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龙泉山

我爱龙泉寺,寺僧颇疏野。

尽日坐井栏,有时卧松下。

一夕别山云,三年走车马。

愧杀岩下泉,朝夕自清泻。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忆诸弟

〔王守仁〕 〔明〕

久别龙山云,时梦龙山雨。

觉来枕簟凉,诸弟在何许?

终年走风尘,何似山中住。

百岁如转蓬,拂衣从此去。

寄舅

〔王守仁〕 〔明〕

老舅近何如,心性老不改。

世故恼情怀,光阴不相待。

借问同辈中,乡邻几人在?

从今且为乐,旧事无劳悔。

送人东归

〔王守仁〕 〔明〕

五泄佳山水,平生思一游。

送子东归省,莼鲈况复秋。

幽探须及壮,世事苦悠悠。

来岁春风里,长安忆故丘。

寄西湖友

〔王守仁〕 〔明〕

予有西湖梦,西湖亦梦予。

三年成阔别,近事竟何如?

况有诸贤在,他时终卜庐。

但恐吾归日,君还轩冕拘。

赠阳伯

〔王守仁〕 〔明〕

阳伯即伯阳,伯阳竟安在?

大道即人心,万古未尝改。

长生在求仁,金丹非外待。

缪矣三十年,于今吾始悔。

泰山高次王内翰司献韵

〔王守仁〕 〔明〕

欧生诚楚人,但识庐山高,庐山之高犹可计寻丈。

若夫泰山,仰视恍惚,吾不知其尚在青天之下乎,其已直出青天上?

我欲仿拟试作《泰山高》,但恐培塿之见未能测识高大,笔底难具状。

扶舆磅礴元气钟,突兀半遮天地东。

南衡北恒西泰华,俯视伛偻谁争雄?

人寰茫昧乍隐见,雷雨初解开鸿蒙。

绣壁丹梯,烟霏霭䨴。

海日初涌,照耀苍翠。

平麓远抱沧海湾,日观正与扶桑对。

听涛声之下泻,知百川之东会。

天门石扇,豁然中开。

幽崖邃谷,襞积隐埋。

中有逐世之流,龟潜雌伏,餐霞吸秀于其间,往往怪谲多仙才。

上有百丈之飞湍,悬空络石穿云而直下,其源疑自青天来。

岩头肤寸出烟雾,须臾滂沱遍九垓。

古来登封,七十二主。

后来相效,纷纷如雨。

玉检金函无不为,只今埋没知何许?

但见白云犹复起封中,断碑无字天外日月磨刚风。

飞尘过眼倏超忽,飘荡岂复有遗踪。

天空翠华远,落日辞千峰。

鲁郊获麟,岐阳会凤。

明堂既毁,闷宫兴颂。

宣尼曳杖,逍遥一去不复来,幽泉呜咽而含悲,群峦拱揖如相送。

俯仰宇宙,千载相望。

堕山乔岳,尚被其光。

峻极配天,无敢颉颃。

嗟予瞻眺门墙外,何能仿佛窥室堂?

也来攀附摄遗迹,三千之下,不知亦许再拜占末行。

吁嗟乎,泰山之高,其高不可极,半壁回首,此身不觉已在东斗傍。

登泰山五首

〔王守仁〕 〔明〕

我才不救时,匡扶志空大。

置我有无间,缓急非所赖。

孤坐万峰颠,嗒然遗下块。

已矣复何求,至精谅斯在。

淡泊非虚杳,洒脱无蒂芥。

世人闻予言,不笑即吁怪。

吾亦不强语,惟复笑相待。

鲁叟不可作,此意聊自快。

登泰山五首

〔王守仁〕 〔明〕

尘网苦羁縻,富贵真露草。

不如骑白鹿,东游入蓬岛。

朝登太山望,洪涛隔缥缈。

阳辉出海云,来作天门晓。

遥见碧霞君,翩翩起员峤。

玉女紫鸾笙,双吹入晴昊。

举首望不及,下拜风浩浩。

掷我《玉虚篇》,读之殊未了。

傍有长眉翁,一一能指道。

从此炼金砂,人间迹如扫。

登泰山五首

〔王守仁〕 〔明〕

穷厓不可极,飞步凌烟虹。

危泉泻石道,空影垂云松。

千峰互攒簇,掩映青芙蓉。

高台倚巉削,倾侧临崆峒。

失足堕烟雾,碎骨颠崖中。

下愚竟难晓,摧折纷相从。

吾方坐日观,披云笑天风。

赤水问轩后,苍梧叫重瞳。

隐隐落天语,阊阖开玲珑。

去去勿复道,浊世将焉穷。

登泰山五首

〔王守仁〕 〔明〕

天门何崔嵬,下见青云浮。

泱漭绝人世,迥豁高天秋。

暝色从地起,夜宿天上楼。

天鸡鸣半夜,日出东海头。

隐约蓬壶树,缥缈扶桑洲。

浩歌落青冥,遗响入沧流。

唐虞变楚汉,灭没如风沤。

藐矣鹤山仙,秦皇岂堪求?

金砂费日月,颓颜竟难留。

吾意在庞古,冷然驭凉飕。

相期广成子,太虚显遨游。

枯槁向岩谷,黄绮不足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