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杨君谦古乐府

去古日已远,雅乐久沉沦。

桑间与濮上,靡靡多哀淫。

杨君媚学子,高志故不群。

一闻世俗音,谓非吾所湛。

冥心太古初,识乐得其真。

律吕既调协,五音和且平。

咸英与韶頀,旷世今再闻。

岂惟以自娱,拟将献吾君。

奏之郊庙上,庶以和神人。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答寄余德甫

〔李攀龙〕 〔明〕

二月鸿书发豫章,到来春兴日能长。

宦情转借中山箧,诗句犹含右省香。

海内故人元落落,江南秋色正苍苍。

遥知相忆登高处,更过陶家醉不妨。

谟无猷邀饮于南虚室读壁间冯明府诗有感

〔史鉴〕 〔明〕

独客困泥雨,闭门愁索居。

天晴气微和,欲出嗟无舆。

邻僧念孤寂,招邀过精庐。

绪风泛林条,溜水鸣阶渠。

良友四五人,壶觞聊尔娱。

陶情匪丝竹,冥心游古初。

为乐苦不常,奈此年岁徂。

一适非偶然,且复少踌躇。

兴怀旧游者,由来心迹俱。

风波一分散,判然区域殊。

精神莫与通,梦寐时交胥。

愿言此浮云,随风往微躯。

寄题况吉甫药湖别业在荷山下

〔李攀龙〕 〔明〕

湖上高斋万木齐,白云长在楚天西。

落霞一散烧丹火,秋水遥通濯锦溪。

伏枕自来诗不废,扁舟谁为酒同携。

南峰尽作莲花色,曾是王乔隐遁栖。

韬光庵

〔史鉴〕 〔明〕

韬光古精舍,远迹西山岑。

冈岫屡回复,云岚杳深沉。

流泉激修竹,绿萝被青林。

密叶翳朝阳,芳柯承夕阴。

杖策遵微径,逝将支遁寻。

行行未易即,遥闻钟磬音。

徙倚绝尘想,冥思谐道心。

搴芳咏招隐,松风和悲吟。

秋日寄怀元美兼呈吴徐二使君

〔李攀龙〕 〔明〕

十载江湖白露寒,因君万里忆长安。

故人相向中原老,秋色何如画省看。

邵武功名非不佞,汝阳经术雅能官。

即今垂作漂零客,可道音书日转难。

寄谢俞仲蔚写华山图

〔李攀龙〕 〔明〕

云台隐者二茅龙,曾道神仙自可逢。

忽尔画图开万里,居然秋色在三峰。

贪看塞外黄河下,坐失关门紫气重。

况复题诗如谢朓,当年却恨不相从。

怀古贻朱尧民

〔史鉴〕 〔明〕

晋氏昔奔溃,中原乱如沸。

区区广陵相,亦欲盗江介。

不有顾元公,祸乱斯其殆。

既成挥扇功,终定继牛位。

盛德百世祀,胡为忽云废。

古墓逼耕犁,荒祠杂妖厉。

过者岂无人,谁能一留睇。

遥遥千载间,哀哉日陵替。

陵替信有由,好古无其人。

请看王侯墓,十树九无存。

谢公避地士,栖栖不遑宁。

时无戡乱才,干戈日相寻。

九原今不作,䀌然伤我心。

上书告县令,祭扫除淫昏。

碣石永其传,栽梧表其名。

同时文章家,颂咏费敷陈。

废兴如循环,旋复委荆榛。

荆榛易永久,百岁等须臾。

守令检文法,长年惟簿书。

一为高世谈,举俗笑其迂。

累累道路边,谁复贲斯墟。

朱君志好古,睹此兴长吁。

辑录匪求名,庶几能者须。

遗祠幸见复,废墓未应芜。

虽非令式载,允为名教图。

君其加勉㫋,慎毋忘厥初。

奉赠杜使君寄上太翁八十寿

〔李攀龙〕 〔明〕

越徼春生戏彩天,风流耆旧楚先贤。

青州五马分符日,渭水非熊入梦年。

一自趋庭经术就,还应托乘帝恩悬。

即今南极长朝斗,并照明珠北海边。

夜宿吴原博修竹书馆时与玉汝别

〔史鉴〕 〔明〕

岁暮入城郭,揽衣独裴徊。

晚过修竹园,主人故所知。

所知谊不薄,执手言相思。

复有青云士,远行从此辞。

相延入中林,呼童启双扉。

北风何烈烈,万籁鸣参差。

向夕烛继之,壶觞相为持。

初月出云间,残雪拥寒阶。

独鹤失其雌,中夜鸣声悲。

会面不可常,况逢生别离。

共言尽今夕,鸡鸣各东西。

出处自有时,人生安得偕。

顾惭鹑与鴳,不随黄鹄飞。

各各重自爱,冀以奉前规。

秋夜白雪楼赠周公瑕

〔李攀龙〕 〔明〕

日落风清竹树林,一樽飞阁敞秋阴。

才逢狗监人先老,能到龙门客自深。

海上共悬明月梦,山中堪赠白云心。

阳春寡和休言误,此夕因君作楚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