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笳歌送颜真卿使赴河陇

君不闻胡笳声最悲,紫髯绿眼胡人吹。

吹之一曲犹未了,愁杀楼兰征戍儿。

凉秋八月萧关道,北风吹断天山草。

昆仑山南月欲斜,胡人向月吹胡笳。

胡笳怨兮将送君,秦山遥望陇山云。

边城夜夜多愁梦,向月胡笳谁喜闻。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你难道没听过那最令人悲凄怅惋的胡笳乐音吗?它是紫色胡须、绿色眼珠的胡人吹奏的。 胡笳之歌一曲尚未吹完,已令楼兰一带戍守的健儿愁绪满怀。 凉爽的秋天,八月里,萧关一带的道路萧索冷落,呼啸的北风吹断了天山上的枯草。 昆仑山南边的月亮快要西斜时,胡人向着月亮吹响了胡笳。在胡笳的哀怨声中我送你远去,站在秦山远望着陇山上那凄迷的云彩。 那边城地区的夜里多有思乡而哀愁的梦,向月而吹的胡笳声谁还会喜欢听呢?


注释

胡笳:古代管乐器,开始卷芦叶吹之以作乐,後来以木为管,饰以桦皮,为三孔,两端加角,从汉代起流行于塞北和西域一带。 颜真卿:唐代著名书法家,字清臣,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人称颜鲁公。 紫髯:绛紫色胡须。 绿:一作“碧”。 楼兰:汉时西域国名,在今新疆若羌东北。 萧关:汉代关中四关之一,是关中到塞北的交通要塞,在今宁夏固原东南。 天山:唐代称伊州(今新疆哈密)、西州(今新疆达克阿奴斯城)以北一带山脉为天山。 昆仑山:指今甘肃酒泉南的祁连山主峰。 秦山:即终南山,又名秦岭。 陇山:又名陇底、陇阪,在今陕西陇县西。


简介

这首《胡笳歌送颜真卿使赴河陇》从对悲壮的胡笳声的描写中来刻画边关凄凉、悲壮的生活环境,表现了与颜真卿的依依惜别之情和关切勉励之意。 胡笳吹奏之声如人之悲鸣。汉末蔡文姬曾作过《胡笳十八拍》,用以配合胡笳的伴奏而歌唱,倾诉乱离的悲苦。但岑参的这首诗,悲中有壮,表现出特有的风格。诗人从三个方面,用不同的手法,反复、深入地表现胡笳的悲壮。 全诗从三个方面,用不同的手法,反复、深入地表现胡笳的悲壮,在用韵上进行错综交织的安排,恰切地表现了起伏顿宕、悲壮淋漓的激情。 第一个方面,是开始四句,诗人将胡笳之声与“胡人”的吹奏情形结合起来写。诗中用红胡子、绿眼睛的“胡人”形象,来渲染异域情调,同时用“楼兰征戍儿”的“愁杀”来衬托胡笳声音之悲,“君不闻”三个字,隐隐透露出豪壮的情调。 第二个方面,是中间四句,将胡笳之声与边地的荒凉冷落情景结合起来写。这四句,诗人将胡笳之声安排在晓月欲坠之时,那刺骨的寒气,那呼啸不停的北风,与胡笳的悲声融为一片,似乎充塞宇宙,使天地也为之寒栗,这边塞的荒寒之境,使得胡笳之声倍增其悲。 第三个方面,是最後四句,作者把胡笳之声与送别直接结合。这四句在深情的诉说中,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无限厚意。“秦山遥望陇山云”,是指自己对颜真卿走後的怀念,但云遮雾障,望而不见,流露出一丝怅惘,正与胡笳的悲声相一致;“边城夜夜多愁梦”,又从边地着笔,悬希望颜真卿对自己的思念,直接与笳声相连。这两层意思,把送别时依依难舍之情,与笳声自然地结合在一起,收到了动人的效果。尽管如此,诗中并无寻常送别那种凄然悲切的情调,从“秦山”、“陇山”、“边城”等字面中,仍然透出一种雄壮气魄。特别是最後一句,但用问句作结,意思并没有那么肯定,其中也包含着“不喜闻”而不得不“闻”之意。这些深长的馀味,给全诗增加了悲而且壮的气氛。正如周啸天先生所说:“诗中的边关是那么哀怨又那么令人神往,月下胡笳的声音那么催人泪下又那么富于魅力,读者感同身受。大抵诗人这时已隐约下定亲历塞垣的雄心,此诗可谓其边塞诗的前奏。”(见《岑诗综论》) 这首诗为七言古诗,但开始却用八字句起头,用“君不闻”三字领起,显出陡然而起的气势。首句是问句,末句也是问句,前後呼应十分紧密。“胡笳怨兮将送君”,又用了楚辞句式,倍增激情。中间使用“顶针”手法,如“紫髯绿眼胡人吹。吹之一曲犹未了”、“胡人向月吹胡笳。胡笳怨兮将送君”,语势贯通。全诗换韵频繁,开始四句作一韵(支微通押),较为舒缓;中间四句两句一转韵,平仄交替,由舒缓而变得特别急促;最後又四句作一韵,逐渐回复舒缓。这种错综交织的安排,恰切地表现了起伏顿宕、悲壮淋漓的激情。


赏析

《唐诗广选》:蒋仲舒曰:第五句以下,又详说一番。 《唐诗选》:玉遮曰:篇中四“胡笳”字,不觉複。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珽曰:“多愁梦”三字深。 《唐贤三昧集笺注》:悲壮凄绝,钱萚石所谓一声声唱出来。以这样诗送人,恐使征人断肠不已也。 《唐诗别裁》:只言笳声之悲,见河陇之不堪使,而惜别在言外矣。



秦筝歌送外甥萧正归京

〔岑参〕 〔唐〕

汝不闻秦筝声最苦,五色缠弦十三柱。

怨调慢声如欲语,一曲未终日移午。

红亭水木不知暑,忽弹黄钟和白纻。

清风飒来云不去,闻之酒醒泪如雨。

汝归秦兮弹秦声,秦声悲兮聊送汝。

与独孤渐道别长句兼呈严八侍御

〔岑参〕 〔唐〕

轮台客舍春草满,颍阳归客肠堪断。

穷荒绝漠鸟不飞,万碛千山梦犹懒。

怜君白面一书生,读书千卷未成名。

五侯贵门脚不到,数亩山田身自耕。

兴来浪迹无远近,及至辞家忆乡信。

无事垂鞭信马头,西南几欲穷天尽。

奉使三年独未归,边头词客旧来稀。

借问君来得几日,到家不觉换春衣。

高斋清昼卷帷幕,纱帽接䍠慵不着。

中酒朝眠日色高,弹棋夜半灯花落。

冰片高堆金错盘,满堂凛凛五月寒。

桂林蒲萄新吐蔓,武城㓨蜜未可餐。

军中置酒夜挝鼓,锦筵红烛月未午。

花门将军善胡歌,叶河蕃王能汉语。

知尔园林压渭滨,夫人堂上泣罗裙。

鱼龙川北盘溪雨,鸟鼠山西洮水云。

台中严公于我厚,别后新诗满人口。

自怜弃置天西头,因君为问相思否。

送费子归武昌

〔岑参〕 〔唐〕

汉阳归客悲秋草,旅舍叶飞愁不扫。

秋来倍忆武昌鱼,梦着只在巴陵道。

曾随上将过祁连,离家十年恒在边。

剑锋可惜虚用尽,马蹄无事今已穿。

知君开馆常爱客,樗蒱百金每一掷。

平生有钱将与人,江上故园空四壁。

吾观费子毛骨奇,广眉大口仍赤髭。

看君失路尚如此,人生贵贱那得知。

高秋八月归南楚,东门一壶聊出祖。

路指凤皇山北云,衣沾鹦鹉洲边雨。

勿叹蹉跎白发新,应须守道勿羞贫。

男儿何必恋妻子,莫向江村老却人。

送韩巽入都觐省便赴举

〔岑参〕 〔唐〕

槐叶苍苍柳叶黄,秋高八月天欲霜。

青门百壶送韩侯,白云千里连嵩丘。

北堂倚门望君忆,东归扇枕后秋色。

洛阳才子能几人,明年桂枝是君得。

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

〔岑参〕 〔唐〕

火山六月应更热,赤亭道口行人绝。

知君惯度祁连城,岂能愁见轮台月。

脱鞍暂入酒家垆,送君万里西击胡。

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函谷关歌送刘评事使关西

〔岑参〕 〔唐〕

君不见函谷关,崩城毁壁至今在。

树根草蔓遮古道,空谷千年长不改。

寂寞无人空旧山,圣朝无外不须关。

白马公孙何处去,青牛老人更不还。

苍苔白骨空满地,月与古时长相似。

野花不省见行人,山鸟何曾识关吏。

故人方乘使者车,吾知郭丹却不如。

请君时忆关外客,行到关西多致书。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岑参〕 〔唐〕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

汉家大将西出师,将军金甲夜不脱。

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

幕中草檄砚水凝,虏骑闻之应胆慑。

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青门歌送东台张判官

〔岑参〕 〔唐〕

青门金锁平旦开,城头日出使车回。

青门柳枝正堪折,路傍一日几人别。

东出青门路不穷,驿楼官树灞陵东。

花扑征衣看似绣,云随去马色疑骢。

胡姬酒垆日未午,丝绳玉缸酒如乳。

灞头落花没马蹄,昨夜微雨花成泥。

黄鹂翅湿飞转低,关东尺书醉懒题。

须臾望君不可见,扬鞭飞鞚疾如箭。

借问使乎何时来,莫作东飞伯劳西飞燕。

火山云歌送别

〔岑参〕 〔唐〕

火山突兀赤亭口,火山五月火云厚。

火云满山凝未开,飞鸟千里不敢来。

平明乍逐胡风断,薄暮浑随塞雨回。

缭绕斜吞铁关树,氛氲半掩交河戍。

迢迢征路火山东,山上孤云随马去。

天山雪歌送萧治

〔岑参〕 〔唐〕

天山有雪常不开,千峰万岭雪崔嵬。

北风夜卷赤亭口,一夜天山雪更厚。

能兼汉月照银山,复逐胡风过铁关。

交河城边飞鸟绝,轮台路上马蹄滑。

晻霭寒氛万里凝,阑干阴崖千丈冰。

将军狐裘卧不暖,都护宝刀冻欲断。

正是天山雪下时,送君走马归京师。

雪中何以赠君别,惟有青青松树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