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松堂三首其一

岁寒犹自著青葱,校取群芳迥不同。

但值微风传远响,何妨写入颂琴中。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送林使君督学河南

〔毛奇龄〕 〔清〕

东家拾明月,传视不能识。

青黄蔽前林,谁能辨容色。

晋安才子林,使君文章翕霱如蒸云。

与予同馆者曹子,偕过泰山为主文。

圣人大悦加奖誉,旋使中原视学去。

剑气长飞龙子滩,盐车早辨羊肠路。

春风二月柳满街,御河流水当行杯。

南行已及清明后,少室山前花正开。

柬周觐侯索橘二首其二

〔汪琬〕 〔清〕

无物能怡病后情,经年高卧守柴荆。

如闻陆吉亲投谒,一笑犹堪倒屣迎。

陆生赴苏州幕

〔毛奇龄〕 〔清〕

陆倕名在沈谢间,垂老被召来燕关。

庞严李益不敢荐,三年将返支硎山。

苏州使相甫开幕,便展干旄导情愫。

临海还招鲍照归,渡江且逐陈琳去。

吴中故旧多隐沦,草堂仍筑东湖滨。

浣花不厌主宾晚,种菊爱看乡井春。

只愁曲巷鲜凭轼,石鼓遗文倩谁识。

韩愈曾言空马群,一顾燕台泪沾臆。

柬周觐侯索橘二首其一

〔汪琬〕 〔清〕

离离佳实绕庭除,知尔新谙种树书。

不得经霜三百颗,枉教渴死病相如。

送家太史假归新安

〔毛奇龄〕 〔清〕

长安朝暮送行地,西有张掖东沙河。

每临祖席发归思,曰归不归思若何。

忆昔徵车乍来赴,本欲还山乞归去。

光宅先教宿李蟠,直言必欲留裴素。

吾宗就试得数人,林间二阮叨同伦。

云阳旧令举复罢,叔氏妙才人尽闻。

掞天彻地藻思辟,尝见挥毫趁飞翮。

国子通传虎观文,献王亲受京房易。

集贤载笔入丹地,便遣方平撰前记。

制举从来待异材,史书岂是寻常事。

嗟予落托百不成,长沙旧谱依泉明。

霜前铜兽当厅列,日跨疲驴逐队行。

如何叔氏掉头早,镇自陈情痛乌鸟。

婺女瞻来橘嶂寒,客星归傍桐江晓。

予于去住愿总违,岂难遽著青罗衣。

惭于史局未能了,觉与世数终相岐。

秋林柿熟菊初发,此去芦沟看新月。

诎指明年还院时,仍在清商戒寒节。

软尘着雨衣未干,沧浪自昔推新安。

冠缨濯罢如相望,知在天边风露间。

陈明府选之遇于长安街饮次索赠

〔毛奇龄〕 〔清〕

朔风吹冻尘不飞,道傍车马如鸡栖。

天安门外柳条短,回首一逢薜荔衣。

清姿濯濯负意气,我友陈生好难弟。

挟管长从凤阙游,挥金不计蝇头利。

行年刚及强仕辰,将纡墨绶拖黄银。

陈遵自昔能惊座,孺子由来不厌贫。

独言赋性爱山泽,每向兰亭探遗迹。

太守祠边酾酒红,柳姑庙后翻鱼白。

今来偶寄碣石宫,有人独坐还书空。

何时解组赋归去,与君把臂深林中。

长安邂逅值冬节,幸对旗亭酒初冽。

腰下双钩解照人,且看春明杏花发。

听松堂三首其二

〔汪琬〕 〔清〕

青苍鳞甲最森森,摇动薰风弄夕阴。

赖得主人常抱膝,与渠对作卧龙吟。

送梅庚赴江南田使君幕和其留别原韵同陆大即席

〔毛奇龄〕 〔清〕

昔年曾作芦中人,蓬莱几度看扬尘。

但逢东海孙宾石,不遇南昌梅子真。

长安忽遘载文轴,把笔如栌帻如屋。

入座皆嫌倒屣迟,当筵但道挥毫速。

年来好酒恶水淫,醉归敲醒街头砧。

兰成自有闲园赋,李勉难忘恋阙心。

同时大陆本旧识,曲巷茹芦日相即。

久知豪客自情亲,堪笑世人皆耳食。

才大惊疑总在胸,官贫荐引全无力。

金台名骏服轭多,宫中谁肯怜娙娥。

谁知幕下得贤主,顿如尺水生微波。

双桥相对草堂近,澄江一望迷林柯。

高旌前导画熊虎,属车后载环马骡。

南行有客辨车铎,相逢莫使然疑作。

发册应过玉笥山,听钟犹在升元阁。

只愁良友去蓟门,每上河桥辄作恶。

陆生预道萧山毛,临行一曲唱且高。

不虞漏尽鸡三号,珊鞭欲挥心转劳。

金绳堕地玉壶罄,愿君还听歌声豪。

听松堂三首其三

〔汪琬〕 〔清〕

多少冈松接墓田,何时携我一攀缘。

期君共拣修枝上,结个云巢学地仙。

题董都护记年图兼送其军镇万州

〔毛奇龄〕 〔清〕

江都弄环日,能赋栀子诗。

庭下五色雀,相视非常儿。

移时学字擅八体,鹊反鸾惊并鹰跱。

偶写烟峦点拂奇,画地步天馀技耳。

因挽杨叶射枝戟,遂入天阶献高策。

彀骑分垂都尉符,惊文自草参军檄。

从容渡海征斛罗,卢循远徙藏流波。

明廷加节授督护,开府正当儋耳河。

赐衣不著但缓带,徐步苍林石塘外。

野人相遇谁得知,试看当年好图画。

书生意气本自奇,虎头岂是寻常姿。

留形丘壑无不可,为龙还复为蛟螭。

青门设祖请祓轼,一展斯图壮容色。

他日功成倘铸金,碧带青裙尚能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