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

二月东风吹客袂。

苏小门前,杨柳如腰细。

胡蝶识人游冶地。

旧曾来处花开未。

几夜湖山生梦寐。

评泊寻芳,只怕春寒里。

今岁清明逢上巳。

相思先到溅裙水。


怀古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二月的东风吹动着游客的袖子。在苏小的门前,杨柳纤细如腰。胡蝶明白地在游荡的地方认识人。曾经来过的地方,花开还未曾有过。 几个晚上,湖山在梦中产生。评泊寻找美景,只是担心春寒。今年的清明遇上了巳日。思念之情先流入了湿裙的水中。


简介

李义山作有一诗,「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迴。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想思一寸灰」(《无题》)。这是写他早春时的一段恋情:时令适至惊蛰,帘外东风细雨,耳畔阵阵轻雷,诗人心头的「春情」(艳情)随着大好春光的即将重返而油然萌生;但是他又马上告诫自己:「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今日之相思越是如花一样争发,那么他日的痛苦与忏悔就越象香灰那样积得深厚。这后两句诗实是一种「反说」,从中不难见其热恋之情的炽烈,以及与它所同时交织着的万般痛楚。同李义山这位唐代著名诗人《无题》诗一样,史梅溪的这首《蝶恋花》词,也是写他悄然而来的艳遇。当然,跟李诗相比,这首词缺了一些悲剧性的色彩,而增加了一些浓浓的令人心驰神往的韵味。这首词是首先从作者重返杭州城时的心情落笔,而逐步展开的。 「二月东风吹客袂」,是写时值二月而身从客地归来。其中「吹客袂」三字,就生动地描绘了他回转杭城时「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的形象,也暗点了他「近乡情更怯」的兴奋和迷惘的心情。「苏小门前,杨柳如腰细」,迎接他的,正是「苏小门前柳万条,毵毵金线拂平桥」(温庭筠《杨柳枝》)的初春景象。而在「苏小」两字后面,便又悄悄地潜藏着作者内心的一段「艳事」。果然,「柳如腰细」句就象白居易《杨柳枝》「叶含浓露如啼眼,枝嫋轻风似舞腰」所写的那样,「呼之欲出」地隐嵌着一个「倩影」——当然她并没有真正出现而衹是存在于作者意念之中,因而这里用了一个「如」字。但词人此来,却又实是「奔」她而来,所以他就循着旧日的路径继续向前走去,企图早早寻觅到她的影踪。你看,虽然时隔好久,但那多情的蝴蝶却还认得昔日我与她一起游玩的地方,它们正翩翩飞入柳陌深处去呢。不过,写到此处,作者的词笔陡然来了个大转变,「旧曾来处花开未」?此句表面是说自己此行来得太早,或许当年共游处的丛花至今未开,因而她尚未践约在此相候;其实也是写他害怕「不见伊人」的担忧心理,不过用一问句更显得婉约缠绵。而事实上,联系下文看,则他此行确实是「扑」了一个「空」,所以又马上折入下阕: 「几夜湖山生梦寐」。这从行文用笔上言,是一种「逆提反接」。它首先把时针「反拨」到以前的岁月中去:在没有回来之前,自己的梦境中就曾多少次出现过与她一起作湖山冶游的「镜头」!这里尤其值得提出的是其中的「生」字。这个「生」字不光是单纯的「产生」、「生成」之意,而且还包含有「创造」、「想象」之意在内。也就是说,多少个夜晚,我都在努力把这次重逢于西子湖畔的聚会,想象得更缠绵、更热烈一些,因而所生的梦境也就越发美好、越发温馨。但以上这些又仅仅是「梦寐」而已,因此下文就反接以「评泊寻芳,只怕春寒里」。眼前所遇,既然衹是花未开、人不见的春寒景象,那又何能来「评泊寻芳」(意即谓:在万花丛中评论哪朵花最美,在游女如云的人群中评论哪位倩女最美),又何能来重践「花前月下」的旧约?这里用了一个「只怕」,虽属心理估测之辞,然却又是「实写」,——同上文「花开未」的问句一样,它就使感情的表达更显得委婉有致。词情至此,就暂告一个段落,即由开头归来时的亢奋迫切而结之于扑空后的惆怅,由开头蝶嬉杨柳的欣慰高兴而结之于情人不见的寂寞。前几夜的好梦,归来时风吹衣袂的欢快,蝴蝶领路时的盼望,所有这些就全部都被眼前的「春寒」景象所「衝掉」!但是且慢,就在作者衹能「死心」的当口,词笔却又陡转,推出了「绝处逢生」的新境界来:在这无可奈何的现实环境中,词人却还有自己的「法宝」,——于是他那无法压抑的热情,立刻就展开着「想象」的翅膀,更加高涨地飞腾起来:「今岁清明逢上巳,相思先到溅裙水」,这真是妙不可言的佳句!我们知道,清明节本是一个踏青游春的佳日,其时杭城市民「寻芳讨胜,极意纵游,⋯⋯无日不在春风鼓舞中」(周草窗《武林旧事·巻三》);而上巳日又「倾都禊饮踏青」(《梦粱录·巻二》)。今年,则清明恰逢上巳,其游冶禊饮之盛况更将空前。所以作者遥想,今日暂未得见的伊人,到时必将出现在「长安水边多丽人」的行列中间(到时就必能重践旧日的盟约)。所以,尽管现在还是新春二月,但自己的心思早已飞到了她那令他神魂颠倒的石榴裙边去了!拿一句成语来讲,这一种想象真有点儿「匪夷所思」。它的奇特表现在下列两方面:第一,它不直接去写「三月三日天气新」的西湖春景,也不直接描绘「绣罗衣裳照暮春」的丽人倩影(以上两句为杜少陵《丽人行》诗句),而是用了一个「溅裙水」的意象把这两者概括在一起写,这就显得既「经济」,又「香艳」(请想象一下:一群丽人佳娘正在湖滨掬水嬉戏,溅得绣裙上水痕点点,这是一幅多么优美艳丽的「仕女嬉水图」),确是作者的一个「发明」。第二,它说自己此刻的相思情意「先到」了溅裙的水边(也即溅上了水痕的石榴裙下),这就既写出了自己感情之真挚深长,又显得十分的缠绵和优雅。读着这一句,人们一下子从眼前的料峭春寒中跳到了那个春光骀荡的季节里去,同作者一样获得了心理上温暖而美好的快感。这种写法,利用了「时间差」,利用了「想象力」,使读者坠入了一种无限温馨而又迷离的境界中去;从词的结构来看,也大有「峰回路转」、「馀味无穷」的妙处。所以从其「情」来讲,全词确是一往情深;从其「文」来讲,又显得相当的「瑰奇」、「警迈」(张約齋《梅溪词序》)。 史梅溪的这首《蝶恋花》与李义山的《无题诗》相比,《蝶恋花》构思精巧,有神来之笔,最明显的证据是李义山仅仅感觉到「春心莫共花争发」,而史梅溪却进一步在文中说到了「春心先于花争发」。



汉宫春

〔史达祖〕 〔宋〕

花隔东垣,咏燕台秀句,结带谋欢。

匆匆旧盟,有限飞梦重关。

南塘夜月,照湘琴、别鹤孤鸾。

天便遣、清愁易长,春衣常恁香寒。

唐昌故宫何许,顿剪霞裁雾,摆落尘缘。

一声步虚,婉婉云驻天坛。

凄凉故里,想香车、不到人间。

羞再见、东阳带眼,教人依旧思凡。

临江仙

〔史达祖〕 〔宋〕

草脚青回细腻,柳梢绿转条苗。

旧游重到合魂销。

棹横春水渡,人凭赤阑桥。

归梦有时曾见,新愁未肯相饶。

酒香红被夜迢迢。

莫交无用月,来照可怜宵。

临江仙

〔史达祖〕 〔宋〕

倦客如今老矣,旧时不奈春何。

几曾湖上不经过。

看花南陌醉,驻马翠楼歌。

远眼愁随芳草,湘裙忆着春罗。

枉教装得旧时多。

向来箫鼓地,犹见柳婆娑。

临江仙·闺思

〔史达祖〕 〔宋〕

愁与西风应有约,年年同赴清秋。

旧游帘幕记扬州。

一灯人著梦,双燕月当楼。

罗带鸳鸯尘暗澹,更须整顿风流。

天涯万一见温柔。

瘦应因此瘦,羞亦为郎羞。

兰陵王

〔史达祖〕 〔宋〕

汉江侧。

月弄仙人佩色。

含情久,摇曳楚衣,天水空蒙染娇碧。

文漪簟影织。

凉骨时将粉饰。

谁曾见,罗袜去时,点点波间冷云积。

相思旧飞鹢。

谩想像风裳,追恨瑶席。

涉江几度和愁摘。

记雪映双腕,刺萦丝缕,分开绿盖素袂湿。

放新句吹入。

寂寂。

意犹昔。

念净社因缘,天许相觅。

飘萧羽扇摇团白。

屡侧卧寻梦,倚阑无力。

风标公子,欲下处、似认得。

点绛唇·山月随人

〔史达祖〕 〔宋〕

山月随人,翠蘋分破秋山影。

钓船归尽。

桥外诗心迥。

多少荷花,不盖鸳鸯冷。

西风定。

可怜潘鬓。

偏浸秦台镜。

点绛唇·花落苔香

〔史达祖〕 〔宋〕

花落苔香,断无人肯行鹓甃。

晚风翻绣。

吹醒东窗酒。

犹卧氍毹,明月知人瘦。

香消后。

乱愁依旧。

开□胡酥手。

浣溪沙

〔史达祖〕 〔宋〕

不见东山月露香。

姚家借得小芬芳。

乱莺随趁过宫墙。

香珀碾花娇有意,绿茸绣叶涩无光。

御封春酒几时尝。

瑞鹤仙·赋红梅

〔史达祖〕 〔宋〕

馆娃春睡起。

为发妆酒暖,脸霞轻腻。

冰霜一生里。

厌从来冷澹,粉腮重洗。

胭脂暗试。

便无限、芳秾气味。

向黄昏、竹外寒深,醉里为谁偷倚。

娇媚。

春风模样,霜月心肠,瘦来肌体。

孤香细细。

吹梦到,杏花底。

被高楼横管,一声惊断,却对南枝洒泪。

谩相思、桃叶桃根,旧家姊妹。

青玉案

〔史达祖〕 〔宋〕

蕙花老尽离骚句。

绿染遍、江头树。

日午酒消听骤雨。

青榆钱小,碧苔钱古。

难买东君住。

官河不碍遗鞭路。

被芳草、将愁去。

多定红楼帘影暮。

兰灯初上,夜香初炷。

犹自听鹦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