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杨致轩赴淮上并简总河尚书陈沧洲

营生畎亩中,外事百不知。

夜枕来好雨,晨兴课耕菑。

有客将出门,扁舟过我辞。

云当谒父执,遥溯清江?。

似闻淮黄交,海道废不治。

上流渐填淤,漕粟行迟迟。

去冬数万艘,回空悉后期。

河臣日坐啸,公帑徒虚縻。

九重南顾忧,宵旰允在兹。

天下有钜任,楚材起当之。

矫矫湘潭公,望隆朝野毗。

司空职水土,特简非畴咨。

下车甫三月,积弊端端釐。

别开延揽途,奏入报可随。

顾惟需才际,遄往夫奚疑。

忆昨陪南巡,开河议方滋。

圣聪斥勿听,仁被枯骸骴。

使者免冠谢,跪聆切责词。

子时理北河,底绩在下邳。

桃花千里浪,故道复一支。

上考记姓名,把麾旋量移。

西凉极边郡,忍使侍养违。

弃官返子舍,色笑依庭帏。

三年檀州城,形影肯暂离。

父在代父劳,父殁扶榇归。

衔哀举大事,黾勉独力支。

子性实至孝,子才故难羁。

焉能盛壮年,郁郁长衡茨。

大儒况当道,行矣得所□。

轻车就熟路,成此一段奇。

我有肝膈语,殷勤效临岐。

子家门阀高,仍世泽未漓。

愿为良马逐,莫作覂驾驰。

曹辈岂乏贤,心期古为师。

奢须示以俭,爱必视乎施。

上为国惜财,下亦量已资。

谨身而节用,历试何不宜。

赠行意尽此,或胜酒一卮。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小暑劝农辞

〔查慎行〕 〔清〕

两旬赤日过黄梅,稻针渴水田生埃。

人情方忧去年魃,天意突回小暑雷。

披蓑走劝耕䎫侣,斗柄指丁宜艺黍。

四方水旱吾不知,近与村邻纪晴雨。

题沈房仲所藏汤少宰西厓画卷二首其二罂粟花

〔查慎行〕 〔清〕

投种记中秋,向荣及初夏。

阅时嫌汝久,开眼迨我暇。

谷雨初过旬,牡丹已前谢。

繁葩相继发,红紫弄娇奼。

转瞬三日中,流光激如射。

纷纷艳质委,一一青房亚。

感此花得名,象形出假借。

罂储能几许,囊括乃无罅。

自从去年旱,谷贵吁可怕。

野人方忍饥,望尔甚望稼。

谋生遑远虑,是物贪速化。

少待粟粒成,石钵付碾砑。

煎熬比牛乳,何有乎燔炙。

撑肠或无力,养胃庶有藉。

此法勿轻传,吾将高索价。

题沈房仲所藏汤少宰西厓画卷二首其一

〔查慎行〕 〔清〕

淋漓五株树,墨气互濆薄。

试问辋川翁,何须着丘壑。

人人读公诗,惜少见公画。

我今领其趣,妙岂在诗外。

三杖篇

〔查慎行〕 〔清〕

文端远寄七尺藤,瘦筋入骨坚棱棱。

林翁近贻一寻竹,肌理年深滑如玉。

红椒所赠材稍悭,称意亦复轻而圜。

初白庵中幽独叟,叟一杖三成四友。

平生游好凡几辈,及此衰迟谁耐久。

自从得三杖,重结物外缘。

导前行徐徐,顾影来翩翩。

不伤世尊面,不倚洪崖肩。

不化葛陂龙,不参八棒十三禅。

入我左右手,不计于国于乡年。

有时课农桑,卓立古路边。

有时问酒家,高挂阮修钱。

有时步檐看牛斗,有时曳向柴荆前。

有时登临试脚力,扶持直上青山颠。

有时用其一,更番出入循环然。

有时一不用,舍则藏耳非弃捐。

人皆嫌我懒,尔乃周旋护其短。

人皆嗤我迂,尔胡步步趋亦趋。

杖兮杖兮,尔之三身兮本一身,自天作合兮非无因。

吾方爱尔如弟昆兮,亲尔如子孙。

何有乎管鲍兮,何有乎雷陈。

彼四海九州之人兮,又何劳履我即而过我门。

七十三吟

〔查慎行〕 〔清〕

白发高堂笑语参,满卮春色进黄甘。

鸡声惊起儿时梦,五十年前二十三。

忆在武英春殿里,五更冰雪趁朝参。

而今日宴犹高枕,花甲周来又十三。

送春箫鼓到城南,诗被催成酒半酣。

此景回头如昨日,年开八秩巳加三。

我笑山阴老学庵,闲中往往好高谈。

隔年甫乞宫祠禄,又叹穷愁七十三。

长生木瓢歌

〔查慎行〕 〔清〕

老蟾爬沙离月户,走上寒岩古松树。

化而为瘿质渐坚,雪锢冰胶肌理附。

夜叉欲割电火烧,颐未及张其背焦。

不知阅世经几劫,大似箕山旧挂瓢。

中官采同豫章朴,雨洗泉浇出新沐。

豹胎拆骨仅留皮,鳖甲刳肠殊少肉。

外睅两目头微?,仰擎无柄幡幡荷。

旁敲俨闻声閤閤,中翕能受形皤皤。

当初曾浥官厨酒,拜赐居然落吾手。

今来饮水每思源,甘与支离分相守。

诗人好古命以名,杜章可断标长生。

瓢乎瓢乎汝之真率吾所爱,毋逞狡狯伎俩复变虾蟆精。

明窗吟

〔查慎行〕 〔清〕

闭眼则见暗,开眼则见明。

问窗窗不知,多缘吾眼生。

纷纷黑白花,变幻靡定形。

丈室修止观,满前水清泠。

尽除昏暗锁,胜阅光明经。

净几吟

〔查慎行〕 〔清〕

几净岂有垢,尘来集无端。

方其初集时,拂去良不难。

既拂旋复集,我劳何时闲。

有心斯有尘,应作无垢观。

母为一尘役,流转心目间。

戏咏案头哥窑唾壶盂

〔查慎行〕 〔清〕

小器托名制,流传自章一。

咳唾承几人,今来入我室。

我非王处仲,汝口保无缺。

题符天朗听琴图小照

〔查慎行〕 〔清〕

丝布涩难缝,谱成恼侬曲。

馀音一以散,古调复谁续。

不爱指头纤,只怕指头俗。

老耳剧分明,寒泉韵秋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