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斋不寐三首

寒近衣犹单,暑退扇已掷。

生世成何事,卧念夜叹息。

四壁候虫鸣,不啻千且百。

其鸣果何谓,霜□还复蛰。

大块□□民,生死互促迫。

嗷嗷食土毛,灭去竟无迹。

髧髦昔何□,□今曶六十。

于道粗有闻,屡空未为厄。

意长岁年短,虑阔世俗窄。

欲为熟睡谋,可无伯伦德。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与起来芳三上人游北山寺

〔方回〕 〔元〕

癖性爱古寺,郁郁乌龙山。

癖性爱古树,万松拥禅关。

偶与二三僧,共此一日闲。

索茗古寺里,系马古树间。

树古生凉飙,寺古殊尘寰。

古貌各清怪,古心俱恬憪。

忽有古笛声,牧儿度前湾。

古人谓不足,古风斯已还。

戏简杨华父

〔方回〕 〔元〕

落笔知学力,开口见心事。

吾尝持此说,以阅天下士。

杨侯老病躯,斗胆傲一世。

王公敢唾骂,圣贤自位置。

贫至典深衣,犹抱禹稷志。

立论无今人,作诗有古意。

半夜起醉歌,达旦不肯寐。

佯狂未为非,贾祸亦可畏。

筑屋五百间,誓言恢讲肄。

何如觅皂角,浣濯暑服腻。

秋夜听雨

〔方回〕 〔元〕

骚骚从何来,高树暗淅沥。

飒飒未云已,虚檐微点滴。

□□忽遽作,稍疏仍骤密。

寒飙寻侑之,浩汹阵马只。

□□□□翻,溅泻类朴击。

决渠落深沼,鞺鞳激水石。

衾薄四体□,□灭百虑寂。

闭目观我身,未觉白胜黑。

已而悄然静,鸣声惟蟋蟀。

质明靸破鞋,满砌落叶湿。

八月晦甲子雨至九月二日怀同来二僧及两

〔方回〕 〔元〕

今年夏潦甚,秋暑亦云剧。

豳霜届授衣,垢汗著单浴。

园渴困力灌,井竭疲远汲。

甲子似宜晴,一雨竟三日。

□□□□僧,溪涨渡欲隔。

颇复念幼子,饼蔬谁与摘。

此地非我家,暂到犹是客。

归舟可上滩,深湍没巨石。

赀费殊未办,褐粟阙补籴。

空庭无来人,爬痒看檐滴。

九月三日晚登秀亭分韵得七字

〔方回〕 〔元〕

登高佳辰近,暗数屈指七。

古郡拥乱山,危亭低落日。

未堪摘嘉菊,亦且醉新秫。

矢诗记同游,是岁实丙戌。

西斋不寐三首

〔方回〕 〔元〕

午醉稍就寝,甜梦何翩翩。

晚醒漱茗饮,终夕斯无眠。

初数一二鼓,乃至三四迁。

草根沸蟋蟀,鸱鸮号树颠。

众静汝独否,谁实使之然。

聚萤车生愤,饭牛宁子叹。

吾衰百念灰,曷为不遑安。

天宇未肯白,秋气令人酸。

孰是无忧者,恬然衾帷间。

鬼神知此心,起盥书短篇。

西斋不寐三首

〔方回〕 〔元〕

夜卧户不闭,夫岂无窥觎。

偷儿定知我,空室一物无。

向来穷太守,解官五载馀。

小儿近挈累,故乡已宁居。

弃屋俟买□,竣事将届途。

囊中米几斗,案上数帙书。

弊衣及破褐,载之不盈车。

饥寒久安命,不寐何所谟。

攲枕背暗灯,自笑如鳏鱼。

早知事乃尔,曷不倾我壶。

八月十五日二十日两至南山饮潇洒亭

〔方回〕 〔元〕

悠悠桐江水,寓庐十二年。

重来六日内,两日登南山。

南山有何好,高阁西北偏。

隔江三千家,一抹烟霭间。

阁槛一巨松,挺出众木前。

野性所酷爱,老藤相纠缠。

亦如我与僧,相对谈幽禅。

稍遂物外性,屡写酣中篇。

故侯复齐民,鬒发成华颠。

念当拾此去,焉得长周旋。

大浪滩步至东馆

〔方回〕 〔元〕

瞬息阅一纪,作郡初此来。

小城虽寂寞,尚复具舆台。

患难偶未死,覂乏良可咍。

夜泊大浪滩,沽酒登崔嵬。

随我别无物,但有双破鞋。

破鞋足徒步,何必车中栖。

质明日尚凉,行行高峰西。

秋暑草不露,脚胫黏灰埃。

破屋一小憩,老妪若见哀。

万事岂可测,熙怡付齐谐。

秋大热上七里滩

〔方回〕 〔元〕

吾生所未见,自古恐亦无。

秋半不肯凉,赫日炎洪炉。

沸湍七里滩,触热乘畏途。

坐船汗如浆,况彼牵挽夫。

一樯合众力,至数十辈俱。

踏竿气欲绝,沙立僵且枯。

西瓜足解渴,割裂青瑶肤。

焉得大冰盘,沾丐及此徒。

侥幸据势位,极意求所娱。

愿回君子心,略念小人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