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客山行先后相失

春山同游不同席,却被青山笑相隔。

村蹊宛转马不进,来者固迟归亦急。

问人云去苦不远,如酌稍延当有及。

空亭鸟下小燕过,只见残花与残核。

手扪路竹漫刊诗,将记后来君可识。

白云酢汝一杯酒,不问老兵何得失。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自甲浦道太湖四十里见异香诸山喜而有作

〔沈周〕 〔明〕

清苕达宜兴,道湖已成算。

仆夫却告难,风浪卒莫玩。

劝我陟山麓,正尔免忧患。

彼此有得失,我臆殊未断。

譬山行见湖,昏昏只浩瀚。

何如行湖中,坐见山秀烂。

仆尚请决筮,得《需》利在彖。

毅然促飞橹,猛进不复懦。

探穴有虎子,履险获奇观。

出浦即会胜,列障拥一岸。

遥思揽吴香,妄意觅仙幔。

群耸西若监,巨浸东罔畔。

天谓湖太淫,设此似按摊。

云涛日冲撞,石趾力抵捍。

输赢各无能,两垒对楚汉。

我行锋镝间,便以老命判。

山疑相慰藉,逐逐笑供玩。

始有舟楫虞,尽被山破散。

山亦有情状,要我绮语赞。

气聚势则附,形散脉复贯。

远近相衍迤,中自存博换。

虽静有动机,万态纷变乱。

虬龙徐蜿蜒,狮猊悍奔窜。

夷突各不一,小大略相半。

正展芙蓉屏,横亘苍玉案。

晴縠绉日光,莫熨锦绣段。

金庭与玉柱,远弄波影灿。

历眼四十程,续续青不断。

平生诧传闻,信美非谩谰。

修辞聊梗概,归忆庶可按。

黄山游卷为篁墩程宫詹题

〔沈周〕 〔明〕

黄山巍峨四万尺,摩天戛日高莫敌。

天下之人皆识名,土著之人游未极。

篁墩先生二十年,亦自今兹方决策。

沈沈冬雨作泥淖,日日需晴蜡双屐。

天将试人故作沮,拂面犹嫌雪飘白。

先生一意牢不破,十客追随三不逸。

到山浮云为开路,石立伟夫厓左逆。

梁飞危甃虹不收,树翳古湫龙所宅。

汤泉觱沸幽广下,热酒不须敲火石。

境深渐觉与世远,下界便从风雨隔。

诸峰六六互出没,目抉云踪寄高历。

容成浮丘合居此,呼之不出闻笙笛。

祥符小憩仅四诗,天待先生尽苍壁。

不应止此便返驾,请启一行多后役。

作图何事到野人,耳听安能当目击。

长安在西但西笑,是邪非邪聊水墨。

更是高篇不容和,苟能挂一还漏百。

宛陵妙语括嵩胜,亦与欧公旷游席。

欧公不有宛陵无,纸尾但留三叹息。

泛罨画溪

〔沈周〕 〔明〕

长溪碧衍玉光净,树夹两崖俱倒映。

群峰树杪髻螺出,一一随行似相媵。

小舟贴水天上坐,了见须眉落秋镜。

溪当比我怀尚澄,地固不凡游亦胜。

舷歌偶尔及沧浪,野鸟忽飞鱼忽泳。

中流手洗白磁?,一勺分清空百病。

喜闻秋潦转澄莹,健在能寻不妨更。

游张公洞

〔沈周〕 〔明〕

仙山不在高,灵区设中冓。

包蒙自太古,霹雳始与牖。

闇然不耀地,白日已通昼。

遂亵世游人,我及千载后。

登顿入地中,足与石角斗。

飞厓临紫云,既掀势还覆。

仰面欲成压,山鬼自司救。

元气不蒸雨,五色变乳溜。

支本万不齐,纂纂簪笋瘦。

又如人披腹,呈此琅玕秀。

旁扉表云房,曲密通款窦。

跬步必容炬,老胆怯且逗。

神仙未易求,冥探亦何遘。

矫手采瑶华,和饮千日酬。

聊度三千年,儗与石同寿。

饮中冷泉

〔沈周〕 〔明〕

此山有此泉,他山无此泉。

泉名与山名,并为天下传。

山泉两合德,珠璧辉江天。

宛在水中央,天使尘土悬。

山本一江石,泉井从石穿。

非鬼不可凿,人莫知其源。

黟深贯龙窟,不溢亦不骞。

我久负渴心,始修一啜缘。

凭阑引小勺,冰雪流荒咽。

载灌肝与肺,化作清泠渊。

沁沁若沆瀣,逐逐空腥膻。

至味谢茗荈,亦不从烹煎。

谬哉康王谷,欲胜宜未然。

未伺鸿渐知,但饮必推先。

由我口舌譬,亦获参其玄。

世多未沾者,茫茫尚垂涎。

满注两大罂,载归下江船。

摇光荡江月,泛影云亦鲜。

分润及乡人,七碗同通仙。

泛舟横大江

〔沈周〕 〔明〕

泛舟横大江,流止随西东。

前头望广水,后头望连峰。

客程渺茫茫,行云无旋踪。

霜露沾我衣,览镜饶戚容。

题光福画卷

〔沈周〕 〔明〕

群山西奔驻湖尾,通川夹山三十里。

川穷小泺开镜光,居民次水屋比比。

屋上有山屋下水,开门波光眼如洗。

虎山桥畔晚市忙,打鼓渔郎卖鲜鲤。

霜前橘柚万苞黄,雨后杨梅千树紫。

山围水抱开农桑,乐土风光真画里。

三年潢潦我无家,恨不移书亦居此。

雨中看山寄杨君谦

〔沈周〕 〔明〕

看雨春山中,晴日未可及。

峦华与岭秀,濯濯翠流汁。

水墨间罨画,屏风四围立。

杂花逗馀红,雅与松共湿。

低云满窗户,似爱幽者入。

我初作静观,并喜得静习。

纷纷冶游子,此景不足给。

有诗在此境,佳句待人拾。

诗肠倘干燥,亦许借润浥。

持之报杨子,正可事屐笠。

移席茅山东顶徐永年避酒而去作歌嘲之

〔沈周〕 〔明〕

自我来茅山,春雾拨不开。

冥迷五日思困顿,当面不见紫翠堆。

今朝喜有风迅扫,两目浩荡天光回。

秀峰戢戢各拱立,伺我道左千戟排。

苍松为幄碧草荐,洼石一一罗尊罍。

高天广野寄笑傲,芙蓉对面劝我一吸三百杯。

徐卿不能有此量,自椒而窜山之隈。

隔林大呼谷与应,掉首竟去无徘徊。

却从地上举手谢远意,若诉不得相追陪。

会难别易略不恤,有乐弗取真吴呆。

山禽冲客啄馀胔,野花点席粘残醅。

老兵既失老僧在,且握石子为阄猜。

醉来枕藉足力惫,扶掖不起相催颓。

明朝烂熳别办冶游事,青山在在似作游人媒。

久住山亦许,不作谢令推。

凭我裁截笔作剪,信我包括诗为胎。

请君急急还来看怪事,金鳌左股昨夜安在哉。

大石状

〔沈周〕 〔明〕

望望秦馀杭,首尾行不了。

大石突其居,翘然一拳挢。

山体厚藏骨,吐秀此特表。

正类抱中婴,头顶露于褓。

形大气则散,趣足在于小。

其深虽未即,远观已自好。

顷来莫能穷,继至敢草草。

循墙道林麓,记曲乃遗杳。

登登觉向峻,渐渐驾木杪。

猊峰据门左,呵禁口欲咬。

有磴沿百级,有殿嵌山造。

并殿跨偃石,悬身龙袅矫。

行人自其下,恍惚怖四爪。

转高蹐其背,股慄身亦掉。

镇脑结佛亭,所仗力可扰。

四壁满题句,贵贱成杂扫。

同游惩涉险,旋踵促及早。

次寻岩间寮,蜂房互窈窕。

缘势尽西向,局地窄接缭。

云栈中贯穿,所历平地少。

山静日自长,石瘠人亦槁。

坐僻觊居安,传奇被游搅。

阳厓诧唇掀,阴窦疑目窅。

虚含风飂飂,湿映云稍稍。

众绉不可熨,乱舋龟拆兆。

层叠百宝合,正绀或厕缥。

亘此金刚座,千古不可剿。

危椒压屋脊,雷雨常怯倒。

草木亦作怪,牢络万藤茑。

苍松长深根,本矮枝节老。

斜见山桃花,微红映丛筱。

草异传多药,采掇未谙晓。

欲宿偿三过,衾裯悔忘抱。

既夕气更佳,延月象倍皎。

尚欠一踏雪,意先有璚岛。

情状要细述,言语未获巧。

不期诸?嵬,拄腹早韫稿。

宛然紫芙蓉,为我一手拗。

东坡昔袖去,援例我非狡。

山僧苦著相,便觉生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