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同年尤侗南归

东堂著作谁擅声,一时并让尤先生。

群公隔舍争问字,天子殿前长唤名。

今来慷慨赋归去,家在东湖最深处。

堂上重裁薜荔衣,门前自种垂杨树。

吴中筑室志未成,集贤坊下还留行。

堪怜五载追随意,顿有千秋万古情。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宿山寺

〔汪琬〕 〔清〕

众禽暝知还,予亦山中宿。

是时雨初霁,馀霭纷相属。

了了松上月,清阴荫岩谷。

钟声入云去,泠然慰幽独。

洵是诸天居,能使心魂肃。

愧非宗雷俦,幸蹑东林躅。

予向渡湖时更名王士方宿竺兰圣宣二上人房去今二十年后予过上海圣宣贻书兼索书旧日所题诗句感生于心赋此志谢并呈兰公代讯

〔毛奇龄〕 〔清〕

昔有王士方,曾经扰精舍。

雨后潜行菰叶中,病来借宿莲花下。

其时高座有圣宣,上人佳句繇来传。

烹葵时饷白云坞,拂轸夜弹流水篇。

秋风一别过湖去,从此天涯隔晨暮。

岁月难教古寺留,梦魂犹向长桥度。

兰公垂老能著书,不知旧客非文殊。

毛甡廿载尚沦落,时代士方传起居。

只今海上望云日,欲访巢云旧禅室。

常恐红颜今昔殊,对面相看总相失。

蒙君贻我绿绮琴,并邀一写芦中吟。

愁心欲记当时事,几度含毫泪满襟。

游支硎山

〔汪琬〕 〔清〕

白云所宿处,远在牛头峰。

我来振孤策,独蹑麇麚踪。

日落烟景沈,杳霭闻疏钟。

支公久沦化,无人继谈宗。

石室空崚嶒,流泉尚淙淙。

去鹤不可招,月明幽涧松。

欲访紫岩迹,莓苔今几重。

汪主事以蓝罗裙子束纤腰画卷索题

〔毛奇龄〕 〔清〕

红罗衫子身材窄,裹得长裙楚丝织。

曲末飞为海上尘,蔚蓝染就春潮色。

阑边杨柳空拂衣,手中纨扇钗头玑。

请看双带回环处,长抱纤纤知不知。

玉钩斜

〔汪琬〕 〔清〕

月观凄凉罢歌舞,三千艳质薶荒楚。

宝钿罗帔半随身,踏作吴公台下土。

春江如故锦帆非,露叶风条积渐稀。

萧娘行雨知何处,惟见横塘蛱蝶飞。

由董墓入圣恩寺

〔汪琬〕 〔清〕

入竹不知路,肩舆任所向。

风吹远钟来,步步惬微尚。

芳树纷葳蕤,寒花屡飘飏。

翠禽哢疏篱,松鼠越层障。

飞涧无停流,夕岚非一状。

遗龛孤壑中,香界诸天上。

渐觉清尘心,梵声起高唱。

寒食直史馆奉和同年李渔村太史兼呈同馆诸公

〔毛奇龄〕 〔清〕

春城日出鸱尾红,下马入直柬华东。

忽言今日是寒食,愁入万条新柳中。

阳春初过一百六,日趁车尘苦追逐。

大道时听卖野饧,宫门无复传官烛。

沟头水涨花尚稀,早寒犹着春前衣。

庭槐几见火新改,故国六年人未归。

同侪相顾起忾忼,此地前经设东厂。

断烟只为惜亡臣,杀竹何堪谢钩党。

乡园日夕风雨赊,沿门几树春桐花。

明朝画舫门边住,好入春山焙早茶。

夜坐梅花下听潘尔开琴

〔汪琬〕 〔清〕

月明铜井缺,夜静山苍然。

回顾梅花林,霭霭浮轻烟。

幽人坐花下,对月稍挥弦。

风吹弦上音,俱向遥空传。

萧飒涧底松,潺湲崦西泉。

拊此未终曲,惊禽啼不眠。

潼川歌

〔毛奇龄〕 〔清〕

盐亭何高高,梓水何连连。

四座且莫喧,听我歌潼川。

潼川州南射洪渡,天柱云封七盘路。

不见潼川绕地来,但见南津上天去。

南津令君负奇节,夜泛桃花暗流血。

桃花江上草初青,一夜寒风白如雪。

相传此地歼令君,招魂万里呼南云。

睢阳齿落白崖裂,苌弘血堕高梁焚。

令君家世本吴楚,北固山头射猛虎。

兴酣聚米划地殊,愁来投笔长心苦。

县官续食计车发,便请长缨系南越。

严助三年厌旧庐,庞公百里怀新割。

惊闻盗贼出巴下,玉垒珠江废耕稼。

白帝终成跃马王,红巾时起鸣狐诈。

慨然请行一星入,梦中曾见三刀集。

崎岖九坂谁肯前,忼慨王尊赴何急。

闺中有妇孟氏贤,从征作赋同车軿。

解绵系树苦食芋,封鱼涤釜长生鲜。

仓皇烽火接城野,急缮亭隍料牛马。

转战空闻笛里哀,升陴谁是搴旗者。

天心不解遂人志,人事良难胜天意。

纵教南八是男儿,难免西川尽捐弃。

丈夫死官久不屈,舂磨砦边自强立。

完城蔓子刎已迟,断头严将生难执。

霜刀环视惊罕希,诱以好爵啖以糜。

赤绳马头絷有待,无如南郑伤还归。

天阴雨冻地冰裂,乙酉之冬月初缺。

令君骂贼身死亡,正在潼川此时节。

君不见令君同死十七口,仝行死尽皆无有。

彭子退庵眼见知,长望桃花酹春酒。

又不见令君二子远相失,十六年来尚寻入。

难持齿发向天涯,疾走潼川自悲泣。

潼川潼川西近秦,桃花水落青春新。

我今歌罢潼川曲,还想潼川赴死人。

奉慈庵寻双松有赵文敏公题陵碧松三字石刻

〔汪琬〕 〔清〕

日斜访陈迹,屣步游招提。

寂历二古松,苍苍与云齐。

几逃雷火焚,屡耐霜风凄。

玄鹤时一下,翠禽或双啼。

细皴含冻苔,横鬣封春泥。

稍稍修枝出,团团偃盖低。

魏公去已久,短碣犹可稽。

樵客指残石,山僧拭旧题。

胜游足盘桓,墨妙难攀跻。

我亦支离者,欲来结巢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