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哀

死丧虽甚威,后死方有事。

门中二十口,舍我谁将寄?

致书使亟来,恶瘴犹为厉。

汉阳趣赁屋,规以安汝辈。

三棺当暂厝,闲岁待我至。

解衣斸苍山,和土将血泪。

筑成名恨冢,偿我无穷意。

炳乎汝勿归,父死叔尚在。

东行吾计定,世乱重抱耒。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述哀

〔郑孝胥〕 〔清〕

稚辛闻此变,千里来共哭。

四支已半摧,一手倚一足。

作书寄萱妹,天地此骨肉。

事牵难久留,送汝使我独。

登舟一悽惶,去去意殊酷。

楼头卧更起,船尾灯犹绿。

江波闇涨天,风雨欲揭屋。

馀生付残世,何地同啜粥?

鸥榭听涛

〔郑孝胥〕 〔清〕

武昌城东山簇簇,夏口无山藏万屋。

大江挟汉俱北行,照我窗前山影绿。

江云忽起失峰峦,推窗惟有波如山。

看江莫若看风雨,长日惊雷绕坐间。

林社

〔郑孝胥〕 〔清〕

苍天不可赎,此老亦已葬。

区区身后名,未足塞众望。

杭人悲太守,作社寄湖上。

千秋姓林者,山水擅佳藏。

平生不随波,意气一何壮。

于何见颜色,隔岸耸秋嶂。

文章易朽耳,在口即行状。

为我问孤山,年来谁绝唱?

日本冈幸七郎示其师楠本天逸事略且求作诗即用楠本原韵

〔郑孝胥〕 〔清〕

学问不一端,要以仁为归。

在野抱忠孝,安仁殆庶几。

天逸论知行,精诣今所稀。

子陵与云卿,终古谁能讥?

阅世卧岩壑,浩然老不衰。

吾观凤鸣学,有当非玉卮。

端午桥中丞属题秦权拓本

〔郑孝胥〕 〔清〕

开皇穿地证量器,隗状或作林者非。

匋斋尚书出所得,始信黄门不吾欺。

四钧为石云极数,先后二诏具刻辞。

辞意精严书亦称,典重气欲无鼎彝。

吾闻先王岁稽器,量衡律度殊等差。

地官司市禁伪饰,不中不粥市乃讥。

政行四方实赖此,季末杂乱风亦衰。

前随后宋慕复古,悬式俄弛谁能持?

今观此铸审且谨,明壹别白除歉疑。

轨物垂则圣有作,坊民正俗礼所宜。

儒生论秦轻诟病,对此使我增歔欷。

尚书忧时近狂狷,必采隅说容瑕疵。

会稽刻石彼犹取,昆山可作真吾师。

述哀

〔郑孝胥〕 〔清〕

兄亡非缘疫,其故独何欤?

畏疾而凭河,哀哉岂此愚。

寄书且视妹,所言固不虚。

书辞靡瞀乱,巷陌多绕纡。

河之水悠悠,城东得遗躯。

终时作何状,割爱从鼋鱼。

为弟诚无状,不能掺其祛。

两兄挈一侄,何许相睢盱。

知死不可让,以次当及余。

述哀

〔郑孝胥〕 〔清〕

乞假居持服,悬怀在长兄。

张沈来自吴,入门携吾柽。

匆匆相吊慰,语次心屡惊。

初闻兄又卒,无泪眼空瞪。

究穷死所由,号叫肝自崩。

陈郎书在手,白日非幽冥。

行年已六十,儿辈盈阶庭。

何苦而轻死,自沉为独醒。

因忆神户归,失足落东溟。

堕河经再厄,胥种终相迎。

我欲叱阎罗,鬼籍除其名。

不然当把臂,地下从先灵。

述哀

〔郑孝胥〕 〔清〕

三年学成就,聚首日靡短。

东人况善我,受托颇缱绻。

而父书云云,望汝意不浅。

述哀

〔郑孝胥〕 〔清〕

淦子赴弟丧,炳子之日本。

我特促之行,所虑良在远。

炳前跽告辞,酸泪为一泫。

方当迎而父,但去勿悽断。

为农堪养亲,世变莫挂眼。

述哀

〔郑孝胥〕 〔清〕

我持栗兄书,猝不知所为。

自呼神略定,勃然涌千哀。

兄书本细秀,两纸字累累。

二丧仗经纪,智虑饶安排。

疾疫甚刀兵,一言伤我怀。

江船幸未发,飞书还相催。

行间别无语,速去勿迟回。

我兄但自脱,妇稚徐更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