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示徒三戒其三

〔释原妙〕 〔宋〕

举足动步,无益于人,戒之莫行。

偈颂六十七首其一

〔释原妙〕 〔宋〕

谈玄谈妙,说性说心。

攒花簇锦,巧妙尖新。

如麻似粟,从古至今。

莫不皆是乘虚接响底汉,倚草附木精灵。

山僧虽是他家种草,决定不向遮里藏身。

偈颂六十七首其二

〔释原妙〕 〔宋〕

有一物,明历历。

佛祖觑不破,大地无人识。

常在舌头尖,尽力吐不出。

吐得出,也是胡饼里呷汁。

偈颂六十七首其三

〔释原妙〕 〔宋〕

有句无句,金乌吞玉兔。

如藤倚树,癞马系枯椿。

树倒藤解,一冬烧不尽。

句归何处,石虎当途踞。

呵呵大笑,龙头蛇尾。

捺倒烂泥里,刚刀不斩无罪之人。

偈颂六十七首其四

〔释原妙〕 〔宋〕

千岭万山雪,五湖四海冰。

清光成一片,物物尽皆明。

示徒三戒其一

〔释原妙〕 〔宋〕

开口动舌,无益于人,戒之莫言。

室中三关其三

〔释原妙〕 〔宋〕

尽大地是个火坑,得何三昧,不被烧却。

室中三关其二

〔释原妙〕 〔宋〕

人人有个影子,寸步不离,因甚踏不著。

室中三关其一

〔释原妙〕 〔宋〕

杲日当空,无所不照,因甚被片云遮却。

双髻禅庵请

〔释原妙〕 〔宋〕

恣无明,逞人我。

诽释迦,骂达磨。

虽是赤心,返成话堕。

六年坐铺卖不行,至今被人唤作滞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