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理㭬杙歌

只在石头城下住,莫过长干小桥去。

但恐年年细草生,不识青溪旧时路。

桐花绥绥夜雨多,三春又尽花如何。

可怜同在罝罘侧,犹自城头理㭬杙。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作字数纸因戏题其后

〔汪琬〕 〔清〕

澄泥砚子南唐款,官窑蟾滴储泉满。

小窗棐几足盘桓,弱□才支绿沈管。

一丸杂试方与程,偶然落纸为真行。

未可污渠村姥扇,绾蛇萦蚓烦讥评。

双珠篇

〔毛奇龄〕 〔清〕

谁家老蚌生双珠,大秦明月皆不如。

圆泉璧水产有殊,老翁垂白多根株。

前年恍逐隋侯趋,今年又入鲛女庐。

小珠焜耀照里闾,大珠灼灼盘中居。

暮年有子称商瞿,我翁得此岂晚乎。

毕逋共哺头白乌,龙门百尺孙枝扶。

老人得子草得荂,况复老健彊肌肤。

汉家祷嗣张玉弧,灵池百子宫台孤。

采莲西海莲未枯,莲花今且开东湖,雨馀花底珠溇溇。

积善庵旧有海棠一本花时最为烂漫今已不复存矣

〔汪琬〕 〔清〕

西虹桥西纷荠麦,回首名花已陈迹。

猩血氍毹锦步障,犹有山僧话畴昔。

似闻玉女司此花,怕涴尘俗沾泥沙。

鹤林杜鹃故有例,竟归阆苑仙人家。

稍稍枯槎萌短蘖,曾无十枝五枝发。

老夫自愧来挍迟,不见此花全盛时。

罗三行

〔毛奇龄〕 〔清〕

周秦以后古歌绝,汉代延年尚能说。

逡巡魏晋中再亡,杜夔左?徒倡狂。

开元神武兴法曲,高头教坊谱相续。

华原骠国杂甘凉,立部声喧坐歌促。

金元起创爨舞辞,因之变伎歌参差。

九宫分谱限南北,一十九韵音调微。

明兴一代本无乐,鼓吹铙歌苦交错。

优伶爨弄习转深,南曲浸繁北浸落。

相传南曲始吴下,梧苑风流宛如乍。

吴侬创调絜古歌,翻出新声美无价。

当年绝唱称昆山,松常折嗓浙齿顽。

张芸朱美魏亮父,至今嗣续犹艰难。

杭州罗三重意气,誓欲寻原夺高第。

摄聪绝慧通鬼神,一雪从来品题异。

依声按律节奏奇,宫商相接复相离。

涵融便捷莺语涩,急决噭嘹鸧鸣迟。

声沿板定寸为?,韵七字三前与后。

新生故死黍粒分,迫度缓稽肌理辏。

一声将发坐客定,数变将终动神性。

流离迁客涕泪倾,窈窕新娘怨思迸。

搊筝摘阮徒自豪,吹师失管弦工逃。

吴中谭如并张燕,到此不敢争鸣号。

东昌坊头合歌板,首坐毛甡泣何满。

哀吟失职贫士情,那问终趋共前缓。

罗三歌罢拉瑶瑟,手把金卮揖甡出。

自言不是寻常人,耻作当年李恊律。

生平好酒名酒徒,结交满座皆屠酤。

上之不屈古王者,其下讵嫌今大夫。

千金散尽独长啸,故作歌吟杂啼噪。

娈童十万蒲伏前,不足当予日调笑。

毛公落笔能有神,悲能写哭怒写嗔。

貌予令予使不朽,至今予作忘言人。

昔年听歌及寒食,桃花满树风前拆。

歌来倏忽又一年,今夕听歌是何夕。

今歌既欢且复苦,坐者停声立停舞。

寒蝉数弄咽柳条,孤雁一声堕江浦。

洞庭秋风刚叶下,去春在昼今在夜。

霜繁露白月欲明,竹断弦弛鼓初罢。

宛如花底摘生叶,少妇缫丝自成节。

严钢锲处银锷凉,冰瓮开时水晶裂。

又如石齿决金薤,刓核吹芦擘风籁。

屏高烛短坐叹愁,昔日梨园近何在。

蹉跎相失淹岁月,非我能忘弃前说。

我亦沉沦年又年,憔悴相看总离别。

东昌坊里九曲园,高车驷马填前轩。

听歌满堂勿相问,此中惟见毛甡冤。

毛甡沉沦本无极,那复罗三又失职。

罗三当复歌此歌,莫道声繁歌不得。

五十生辰放歌

〔汪琬〕 〔清〕

有耳何必洗,尘埃不到先生耳。

有齿何必砺,利名不挂先生齿。

先生比来更事多,肯爱轩冕嫌烟萝。

前春屏居吴市侧,去秋誓墓吴山阿。

相羊鸡豚村,阑入东西舍。

篮舆但要诸生扶,藤杖每从释子借。

自信前生是地仙,来游人世亦偶然。

洞中丹灶定无恙,苔锁云封五十年。

勺药歌

〔汪琬〕 〔清〕

丰台勺药南地无,花径一尺高丈馀。

都人买此不甚惜,狼藉繁枝横路隅。

吴阊勺药更输直,几与姚黄魏紫敌。

朱栏锦障护春风,更将落蕊煎酥吃。

花之䝿贱安足论,且倾绿酒酹花神。

不烦拈出当阶句,小谢斯言已觉陈。

奉和叶掌院夫子亭下杂花原韵

〔毛奇龄〕 〔清〕

先生有亭最爽垲,倚槛如坐春风中。

况当三月艳阳发,夸条蔓枝匝地红。

綷䌨不用金错剪,□韘岂与凡葩同。

始知大匠贵自得,巧者不若拙者工。

有时薄醉坐花下,门纱旒裂逊马融。

岂徒纷纷隔阶觑,宛若女乐填厢栊。

裛衣发藻光愈灿,摇砌擢秀神所钟。

宁题丹棘作野客,不使翠羽称殊翁。

论化羞比漆园蝶,吐饭偶集蒲卢蜂。

情闲有触便生兴,道大于物何不容。

长安花少客无赖,莳场艺圃真难逢。

但留阶戺一顾盻,煌扈安辨澹与秾。

子房门下多荐达,当时尚有东园公。

放歌行

〔汪琬〕 〔清〕

三十六天风飕飕,不知何天可寄愁。

大瀛海环九州九,不知何地堪薶忧。

忧愁如许苦难理,欲借酒鎗摅魁垒。

黄金未化丹未成,不饮得毋贻后悔。

海棠木笔次第开,提携杖屦穿蒿莱。

冯谁致书叶道士,为吾邀取曲生来。

题画

〔毛奇龄〕 〔清〕

薰风乍起午梦长,石榴花发蔷薇香。

枝头好鸟最宛转,啼破一声枕簟凉。

谁持并剪剪江水,绘出青黄与红紫。

醉卧闲亭日坠时,几度含毫思无已。

醉后放笔作醉乡歌

〔汪琬〕 〔清〕

昔有醉乡记,我则歌醉乡。

愿?醉乡籍,愿趣醉乡装。

醉乡浩如春,日暖风复光。

人间足忧到,此旋已忘忘。

小者远哗争,大亦绝寇攘。

门无催科吏,篱无吠盗尨。

不知耕桑艰,不识乌兔忙。

尽室及比邻,熙熙共倘徉。

孰为圉与台,孰为侯与王。

孰啼儿号妻,孰鼓瑟吹簧。

孰射牛以炙,孰采藿以湘。

孰寿若篯铿,孰夭若国殇。

孰者为俎豆,孰者为戈斨。

死名西山下,殉利东陵旁。

问渠都漠然,惟觉岁月长。

是乡仅咫尺,举步入其疆。

非若求不死,云海迥茫茫。

又非参学比,芒鞋走诸方。

傥欲往从之,但命洁壶觞。

醉行欹接㒿,醉卧倒荷裳。

曲生不可疏,糟邱不可荒。

吾老是乡矣,慎勿醒而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