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草部·大青

气味 (茎、叶)苦、大寒、无毒。

主治 喉风喉痹。

用大青叶捣汁灌服。

小儿口疮。

用大青七钱五分、黄连五钱,加水三升,煮成一升服下。

一天服二次,病愈为止。

热病下痢。

用大青四两,甘草、赤石脂各三两,胶二两,鼓八合,加水一斗,煮成三升,分三次服。

此方名“大青汤”。

热病发狂。

用大青一两,阿胶、甘草各二钱半,鼓二合,分三次煎服。

此方名“大青四物汤”。

又方:大青七钱半,犀角二钱半,栀子十枚,鼓二撮,分二次煎服(每服以水一碗半,煎至八成)。

此方名“犀角大青汤”。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本草纲目·草部·肉豆蔻

〔李时珍〕 〔明〕

气味 (实)辛、温、无毒。

主治 温中,消食止泄,治积冷心腹胀痛,霍乱中恶,鬼气冷疰,呕沫冷气,小儿乳霍。

调中下气,开胃,解酒毒,消皮外络下气。

治宿食痰饮,止小儿吐逆,不下乳,虚泄赤白痢,研末粥饮服之。

暖脾胃,固大肠。

附方 暖胃除痰,进食消食。

肉豆蔻二个,半夏姜汁炒五钱,木香二钱半,为末,蒸饼丸大,每食后津液下五丸,十丸。

本草纲目·草部·补骨脂

〔李时珍〕 〔明〕

释名 破故纸、婆固脂、胡韭子。

气味 (子)辛、大温、无毒。

主治 元阳衰损(脚手沉重,夜多盗汗)。

用补骨脂四两(炒香),菟丝子四两(酒蒸),胡桃肉一两(去皮),乳香、没药、沉香各二钱半(研细),加炼蜜和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二、三十丸,空心服,盐汤或温酒送下。

自夏至起,到冬至止。

每天服一次。

五劳七伤,下元久冷,一切风病,四肢疼痛。

用补骨脂一斤,酒浸一夜,晒干,加乌油麻(黑芝麻)一升炒,等麻子炸声绝后,簸去麻子,只取补骨脂研为末,以醋煮面糊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二、三十丸,空心服,温酒盐汤送下。

肾虚腰痛。

和破故纸一两,炒为末。

每服三钱,温酒送下。

或加木香一钱亦佳。

又方:破故纸(酒浸,炒)一斤,杜仲(去皮,姜汁浸,炒)一斤,胡桃肉(去皮)二十个,共研为末,以蒜捣膏一两,和各药成丸,如梧子大。

每服二十丸,空心服下,湿酒送下。

妇女用淡醋汤送下。

常服本方中壮筋骨,知血脉,乌须发,益颜色。

此方名“青娥丸”。

妊妇腰痛。

用破故纸二两,炒香后研成末。

先嚼胡桃肉半个,然后用温酒调服药末二钱。

此方名“通气散”。

定心补肾。

和破故纸(炒)二两、白茯苓一两,共研为末。

另取没药五钱,酒浸后煮化,和药末捏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三十丸,开水送下。

故纸补肾,茯苓补心,没药养血三者既壮,自然身安。

精气不固。

用破故纸、青盐等分,同炒为末。

每服二钱,米汤送下。

小便频数,肾气虚寒。

用破故纸十两(酒蒸过)、茴香十两(盐炒过),共研为末,加酒、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百丸,盐酒送下,或以熟米、猪肾和药煨吃亦可。

小儿遗尿。

用破故纸(炒过),研为末,每夜用开水冲服五分。

肾漏(阴茎不痿,精常流出,痛如针刺)。

用破故纸、韭子各一两,共研为末,每取三钱,加水二碗,煎至六成服下。

一天服三次,直至病愈。

脾肾虚泻。

用破故纸(炒)半斤、肉豆蔻(生用)四两,共研为末,加枣肉膏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五十至七十丸,空心服,米汤送下。

此方名“二神丸”。

又方:照上方,加木蚝二两,名“三神丸”。

水泻久痢。

用破故纸(炒)一两,粟壳(炙)四两,共研为末,加炼蜜做成丸子,如弹子大。

每服一丸,姜枣煎汁送下。

牙齿久痛。

用补骨脂二两、青卤半两,炒过研细擦痛处。

跌坠腰痛。

瘀血凝滞。

用破故纸(炒)、茴香(炒)、辣桂,等分为末。

每服二钱,热酒送下。

附方 补骨脂为补肾助阳要药,男女皆可用。

与胡桃同服,效果更好。

介阴虚火旺,大便秘结的病,不宜用核本品。

本草纲目·草部·姜黄

〔李时珍〕 〔明〕

释名 宝鼎香。

气味 (根)辛、苦、大寒、无毒(一说性热)。

主治 心痛难忍。

用姜黄一两、桂三两,共研为末,每服一钱,醋汤送下。

胎寒腹痛(婴儿啼哭吐乳,大便色青,状如惊风,出冷汗)。

用姜黄一钱,没药、没香、乳香各二钱,共研为末,加蜜调成丸了,如芡子大。

每服一丸,钩藤煎汤化下。

产后血痛(腹内有血块)。

用姜黄、桂心,等分为末,酒冲服一匙,血下尽后即愈。

疮癣初发。

用姜黄研末擦上,甚效。

本草纲目·草部·苘麻

〔李时珍〕 〔明〕

释名 亦名白麻。

气味 (果实)苦、平、无毒。

主治 一切眼疾。

和茼麻子一升,研为末,放入猪肝的切片中,灸熟,切成细末。

每服少量,陈米汤送下。

一天服三次。

目生翳膜。

用白麻子,去壳,放入猪肝薄片中,慢慢灸熟,研细,加醋和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三十丸,开水送下。

又方:用苘麻子装袋中,蒸熟,晒干研末,加蜜做成丸子,温水送下。

本草纲目·草部·郁金

〔李时珍〕 〔明〕

释名 玉金,姜黄、毛姜黄。

气味 (根)辛、苦、寒、无毒。

主治 颠狂症。

用郁金七两、明矾三两,共研为末,加稀同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五十丸,开水送下。

痘毒攻心(痘疮忽由白色变成紫黑我,不出脓,日夜哭叫)。

用郁金一枚、甘草二钱半,加水半碗煮干,去甘草,将郁金切片焙干,研为末,加脑子(炒)半钱。

每服一钱,以生猪血五七滴和新汲水调下。

二服后毒气从手足心发出,如痈状,病乃全愈。

心气痛。

和郁金、附子、干姜,等分为末,加醋、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朱砂为衣。

每服三十丸。

男用酒,女用醋送下。

产后心痛(血气上冲欲死)。

用郁金(烧存性)研细,取二钱,以米醋调灌能,转危为安。

鼻血、吐血。

用郁金研细,水服二钱。

不愈。

再服一次。

阳毒下血(热气入骨,痛不可忍)。

用郁金五个,牛黄一个、如皂荚子大,做成散剂,每服用醋浆水一碗煎三沸后,待温把药送下。

尿血。

用郁金一两、葱白一握,加水一碗煎成三合,温服。

一天服三次。

风痰壅塞。

用郁金一分、藜芦十分,共研为末。

每取少许,温浆水调下。

同时,以浆水一碗,漱口吐涎。

可以吃一点东西压一下药味。

痔疮肿痛。

用郁金研细,加水调匀搽患处。

本草纲目·草部·荜茇

〔李时珍〕 〔明〕

释名 荜拨。

气味 辛、大温、无毒。

主治 冷痰恶心。

用荜茏一两研细,每服半钱,饭前服,米汤送下。

暴泄身冷(自汗,想呕吐,小便清,脉微弱)。

用荜茏、内桂各二钱半,高良姜、干姜各三钱半,共研为末,加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三十丸,姜汤送下。

胃冷口酸(流清口水,心连脐痛)。

用荜茏半两、厚朴(姜汁浸、炙)一两,共研业要,加热鲫鱼肉,捣和成丸,如绿豆大。

每服二十丸,米汤送下。

瘴气成块,在腹不散。

用荜茏一两、大内一两,生用,共研为末。

加麝香少许,以炼蜜和丸,和梧子大。

每服三十丸,冷酒送下。

妇女血气痛(月经不调,下血无定时)。

用荜茏(盐炒)、蒲黄(炒)。

等分为末,加炼蜜和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三十丸,空心服,温酒送下。

此方名“二神丸”。

偏头风。

令病人口含温水,在头痛的一侧。

用鼻孔吸入少许荜茏末,有效。

风虫牙痛。

用荜茏末擦牙,煎苍耳汤漱口,去涎。

又方:荜茏、胡椒,等分为末,化蜡调末成丸子,如麻子大。

用时取一丸,塞孔中。

附方 荜茏气热,味辛,入手足阳明经(即胃、大肠经),功能温中散寒。

荜茏又是治“头痛、鼻渊、牙痛要药”(李时珍)。

但它能动脾肺之火。

多用能令人目昏,尢不宜用作食料。

本草纲目·草部·益智子

〔李时珍〕 〔明〕

气味 (仁)辛、温、无毒。

主治 小便频数。

用益智子(盐炒,去盐)、乌药,等分为末。

另用酒煮山药粉为糊,和药成丸,如梧子大。

每服七十丸,空心肝了,盐汤送下。

此方名“缩泉丸”。

心虚尿滑及赤白二浊。

用益智子仁、白茯苓、白术,等分为末,每服三钱,白开水调下。

白浊腹满。

用益智仁(盐水浸、炒)、厚朴(姜汁炒)等分,加姜三片、枣一枚,水煎服。

腹胀痛,泻不止。

用益智子仁二两,浓煎饮下。

妇女崩中。

用益智子(炒,碾细)一钱,米汤加一点盐冲服。

口臭。

用益智子仁一两、甘草二钱,共碾成粉,常舐含口中。

漏胎下血。

和益智仁半两、缩砂仁一两,共研为末。

每服三钱,空心服,白开水送下。

一日服二次。

本草纲目·草部·缩砂密

〔李时珍〕 〔明〕

气味 (仁)辛、温、涩、无毒。

主治 冷滑下痢。

有缩砂仁研细,调入羊肝切片中,瓦上焙干,再研细,加与砂仁等量的干姜末,和饭糊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四十丸,白开水送下。

一天服二次。

又方:缩砂仁(炮)、附子、干姜、厚朴、陈桔皮,等分为末,和饭糊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四十丸,米汤送下。

一天服二次。

大便下血。

用缩砂仁为末,热米汤送服二钱。

以愈为度。

小儿脱肛。

用缩砂去皮研细,擦在一片已剖开的猪腰子中,捆好煮熟,给病孩吃。

另服白矾丸。

气逆肿喘者,痛难治好。

遍身肿满,阴部亦肿。

用缩砂仁、土儿狗,等分研细,和老酒饮服。

痰气膈胀,用砂仁捣碎,在萝卜汁中浸透,焙干研细,每服一、二钱,开水送下。

咳逆。

用砂仁(洗净,炒过,研细)、生姜(连皮)等分,捣烂。

饭后过一段时间,热酒泡服。

胎动(跌坠动胎,痛不可忍)。

用缩砂炒热,去皮用仁,捣碎。

每服二钱,热酒调下。

服后,如觉腹中发热而胎有活动者,即胎已安。

血崩。

用缩砂仁在瓦上焙干,研末。

每服三钱,米汤送下。

热拥咽痛。

用缩砂壳研细,水服一钱。

牙痛。

口中常嚼缩砂仁,有效。

口疮。

有缩砂壳煅后研细,擦患处。

鱼骨鲠喉。

用缩砂、甘草,等分为末,棉花裹好含口吕,咽汁,骨随痰涎吐出。

误吞金属等物。

用缩砂煎浓汤饮下,可将外排出。

附方 缩砂密的主要功用是:和胃醒脾、行气宽中、安胎。

其成熟的种子称为缩砂仁,亦简称砂仁。

其成熟干燥的果实称为缩砂壳或壳砂。

本草纲目·草部·小青

〔李时珍〕 〔明〕

释名 千金藤 气味 (叶)温、无毒。

主治 敷痈肿疮疖,治血痢腹痛,解蛇毒。

本草纲目·草部·白豆蔻

〔李时珍〕 〔明〕

释名 多骨。

气味 (仁)辛、大温、无毒。

主治 胃冷恶心(进食即想吐)。

用白豆蔻仁三枚捣细,温酒送服。

数服以后,即见效。

突然恶心。

取白豆蔻仁细嚼止吐。

小儿吐乳。

用白豆蔻仁十四个、缩砂十四个、生甘草二钱、炙甘草二钱,共研为末,常抹入小儿口中。

反胃。

用白豆蔻、缩砂仁各二两,丁香一两,陈为一升(黄土炒焦,去土),共研为末,加姜汁合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百丸,姜汤送下。

此方名“太仓丸”。

附方 白豆蔻是治吐名药,也治噎膈,除疟疾寒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