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草部·鼠尾草

释名 乌草、小青,山陵翘。

气味 (花、叶)苦、微寒、无毒。

主治 大腹水肿。

方见“马鞭草”条。

休息痢(时痢时止,久不愈)。

用鼠尾草花捣成末,每服一钱,水送下。

长期下血。

用鼠尾草、地榆各二两,加水二程式,煮成一升,一次服完。

病达二十年者,不过两服可愈,将药研为末,用水冲服亦可。

反花恶疮(疮内恶肉翻出,状如饭粒)。

用鼠尾草根切细,和猪油捣烂敷患处。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本草纲目·草部·鳢肠

〔李时珍〕 〔明〕

释名 莲子草、早莲草、墨烟草、墨头草、墨菜,猢狲、猪牙草。

气味 (草)甘、酸、平、无毒。

主治 乌须固齿。

用鳢肠草连根一斤,酒洗净,洒盐四天淹三天,连汁放入油锅中炒存性,研为末。

每天取末搽牙,连口水吞下。

又方。

鳢肠取汁,用盐炼干,研末搽牙,又方。

鳢肠草一两半,麻姑饼三两,升麻、青盐各三两半,诃子(连核)二十个,皂角三个,晚蚕沙二两,共研为末,加薄醋、面糊和成丸子,如弹子大。

晒干,装泥瓶中,火煨令烟出存性,取出研为末,每日搽牙。

此方名“旱莲散”。

偏正头痛。

用鳢肠草汁滴鼻中。

疟疾。

用鳢肠划捶烂,放在手上切脉处,药上压一个钱,币,用布包好。

过一段时间,药下皮肤起小泡,疟即止。

这也一种灸法。

称为“天灸”。

尿血。

用鳢肠草、车前草,等分研细,取汁。

每服二钱,米汤送下。

大便下血。

用鳢肠草,瓦上焙干,研为末。

每服二钱,米汤送下。

痔漏疮发,用鳢肠草一反连根须洗净,捣成泥,以滚酒一杯冲入,饮汁,取渣敷患处。

病得者三服即安。

疔疮恶肿。

将鳢肠草阴干,露一夜后收存。

用时嚼一叶贴患处,边缘用消毒膏护住。

风牙疼痛。

用鳢肠草加一点盐在手心中,碎擦牙,痛即止。

本草纲目·草部·连翘

〔李时珍〕 〔明〕

释名 异翘、旱莲子、兰华、三廉,根名连轺、竹根。

气味 (茎、叶)苦、平、无毒。

(翘根)甘、寒、平、有小毒。

主治 瘰疬结核,用连翘、脂订等分为末,随时吞服。

痔疮肿痛。

用连翘煎汤熏洗,后以绿矾加麝香少许敷贴。

痈疸肿毒。

用连翘草及根各一升,加水一斗六升,煮成三升服。

出汗为见效。

附方 连翘的主要功用是清热解毒,称为疮家的良药。

本草纲目·草部·匾蓄

〔李时珍〕 〔明〕

释名 扁竹、扁辨、扁蔓、粉节草、道生草。

气味 苦、平、无毒。

主治 热黄疸疾。

用匾蓄放豉汁中,下五味,煮羹汤吃。

霍乱吐得。

用匾蓄放豉汁中,下五圳,煮羹汤吃。

蛔虫病。

用匾蓄十斤,锉细,加水一石煎至一斗。

去渣,再次煎浓。

头天晚上禁食,次日空心服一升,虫即可打下。

痔发肿病。

用匾蓄捣烂取汁服一升。

不效可再服。

另取匾蓄汁和面作饼,一天吃三次。

恶疮痂痒。

用匾蓄捣烂封患处,痂落病愈。

本草纲目·草部·蒴翟

〔李时珍〕 〔明〕

释名 朔吊。

接骨草。

气味 酸、温、有毒。

主治 手中偏风,取蒴翟叶,用火烤热,厚铺床上,趁热睡卧。

叶冷则换。

冬月取根捣碎,熬热后用。

风湿冷痹。

治方同上。

寒湿腰痛。

治方同上。

脚气胫肿内痛。

用蒴翟根研碎,加酒醋一起蒸熟。

封裹肿痛处,一二日即消。

浑身水肿,坐卧不得,用蒴翟根,去皮,捣汁一合,和酒一合暖服,鉴别有吐泻。

头风旋晕。

用蒴翟、独活、白石膏各一两,少枳实七钱半。

每取三钱,加酒一碗,煎至六成服下。

产后恶露不尽。

用蒴翟二十两,锉细,加水一半斗,煮成三升,分三次服。

疟疾不止。

用蒴翟一把,火炙到红,以不浓煎一碗,发病前服下。

腹内突然出现硬块,极痛。

用蒴翟根一小束,洗净切细,泡在酒二升中三晚,每温服五合至一升,一天服三次。

鳖瘕坚硬(肿起如盆,不能星卧)。

用蒴翟根白皮一把,捣成汁,和水服。

风疹。

用蒴翟叶捣烂敷搽。

丹毒。

用蒴翟叶捣烂敷搽。

痈肿。

用蒴翟烧灰、石灰,各淋取汁,然后合在一起,浓煎成膏,敷患处。

能蚀掉恶肉,亦去痣瘢。

膏制成后的有效期只有十日。

本草纲目·草部·蓝

〔李时珍〕 〔明〕

气味 (蓼蓝实)苦、寒、无毒。

(蓼蓝叶汁)苦、甘、寒、无毒。

(吴蓝)苦、甘、冷、无毒。

主治 小儿赤痢。

捣蓝汁二升,分四次服。

惊痫发热。

用干蓝、凝水石,等分为末,加水调匀敷头上。

咳嗽气冲(喉里呼吸有声,唾很粘)。

用蓝叶泡水,捣烂取汁一升,空心服下。

过一会,用杏仁研成汁煮米粥。

一、二日后再照上法服药、吃粥,待痰吐尽,病即愈。

腹中鳖瘕,用蓝叶一升捣烂,加水三升绞汁。

每服一升,一天服二次。

服药过量,中毒烦闷。

用蓝叶捣汁服。

唇边生疮,年久不愈。

用蓝叶一斤捣汁洗钢筋次,有效。

天泡热疮。

用蓝叶捣敷。

疮疹疼痛。

用板蓝根一两、甘草一分,共研为末。

每服半钱或一钱,取雄鸡冠血三、两点,同温酒少许调下。

本草纲目·草部·蒺藜

〔李时珍〕 〔明〕

释名 名茨、旁通、屈人、止行、休羽、升推。

气味 (子)苦、温、无毒。

(白蒺藜:甘、温、无毒) 主治 腰脊痛。

用蒺藜子捣成末,加蜜做成丸子,如胡豆大,每服二丸,酒送下。

一天服三次。

通身浮肿。

有杜蒺藜每日煎汤洗。

大便风秘。

用蒺藜子(炒)一两、猪牙皂荚(去皮、酥炙)五钱,共研为末。

每服一钱,盐茶汤送下。

月经不通。

有杜蒺藜、当归,等分为末。

每服三钱,米汤送下。

难产(胎在腹中,胞衣亦不下。

或者胎死)。

用蒺藜子,贝母各四两,共研为末,米汤冲服三钱。

过一会如仍不下,可再次服药。

蛔虫病。

用初秋采集的蒺藜子,阴干收存。

每服一匙,一天服三次。

多年失明。

用初秋采集的蒺藜子,阴干捣成散,生前了一匙,饭后服,水送下。

一天服二次。

牙齿动摇。

用蒺藜去角,生研五钱,加水淡浆水半碗,盐少许,温时漱口,甚效。

或以蒺藜根烧灰贴牙,亦能固齿。

鼻塞多年,不闻香臭。

用蒺藜两把,加水一大碗煮取半碗,先令病人仰卧。

满口含饭。

随好以药汁一合灌入鼻中,如不通,可再灌。

至鼻中喷出一、两个小肉坨(息肉)子,病即愈。

面上瘢痕。

用蒺藜子、山栀子各一合,共研为末。

加醋调匀。

夜涂脸上,清晨洗去。

白癜风。

用白蒺藜子六两,生捣为末。

每服二钱,热水送下。

一天服二次。

一月后断根。

服至半月时,白处见红点,即预示有效。

疔肿。

用蒺藜子一升,火熬,捣烂,以醋调匀封疮上。

拔根即愈。

蠼螋尿疮。

用蒺藜叶捣烂敷患处。

如无叶,可用子代替。

本草纲目·草部·蛇含

〔李时珍〕 〔明〕

释名 蛇衔、威蛇、小龙牙、紫背龙牙。

气味 苦、微寒、无毒。

主治 产后泻痢用蛇含极一反,浓煎服下。

刀伤出血。

用蛇含草捣烂敷伤处。

身面恶癣。

用蛇含草加生矾研敷。

蜈蚣、蝎伤用蛇含划揉碎敷伤处。

痈肿瘀血、产后积血等。

作蛇含、大黄、附子、芍药、大戟、细辛、独活,黄芩、当归,莽草、蜀椒各一两,薤白十四枚,共研为末,在夺酒中泡一夜,加猪油二斤熬成膏收存,用时每服一弹丸大的经量,温酒送下。

一天服两次。

病在体外,则用膏敷涂。

此方名“蛇含膏”。

本草纲目·草部·马鞭草

〔李时珍〕 〔明〕

释名 龙牙草、凤颈草。

气味 (苗、叶)苦、微寒、无毒。

主治 疟疾寒热。

用马鞭草捣汁五合,加酒二合,分二次服。

鼓胀烦渴,身干黑瘦,用马鞭草锉细,晒士,加酒或水同煮至味出,去渣温服。

大腹不肿。

用马鞭草、鼠尾草各十斤,加水一石,煮取五斗,去渣,再次浓煎,和粉做成丸子,如大豆大。

每服二、三丸,渐加至四、五丸,极效。

阴囊肿痛(肿大中升,睾丸疼痛)。

用马鞭草捣烂,涂搽。

妇女经闭,结成索子。

用马鞭草的根和苗五斤,锉细,加水五斗,煎成一斗,去渣熬成膏,每服半匙,热酒化下。

一天服二次。

乳痈。

用马鞭草一把、酒一碗、生姜一块,共捣汁内服,以渣敷患处。

疥疮。

用马鞭草捣汁,生饮半碗,忌触铁器,十日内愈。

赤白痢。

用马鞭草五钱、陈茶一撮,水煎服,极交。

病初起时,用马鞭草根、焙干、捣碎成末,每服一匙,米汤送下。

本草纲目·草部·车前

〔李时珍〕 〔明〕

释名 当道、浮以、马昔、牛遗、牛舌、车轮草、地衣、蛤蟆衣。

气味 甘、寒、无毒。

主治 血淋作痛。

用车前子晒干研细,每服二钱,车前叶煎汤送下。

老人淋病(身体发热)。

用车前子五合,煮汁,去渣,用汁煮米粥吃,有效。

常服此方,亦可明目。

妊妇热淋。

用车前子五两、葵根(切)一升,加水五升,煎成一升半,分三次服。

容易小产,用车前子研为末,每服一匙,酒送下。

不饮酒者,可改用水送下。

阴囊冷痛。

肿满即成险症,用车前子研细,每服一匙,水送下,一天服二次。

久患内障。

用车前子、干地黄、麦门冬,等分为末,加蜜和丸,如梧子大。

常服有效。

补虚明目(肝肾均虚,眼发黑共,或生障翳,迎风流泪)。

用车前子、熟地黄(酒蒸后火焙)各三两,菟丝子(酒浸)五两,共研为末,加炼蜜和丸,如梧子大。

每服三十丸,温酒送下。

一天服二次,此方名“驻景丸”。

小便不通。

用车前草一斤,加水三升煎取一升半,分三次,一方:上方再加冬瓜汁嗔或桑叶汁。

小便尿血。

用车前草捣汁五合,空心服。

鼻血不止。

用车前叶捣汁饮下。

刀作。

用车前叶捣烂敷伤处。

湿气腰痛。

和车前叶连根七棵、葱白连须七棵,枣七枚,煮酒一瓶常服。

喉痹、乳蛾。

用车前草、凤尾草捣烂,加霜梅肉少许煮酒,共研取汁。

鸡乞求蘸取刷喉。

两眼红痛。

用车前草汗调眩硝末,临星时涂眼泡上,次日早晨洗去。

目翳初起。

用车前叶、敬杨叶等分,揉出汁,裹入两层桑叶中,悬阴处一夜。

次日打开桑叶,以汁点眼。

附方 车前功用是清热利悄、祛痰明目。

草和子的作用相仿。

本草纲目·草部·谷精草

〔李时珍〕 〔明〕

释名 戴星草、文星草、流星草。

气味 (花)辛、温、无毒。

主治 脑痛、眉痛。

用谷精草二钱、地在三钱、乳香一钱,共研为末。

每用半钱,烧烟筒中,熏鼻。

偏正头痛。

用谷精草,研为末,加白面糊调匀搜摊纸上贴痛处,干了变换。

又方:用谷精草末、铜绿各一钱,硝石半分,混匀,随头痛的左、右边,吸入左右鼻孔中。

鼻血不止。

用谷精草为末,每服二钱,熟面汤送下。

目中翳膜。

用谷精草、防风,等分为末,米汤冲服,甚验。

小儿雀盲(夜盲)。

用羊肺(按:张绍棠味古斋版本是用羊肝)一具,原物不洗,竹刀剖开,放入谷精草一撮,瓦罐煮熟,每天吃一些,有效。

忌用铁器。

如不肯吃,可炙熟后捣烂做成丸了,如绿豆大。

每服三十丸,茶送下。

附方 谷精划的订功用是疏散风热、明目退翳。

李时珍指出,丹治各种眼病,加用本品,效果很好,明目退翳之功,似在菊花之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