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画船槌鼓催君去

画船槌鼓催君去,高楼把酒留君住。

去住若为情,西江潮欲平。

江潮容易得,只是人南北。

今日此尊空,知君何日同。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画船上的船夫捶着鼓催促着你启程,在高楼上我端着酒想把你留住。是去还是留,真叫人难以抉择,此时西江的潮水将要平息。 江潮时常有,只是我俩从此便南北相隔。今天这酒杯空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与你同饮!


注释

画船:装饰华美的游船。 槌鼓:擂鼓,击鼓。 把酒:端着酒 若为情:何以为情,难为情。 樽:酒杯。


简介

这是一首叙写离别之情的作品,词中用简单而不乏味的语言表现出作者难言的相思之情。 上阕写送别时的情景。临别依依,行者与送行者,相互留恋,却终于分离。“画船捶鼓催君去,高楼把酒留君住。”送别者为行人设宴饯行,两人别离依依,千言万语说也说不尽,一直拖到最后一刻。捶鼓,犹言敲鼓,是开船的信号。船家已击鼓催行,而这一边却楼上把盏劝酒。“催”,见时间之难以再延。“高楼把酒留君住”,船家已经“催人”了,而这边还在把酒“留”人。为人饯行,按说应该先写“高楼把酒留君住”,之所以倒装,正是为了强调分离时的紧迫感。一”催“一“留”将“去"和"住”的矛盾突出出来了,并且带动全篇。“去住若为情,西江潮欲平。”行者欲去不忍,欲住不能,正左右为难之时,江水就快平潮了,“西江潮欲平”一语包含了无数未尽之言。这两句妙就妙在不直接说是去是留,而是通过江潮涨平的景象来说明答案。江潮涨满之时正是船家趁潮水开航的时候。 下阕写别后的怀念。“知君何日同”,表现出难言的相思之情。“江潮容易得,只是人南北。”这两句承上片“江潮”而来,说潮水有信,定时起落,而人一旦离去,两人便遥遥相隔再难相见。“今日此樽空,知君何日同!”今日樽空而潮载君去,但未知潮水何日能复送君归来。这依然是情景和思忖结合。词中以回环往复的语言节奏,用来表现依依不舍、绵长深厚的“思致”。将送别之人心中的不舍之情和盘托出,尤为动人。 作者词中以一推一挽之情劝住对方的眼泪,这种抒写伤离恨别心绪的表现手法,与宋词中写离别时常见的缠绵悱恻、肝肠痛断、难舍难分的情状有所不同。


赏析

《艇斋诗话》:舒信道亦工小词,如云:“画船搥鼓催君去”云云,亦甚有思致。 《词苑丛谈》:舒亶与李定,同陷东坡于罪者。尝作《菩萨蛮》词、王阮亭极赏北。尝曰:“此等语乃出渠辈之手,岂不可惜。 《碧鸡漫志》:舒信道、李元膺,思致研密,要是波澜小。 《听秋声馆词话》:舒亶与苏门四学士同时,词亦不减秦、黄。



菩萨蛮

〔舒亶〕 〔宋〕

画檐细雨偏红烛。

疏星冷落排寒玉。

赌得碧云篇。

金波更涉船。

樽前当日客。

行色垂杨陌。

天阔水悠悠。

含情独倚楼。

菩萨蛮

〔舒亶〕 〔宋〕

杜鹃啼破江南月。

香风扑面吹红雪。

赋就缕金笺。

黄昏醉上船。

年华双短鬓。

事往情何尽。

明日各天涯。

来春空好花。

菩萨蛮

〔舒亶〕 〔宋〕

樽前休话人生事。

人生只合樽前醉。

金盏大如船。

江城风雪天。

绮窗灯自语。

一夜芭蕉雨。

玉漏为谁长。

枕衾残酒香。

菩萨蛮

〔舒亶〕 〔宋〕

楼前流水西江道。

江头水落芙蓉老。

画鼓叠凉波。

凭栏颦翠娥。

当年金马客。

青鬓芦花色。

把酒感秋蓬。

骊歌半醉中。

菩萨蛮

〔舒亶〕 〔宋〕

绮栊深闭桃园曲。

刘郎老向花间宿。

笑脸抹流霞。

心知是小琶。

纤纤垂素玉。

掠鬓春云绿。

弹了醉思仙。

小窗红日偏。

菩萨蛮

〔舒亶〕 〔宋〕

柳桥花坞南城陌。

朱颜绿发长安客。

雨后小池台。

寻常载酒来。

马头今日路。

却望城西去。

斜日下汀洲。

断云和泪流。

菩萨蛮

〔舒亶〕 〔宋〕

三年江上风吹泪。

夭桃艳杏无春意。

今日欲开眉。

那堪更别离。

莫折长亭柳。

折尽愁依旧。

只有醉如狂。

人生空断肠。

满庭芳·其三送权府苏台道宗朝奉

〔舒亶〕 〔宋〕

阊阖天门,芙蓉春殿,几年目断鸡翘。

短蓬秋鬓,端幸倚琼瑶。

南圃花边小院,西湖畔、云底双桥。

归时节,红香露冷,月影上芭蕉。

明朝。

那可望,旗亭烟草,柳渡寒潮。

但万户千门,恨客歌樵。

戏彩光浮衮绣,听鸣珂、响逼云霄。

应回首,绮裘醉客,还是独吹箫。

满庭芳·其二后一日再置酒次冯通直韵

〔舒亶〕 〔宋〕

红叶飘零,寒烟疏淡,楼台半在云间。

望中风景,图画也应难。

又是重阳过了,东篱下、黄菊阑珊。

陶潜病,风流载酒,秋意与人闲。

霞冠。

敧倒处,瑶台唱罢,如梦中还。

但醉里赢得,满眼青山。

华发看看满也,留不住、当日朱颜。

平生事,从头话了,独自却凭栏。

卜算子·分题得苔

〔舒亶〕 〔宋〕

池台小雨干,门巷香轮少。

谁把青钱衬落红,满地无人扫。

何时斗草归,几度寻花了。

留得佳人莲步痕,宫样鞋儿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