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余赴广东,实之夜饯于风亭

束缊宵行十里强。

挑得诗囊,抛了衣囊。

天寒路滑马蹄僵,元是王郎,来送刘郎。

酒酣耳热说文章。

惊倒邻墙,推倒胡床。

旁观拍手笑疏狂,疏又何妨,狂又何妨。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举着捆麻火把在夜里走了十里有馀,只顾得挑着诗囊赶路却丢掉了衣囊。天气寒冷道路湿滑马蹄都冻得发僵,原来是王先生实之来送刘先生克庄。 酒喝到半酣耳根子发热谈论着文章,论说声惊倒了邻居的墙推倒了胡床。旁观的人拍手笑这两人太粗梳狂放,我们回应说粗疏又怎样狂放又怎样!


注释

一剪梅:词牌名。双调小令,六十字,上、下阕各六句,句句平收。此调以一个七言句带两个四言句,节奏明快。 余赴广东:这一次刘克庄是到广东潮州去做通判(州府行政长官的助理)。 实之:王迈,字实之,和刘克庄唱和之作很多。有《臞轩集》。 束缊(yùn):用乱麻搓成火把。 宵行:由《诗经·召南·小星》“肃肃宵征,夙夜在公”转化而来,暗示远行劳苦之意。 诗囊:装诗书的袋子。 元:通“原”。 王郎:指王实之。 刘郎:指作者自己。唐代刘禹锡多次被贬,自称“刘郎”,此暗用其意。 胡床:坐具,即交椅,可以转缩,便于携带。 疏狂:意为不受拘束,纵情任性。


简介

这是一首别具一格的告别词,描写了两位饱受压抑而又不甘屈服的狂士的离别,其饯别场面,被作者装点得很像一出动人的独幕剧。此词在形象描写中,着重写人物的动态,从中表现感情的发展变化,始而愁苦,继而激愤,最後是慷慨奔放,以风霆惊座、冲决邻墙之势,将剧情推向高潮,避免了议论。全篇表达了词人傲视世俗的耿介个性,是他主动向社会发动“攻击”的狂放表现。语极夸张,情极大胆,豪爽、超迈,淋漓酣畅。 上阕写临行前的情景——刘克庄连夜起程,王迈为其送行。先写自己将在天亮之前拿着火把,走十多里的路,不可背负过重,便把衣囊抛弃,只挑着诗囊上路。豪爽的性格与嗜诗如命的心情于此可见。“宵行”已露旅途之苦。 起句“束缊宵行十里强”,开门见山地描写连夜而行的情状。一枝火把引路,来到十里长亭,点出饯别之意。 “挑得诗囊,抛了衣囊。”表现了书生本色,诗囊里都是他的心血结晶,自然不肯轻易抛掉。诗囊里装着他的诗篇,也装着他的一腔豪情满腹抑郁。 “天寒”三句,先从自然条件的恶劣写旅途之艰苦,再点友人相送之谊。“天寒路滑马蹄僵”,一个“僵”字,写尽了艰苦之状。虽在说马,但行人颠簸于马背,冒着寒风,艰难赶路的情景,已跃然纸上。“王郎”送“刘郎”,用典巧妙。“王郎”暗指友人系“王谢”望族之後,而“刘郎”则为被贬谪者的代称。 下阕写饯别情景。二人分手在即,却并不伤别感慨,而是痛饮酒酣,豪情满怀,谈文论诗,睥睨世俗,狂放不羁。二人高谈阔论,以致惊动了东邻西舍。词人曾以《落梅》诗受谤免官,他对此十分不平,所以最後三句写道:当别人笑他疏狂时,他满不在乎地回答他们,并不以疏狂为意。这正是对当时束缚思想的、严酷的礼法制度的挑战和抗议。 “酒酣耳热说文章”,从结构上说,是上阕情节的结局。又是可作为下阕的开端,顺势翻出新的情节,安排颇显匠心。“酒酣耳热”表现了酒逢知己的欢乐,同时又是词人热情奋發,兴会正浓的时刻。词人避开朋友间碰杯换盏的次要情节,而径直写出“说文章”的一幕,可谓善于剪裁。“说文章”极含蓄地暗示他们对时事的评论、理想的抒发,以及对忧愤的倾泄。 王实之秉性刚直,豪气干雲人称子昂、太白。刘克庄也是言谈雄豪,刚直无畏。“惊倒邻墙,推倒胡床”两句,正是他们这种英豪气质的形象表现。前句写客观反响,後句写人物举动。两个狂士捋袖豁拳,乘着酒兴指点江山,语惊四座,全无顾忌,邻座惊傻观者竖发,全与我无关。这种形象的夸饰淋漓尽致地张扬了二人的豪气。 “旁观拍手笑疏狂”,作者设想,若有旁观者在此,必定拍手笑我二人疏狂。“拍手笑”是一种不被他人理解的表现,对狂者来说不足惧,倒起着反衬作用。刘克庄与王实之在志士受压、报国无门的时代,将心头的积郁,化为激烈的言词、不平常的行动,自然会被称为“疏狂”。“疏又何妨,狂又何妨!”态度明确坚定,可谓狂上加狂,雄放恣肆,豪情动人。有此一句,通篇振起。 全词忧愤深沉、豪情激越,体现了辛派词人刘克庄词风雄伟豪放的特色,也反映出他继承了辛弃疾的革新精神,同时又发展了词的散文化、议论化的特点。



踏莎行·其一甲午重九牛山作

〔刘克庄〕 〔宋〕

日月跳丸,光阴脱兔。

登临不用深怀古。

向来吹帽插花人,尽随残照西风去。

老矣征衫,飘然客路。

炊烟三两人家住。

欲携斗酒答秋光,山深无觅黄花处。

踏莎行·其二巧夕

〔刘克庄〕 〔宋〕

驱鹊营桥,呼蟾出海,朝朝暮暮遥相望。

谁知风雨此时来,银河便有些波浪。

玉兔迷离,金鸡嘲唽,二星无语空惆怅。

元来上界也多魔,天孙长怨牵牛旷。

鹊桥仙·其二挑巷弟生日

〔刘克庄〕 〔宋〕

御屏录了,冰衔换了,酷似香山居士。

草堂丹灶莫留他,且领取、忠州刺史。

移来芳树,摘来珍果,压尽来禽青李。

三千年一荐金盘,又不是、玄都栽底。

鹊桥仙·其三答桃巷弟和篇

〔刘克庄〕 〔宋〕

阁中芸冷,观中桃谢,谁问贞元朝士。

吾宗一句好书绅,但记取、毋污青史。

不交平勃,不游田窦,也不朋他牛李。

平章此去似何人,似洛社、戴花舞底。

鹊桥仙·其四林侍郎生日

〔刘克庄〕 〔宋〕

出通明殿,入耆英社,谁似侍郎洪福。

掌中元自有三珠,更检校、诸孙夜读。

管他莱相,管他鹤相,留我本来面目。

希夷一枕未曾醒,笑人世,几回翻局。

一剪梅·其一·袁州解印

〔刘克庄〕 〔宋〕

陌上行人怪府公。

还是诗穷,还是文穷。

下车上马太匆匆,来是春风,去是秋风。

阶衔免得带兵农。

嬉到昏钟,睡到斋钟。

不消提岳与知宫,唤作山翁,唤作溪翁。

浪淘沙·令其五素馨

〔刘克庄〕 〔宋〕

目力已茫茫。

缝菊为囊。

论衡何必帐中藏。

却爱素馨清鼻观,采伴禅床。

风露送新凉。

山麝开房。

旋吹银烛闭华堂。

无奈纱厨遮不住,一地闻香。

浪淘沙·令其二

〔刘克庄〕 〔宋〕

叠嶂碧周遮。

游子思家。

掩藏白发赖乌纱。

落日倚楼千万恨,社鼓城笳。

老去淡生涯。

虚掷年华。

腊茶盂子太清些。

待得痴儿公事毕,谢了梅花。

浪淘沙令·其二

〔刘克庄〕 〔宋〕

纸帐素屏遮。

全似僧家。

无端霜月闯窗纱。

唤起玉关征戍梦,几叠寒笳。

岁晚客天涯。

短发苍华。

今年衰似去年些。

诗酒新来俱倚阁,孤负梅花。

浪淘沙·令其二

〔刘克庄〕 〔宋〕

早岁类寒蛩。

晚节遭逢。

曾开黄卷侍重瞳。

归去青藜光照牖,阶药翻红。

出昼颇匆匆。

主眷犹浓。

除官全似紫阳翁。

换个新衔头面改,又似包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