清明时节春寒细雨、风妒红花,寂寞黄昏,满院梨花不开门。半湿的梨花树枝压窗门上,闲折一枝,偏勾引出多少黄昏泪。 更有那当年明皇梨园的风流韵事。想当年梨园里梨花香雪,丝竹管弦,何等兴会!胭脂和铅粉全无,潘妃辞酒,昭君之惊!“雪浪翻空,粉裳缟夜”的李花也不足以比梨花,不成春意。只恨玉容不见,梨花再好,又和何人比。


注释

水龙吟:词牌名。又名“龙吟曲”“庄椿岁”“小楼连苑”。《清真集》入“越调”。各家格式出入颇多。一百二字,前后片各四仄韵。又第九句第一字并是领格,宜用去声。结句宜用上一、下三句法,较二、二句式收得有力。 素肌:白色的肌肤,比喻洁白素雅的梨花。余寒:剩余的春寒,梨花开在晚春时节。 青芜地:杂草丛生的地方。 “樊川”三句:意谓“樊川”、“灵关”,都是一片雪白梨花,残春落红,均敛迹避去。樊川:汉武帝时代的长安有一所名为“樊川”的梨园。照日:“日照”的倒装,以与“遮路”作对。灵关:《汉书·地理志》云:“灵关越巂郡。”谢朓有《谢随王赐紫梨启》云:“味出灵关之阴”,注云:“灵关,山名,种梨,树多遮路。”敛:解作“收”。 传火:指清明日。清明节前二日为寒食,不举火,唐俗清明日皇帝取榆柳之火以赐近臣。楼台:代指近臣家。 妒花:语出杜甫《风雨看舟前落花,戏为新句》:“春寒细雨出疏篱,风妒红花却倒吹。” 长门深闭:用汉武帝陈皇后事,兼取刘方平《春怨》诗意:“寂寞黄昏春欲晚,梨花满院不开门。” 亚:作“压”解,动词,省略主语梨花。帘栊(lóng):指居室的户帘及窗牖。 繁英:繁盛的花。 歌吹:歌声和乐声。 朱铅退尽:谓胭脂铅粉。 潘妃却酒:潘妃是南朝齐东昏侯之妃,小字玉儿,有姿色,性淫侈。却酒:指推辞不饮酒。饮则脸红,却则脸白,以喻梨花。 昭君:王昭君,汉南郡秭归(今属湖北)人,名嫱,字昭君。晋避司马昭讳,改称为明君,后人又称明妃。 缟(gǎo)夜:映照黑夜。 玉容:指女子的容貌。此指上述陈皇后、王昭君等美人。 琼英:本指雪花,此指梨花。谩:作”徒“或”空“解。


简介

《水龙吟·梨花》是宋代文学家、音乐家周邦彦创作的一首咏物词。此词咏梨花,词人罗致了许多梨花故事,塑造了梨花无人可比的精神风致。全词以秾艳著称,但笔力矫健,袭古弥新,词境恢宏阔大,堪称咏花佳作。


赏析

宋代沈义父《乐府指迷》:如咏物须时时提调,觉不分晓,须用一两件事情印证方可。如清真咏梨花《水龙吟》第三第四句,用樊川、灵光事,又深闭门及一枝带雨事。觉后段太宽,又用玉容事,方表得梨花。若全篇只说花之白,则凡是白花皆可用,如何见得是梨花? 清代吴衡照《莲子居词话》卷一:周美成咏梨花云:“传火楼台,妒花风雨,长门深闭。亚帘栊半湿,一枝在手,偏勾引、黄昏泪。”用深闭门及一枝春带雨意,圆转工切。黄德夫则云:一春花下,幽恨重重。又愁晴,又愁雨,又愁风。却绝不使梨花事,然何尝不是梨花耶。 清代黄苏《蓼园词评》:按写梨花冷淡性情,曰“占立青芜”,曰“长门闭”,曰“引黄昏泪”,曰“不成春意”,为梨花写神矣,却移不到桃李梅杏上。 近代乔大壮《乔大壮先生手批周邦彦〈片玉词〉》:四字句法,足资师守;转接处,动荡处,尤开无数法门。



虞美人·正宫

〔周邦彦〕 〔宋〕

金闺平帖春云暖。

昼漏花前短。

玉颜酒解艳红消。

一面捧心啼困、不成娇。

别来新翠迷行径。

窗锁玲珑影。

砑绫小字夜来封。

斜倚曲栏凝睇、数归鸿。

虞美人·正宫

〔周邦彦〕 〔宋〕

廉纤小雨池塘遍。

细点看萍面。

一双燕子守朱门。

比似寻常时候、易黄昏。

宜城酒泛浮香絮。

细作更阑语。

相将羁思乱如云。

又是一窗灯影、两愁人。

促拍满路花·仙吕·期约

〔周邦彦〕 〔宋〕

佳约人未知,背地伊先变。

恶会称停事,看深浅。

如今信我,委的论长远。

好来无可怨。

洎合教伊,因些事后分散。

密意都休,待说先肠断。

此恨除非是,天相念。

坚心更守,未死终相见。

多少闲磨难。

到得其时,知他做甚头眼。

蝶恋花·商调

〔周邦彦〕 〔宋〕

爱日轻明新雪后。

柳眼星星,渐欲穿窗牖。

不待长亭倾别酒。

一枝已入骚人手。

浅浅挼蓝轻蜡透。

过尽冰霜,便与春争秀。

强对青铜簪白首。

老来风味难依旧。

蝶恋花·商调

〔周邦彦〕 〔宋〕

桃萼新香梅落后。

暗叶藏鸦,苒苒垂亭牖。

舞困低迷如著酒。

乱丝偏近游人手。

雨过朦胧斜日透。

客舍青青,特地添明秀。

莫话扬鞭回别首。

渭城荒远无交旧。

丑奴儿·大石梅花

〔周邦彦〕 〔宋〕

肌肤绰约真仙子,来伴冰霜。

洗尽铅黄。

素面初无一点妆。

寻花不用持银烛,暗里闻香。

零落池塘。

分付馀妍与寿阳。

玉烛新·双调·梅花

〔周邦彦〕 〔宋〕

溪源新腊后。

见数朵江梅,剪裁初就。

晕酥砌玉芳英嫩,故把春心轻漏。

前村昨夜,想弄月、黄昏时候。

孤岸峭,疏影横斜,浓香暗沾襟袖。

尊前赋与多材,问岭外风光,故人知否。

寿阳谩斗。

终不似,照水一枝清瘦。

风娇雨秀。

好乱插、繁花盈首。

须信道,羌管无情,看看又奏。

倒犯仙·吕调·新月

〔周邦彦〕 〔宋〕

霁景、对霜蟾乍升,素烟如扫。

千林夜缟。

徘徊处、渐移深窈。

何人正弄,孤影蹁跹,西窗悄。

冒霜冷貂裘,玉斝邀云表。

共寒光、饮清醥。

淮左旧游,记送行人,归来山路窎。

驻马望素魄,印遥碧、金枢小。

爱秀色、初娟好。

念漂浮、绵绵思远道。

料异日宵征,必定还相照。

奈何人自衰老。

六幺令·仙吕·重九

〔周邦彦〕 〔宋〕

快风收雨,亭馆清残燠。

池光静横秋影,岸柳如新沐。

闻道宜城酒美,昨日新醅熟。

轻镳相逐。

冲泥策马,来折东篱半开菊。

华堂花艳对列,一一惊郎目。

歌韵巧共泉声,间杂琮琤玉。

惆怅周郎已老,莫唱当时曲。

幽欢难卜。

明年谁健,更把茱萸再三嘱。

红林檎近·双调

〔周邦彦〕 〔宋〕

风雪惊初霁,水乡增暮寒。

树杪堕飞羽,檐牙挂琅玕。

才喜门堆巷积,可惜迤逦销残。

渐看低竹翩翻。

清池涨微澜。

步屐晴正好,宴席晚方欢。

梅花耐冷,亭亭来入冰盘。

对前山横素,愁云变色,放杯同觅高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