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草部·番木鳖

释名 马钱子、苦实把豆、火失刻把都。

气味 (仁)苦、寒、无毒。

(现代认为:番木鳖有大毒,不可食)。

主治 伤寒热病,咽喉痹痛,消痞块(口含咽汁或磨水噙咽)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本草纲目·草部·马兜铃

〔李时珍〕 〔明〕

释名 都淋藤、独行根、土青木香、去南根、三百两银药。

气味 (实)苦、寒、无毒。

主治 水肿喘急。

用马兜铃煎汤,每日服。

肺气喘急。

用马兜铃二两,去壳及膜,酥半两,一起拌匀慢火炒干,加甘草(炙)一两,共研为末。

每服一七,用水一碗,煎至六成,温服,或噙口中咽服。

痔瘘肿痛。

把马兜铃放入瓶中,烧回熏患处,有效。

本草纲目·草部·旋花

〔李时珍〕 〔明〕

释名 旋、盘根、续筋根、鼓子花、肠草、美草、天剑草、缠枝牡丹。

气味 (花)甘、(根)辛、温、无毒。

主治 腹中寒热邪气(用根),脸上黑痣。

亦利小便,续筋骨,合刀伤,治丹毒,补劳损,益精气。

本草纲目·草部·盍藤子

〔李时珍〕 〔明〕

释名 象豆、盍子、合子。

气味 (仁)涩、甘、平、无毒。

主治 喉痹肿痛。

用盍藤子烧过,研细,酒送服一钱。

五痔下血。

用盍藤子烧存性,每服二钱,米汤送下。

肠风下血。

用盍藤子两个、完好的皂荚子四十九个,共烧存性,研为末。

每服二钱,温酒送下。

又方:用盍藤子三枚(选厚重者),湿纸七层包好煨熟、去壳,取肉,研为末。

每服一钱,饭前服,黄芪汤送下。

一天服一次。

本草纲目·草部·预知子

〔李时珍〕 〔明〕

释名 圣知子、圣先子、盍合子、仙沼子。

气味 (子、仁)苦、寒、无毒。

主治 精神病(心气不足,精神恍惚,语言错妄,忪悸烦郁,忧悉惨戚,喜怒多风扇,健忘少睡,夜多异梦,狂不知人)。

用预知子(去皮)、白茯苓、枸杞子石草蒲、茯神、柏子仁、人胡、地骨皮、远志、山药、黄精(蒸熟)、朱砂(水飞),等分为末,加炼蜜和成丸子,发芡子大。

每嚼服一丸,人参汤送人。

疠风(眉落、声变)。

用预知子、雄璜各二两,共研为末。

另以乳香三两,同水一斗,煮成五升后,加入药末熬成膏,收存瓶。

生前了一匙,温酒调下。

本草纲目·草部·牵牛子

〔李时珍〕 〔明〕

释名 黑丑、草金铃、盆甑草、狗耳草。

气味 (子)苦、寒、有毒。

主治 大便不通。

用牵牛子半生半熟,研为末。

每服二钱,姜汤送下。

又方:加大黄等分。

又方:加生槟榔等分。

水盅胀满。

用白牵牛、黑牵牛各取头末二钱,大麦面四两,和成烧饼,临星时烙熟食下,以茶送服。

降气为验。

水肿尿涩。

用牵牛研末,每服一匙,以小便通利为度。

浮肿气促,坐卧不安。

用牵牛子二两,微炒,捣成末,浸乌牛尿中一夜,天明后加入葱白一把,煎开十多次,分二次安心服下。

水从不便排出。

脚肿。

用牵牛子捣成末,加蜜做成丸子,如小豆大,每服五丸生姜汤送下。

服药至小便通利为止。

小儿肿病,大小便不利。

用黑牵牛、白牵牛各二两,炒取头末,加水和成丸子,如绿豆大。

每服二十丸,萝卜煎汤送下。

风热赤眼,用白牵牛末,加葱白同煮,研成丸子,如绿豆大。

每服五丸,葱汤送下,服毕,睡半时。

脸上粉刺。

用黑牵牛末,调入面脂药中,每日洗搽脸部。

一切痈疸,无名肿毒。

用黑白牵牛各一合,布包捶碎,加好醋一碗,熬至八成,露一宿,次日五更温服。

以大便出脓血为妙。

此方名“济世散”。

本草纲目·草部·木鳖子

〔李时珍〕 〔明〕

释名 木蟹。

气味 (仁)甘、温、无毒。

(现代认为:木鳖子有大毒,不可食)。

主治 酒疸脾黄。

用木鳖子磨醋服一、二碗,有腹泻即见效。

脚气肿痛。

用木鳖仁,先切开。

麸炒过,再切碎重炒,去油至尽,每两加厚桂半两,研为末。

每服二钱,热酒送下,发汗即愈。

阴疝偏坠。

用木鳖子一个,磨醋调黄蘖、芙蓉两药细末,涂敷患入。

腹中痞块。

用木鳖子仁五两,分别放入切开的两副猪肾中,煨熟,捣烂,再加黄连末三钱,与蒸饼一起和成丸子,如绿豆大。

每服三十丸,开水送下。

肛门痔痛。

用木鳖仁三枚,捣成泥,倒入百沸汤一碗,乘热先熏后洗。

每日三次。

多年瘰疬。

用木鳖仁二个,去油,研细,加鸡蛋白,蒸熟粕于饭后服下。

每日一服,半月见效。

小儿丹瘤。

用木鳖子仁研成泥,调醋敷患处,一日用药三、五次,有效。

风牙肿痛。

用木鳖子仁磨醋涂搽。

本草纲目·草部·营实墙蘼

〔李时珍〕 〔明〕

释名 蔷薇、山棘、牛棘、牛勒、刺花。

气味 (营实一即蔷薇子)酸、温、无毒。

(根)苦、涩、冷、无毒。

主治 消渴尿多。

用蔷薇根一把,水煎,每日服用。

小儿尿床。

用蔷薇根五钱,煎酒夜饮。

口咽痛痒(发声不出)。

用蔷薇根皮、射干各一两,甘草(炙)半两,每取二钱,水煎服。

口舌糜烂。

用蔷薇根,打去土,煮成浓汁,温含口中,冷即吐去。

痈肿疖毒。

用蔷薇皮交替炙热熨患处。

刀伤肿痛。

用蔷薇根烧灰,每服一匙,开水送下。

一天服三次。

眼热昏暗。

用营实、枸杞子、地肤子各二两,共研为末。

每服三钱,温酒送下。

本草纲目·草部·使君子

〔李时珍〕 〔明〕

释名 留求子。

气味 甘、温、无毒。

主治 小儿脾疳。

用使君子、芦荟,等分为末。

每服一钱,米汤送下。

小儿痞块(腹大,肌瘦而黄,渐成疳疾)。

用使君子仁三钱、木鳖子仁五钱,共研为末,滴水做成丸子,如龙眼大。

每取一丸,放入一个破了顶的鸡蛋中,饭上蒸熟,空心服。

蛔虫病。

用使君子为末,五更时以米汤调服一钱。

小儿虚肿(头面、阴囊都有浮肿)。

用使君子一两,去壳,加蜜五钱炙炙药,研细。

每服一钱,饭后服,米汤送下。

虫牙疼痛。

有使君子煎汤频嗽。

本草纲目·草部·覆盆子

〔李时珍〕 〔明〕

释名 奎、西国草、毕楞伽、大麦莓、插田包、乌包子。

气味 甘、平、无毒。

主治 益肾脏,治阳痿,缩小便,补肚明目(叶亦有明目作用) 附方 覆盆子的补益作用与桑椹相同。

本草纲目·草部·五味子

〔李时珍〕 〔明〕

释名 山花椒、秤砣子、面藤、五梅子 气味 酸、温、无毒。

主治 益氣,咳逆上氣,劳伤羸瘦,补不足,强阴,益男子精。

养五脏,除热,生阴中肌。

治中下气,止哎逆,补虚劳,令人体悦泽。

明目,暖水脏,壮筋骨,治风消食,反胃霍乱转筋癖奔豚冷气,消水肿心腹气胀,止渴,除烦热,解酒毒。

生津止渴,治泻痢,补元气不足,收耗散之气,瞳子散大。

治喘咳燥嗽,壮水镇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