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父来自玉山审知有送行诗且以见及次韵

思君一夕或三起,诗卷曷从来眼里。

骤疑笑语接秋窗,不悟江山隔吾里。

近来海内诗好谁,贱目可怜空贵耳。

谪仙既作东山称,杜陵亦贵衡阳纸。

吾人得穷固其分,幽谷安能争市倚。

何当与子弃兹世,卜居在在佳山水。

不同渊明田下噀,即效龟蒙耕甫里。

文成不作封禅词,相我于耜并举趾。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次韵徐运使送行

〔赵蕃〕 〔宋〕

归耕负郭家无牛,手持钓竿何适投。

长年惨惨集百忧,土牛未肯随猕猴。

秋风别家月未钩,弹铗永叹客五侯。

吴江枫落曾四愁,行行重到江东州。

谁能着意怜转流,新诗忽俾吟掉头。

念将小驻蹇莫留,冰霜岂不思推辀,山川回首空相缪。

再次韵审知索彦博送行之文

〔赵蕃〕 〔宋〕

江清可钓思持竹,地广可耕思种粟。

胡为作计久低回,而乃觅官亲贱辱。

南州徐孺晚与游,江东文度昔所熟。

堂堂荆州止获一人半,我邦有此二士差亦足。

五君流咏转竹林,兰亭何意慕金谷。

徐诗到眼以数过,王笔入手曾未读。

但能赠我以规不以颂,不用崇酒仍载肉。

嗟哉他人岂无言,交友不高徒碌碌。

寄刘叔骥兼索远斋伯瑞仲文叔鱼叔骥和叔太和送行诗

〔赵蕃〕 〔宋〕

苕溪往来非不款,何山道场况非远。

如何着脚竟无缘,孤我平生看山眼。

刘郎生长在溪山,吸光饮绿岁月闲。

不惟人作晋宋样,更觉诗参简远间。

向来稍得相酬唱,别后阙然难屡枉。

况今结束事西浮,那可无诗道遐想。

远斋视我犹其子,伯仲视我乃其季。

傥能俱寄绝妙辞,更约髯参并表弟。

寄杨溥子

〔赵蕃〕 〔宋〕

昔闻许劭月旦评,人生倚以分重轻。

当时初非徇虚名,往往夷考其学行。

今人谁复持此柄,乡评亦复无公论。

故当信目不信耳,毁誉不用从人问。

我行溧阳得杨子,何止国士天下士。

大科异等非谩狂,笔头真有三万字。

十篇琅琅金玉音,一唱三叹感我心。

子昂感遇不啻过,阮籍咏怀何念深。

匡章通国称不孝,夫子与游仍礼貌。

虽然前圣亦有云,善与不善分恶好。

文显和答旦字韵诗再用前韵寄文显

〔赵蕃〕 〔宋〕

忆昔追随昏复旦,负郭虽赊足忘倦。

别之未觉梦魂疏,但恨有时音信断。

世间变化何不有,深谷宁须问高岸。

我今瘦骨立如山,君亦童头不能乱。

君不见箪瓢自乐保清名,富贵失时多远窜。

千年青史固茫茫,精意所关唯此段。

孝显追送至沙溪书所见以别

〔赵蕃〕 〔宋〕

白云英英行空山,白鹭矫矫去复还。

雨声骤来却小住,树色全绿或半殷。

谁家有屋茅三间,舂声未断横炊烟。

刈禾虽阻得治圃,造物所惠无一偏。

我亦愿此坐无田,千里顾上西江船。

经年扰子曾未厌,更烦车马相追牵。

客中无酒可醉子,聊书所见为别言。

季奕枉诗送行借审知韵奉别并呈伯元

〔赵蕃〕 〔宋〕

往年敌来如破竹,九州泛若浮海粟。

郑公仗节守冯翊,毅然可杀不可辱。

飘流南浮适兹里,平生行事耳目熟。

几回下马过其坟,溪水洄洄抱山足。

季孙甚才耻为吏,哦诗欲效云台谷。

四篇赠我劳我行,入手为之三过读。

君家泾县亦工此,知者尚稀凡眼肉。

会看入洛似机云,不应如我但碌碌。

审知以诗送行借韵留别

〔赵蕃〕 〔宋〕

十年保我章泉竹,木枕布衾供易粟。

家贫纵尔不自给,且不知荣安取辱。

今年谁令起作官,此路向来非所熟。

示诗往往道离索,又说是邦山水足。

风流文物夙有人,九州共识黄山谷。

细哦海内流传句,足缓司空城旦读。

少时已无鞍马志,老矣岂堪消髀肉。

但令诗与故人期,此外声名甘碌碌。

再次韵呈审知

〔赵蕃〕 〔宋〕

秋风泠然动高竹,起并朝檐温体粟。

忽惊剥啄意谁何,乃是和诗重拜辱。

再三开阖手不置,不惟诗好字亦熟。

我虽年事滥催忝,于此论功真未足。

重怜别来不我舍,连日追随访林谷。

和诗未厌数还往,别后要期常诵读。

知音已死或绝弦,闻韶解忘三月肉。

但得我辈识铮铮,徒使世人讥碌碌。

次韵呈审知

〔赵蕃〕 〔宋〕

谁云徐郎瘦如竹,撑肠书若相如粟。

渠侬高处背时俗,而独许我游与辱。

旧来诗已有老气,迩日更觉加圆熟。

我生取友固不苟,乃复得君真厌足。

清朝求士正侧席,可使白驹咏空谷。

期君布衣应徵书,未见却从东观读。

我今作官竟何事,亟拜未应徒鼎肉。

与民忧乐安得同,所念因人终碌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