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题画山水图歌

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

能事不受相促迫,王宰始肯留真迹。

壮哉昆仑方壶图,挂君高堂之素壁。

巴陵洞庭日本东,赤岸水与银河通,中有云气随飞龙。

舟人渔子入浦溆,山木尽亚洪涛风。

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

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松半江水。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十天画完一条河,五天画完一块石头。 他作画不愿受时间的催逼,贸然从事,经过长时间的酝酿后,才从容不迫地将真迹留于人间。挂在高堂白壁上的昆仑方壶图,山岭峰峦,巍峨高耸,蔚为壮观。 图中的江水以洞庭湖的西部为源头,一直绵延流向日本东部的海面,犹如一条银丝带,场面十分壮观,岸边的水势非常浩渺,纵目望去,好似天水相接,连为一体,与银河相通。画面上云雾迷漫,飘忽不定,云团飞动。 在狂风激流中,渔人正奋力驾船向岸边驶去,山上的大树被狂风吹得倾斜了。 王宰的画在构图、布局等方面堪称天下第一,他能在一尺见方的画面上绘出万里江山的景象,就好像用并州的剪刀把吴淞江的江水剪来了一半!


注释

王宰:唐代画家,四川人,善画山水树石。 能事:十分擅长的事情。 昆仑:传说中西方神山。 方壶:神话中东海仙山。这里泛指高山,并非实指。 巴陵:郡名。唐天宝、至德年间改岳州为巴陵郡,治所在今湖南省岳阳市,地处洞庭湖东。 日本东:日本东面的海域。 赤岸:地名。这里并非实指,而是泛指江湖的岸。赤,一作“南”。 浦溆:岸边。 亚:通“压”,俯偃低垂。 远势:指绘画中的平远、深远、高远的构图背景。 论:一作“行”,一作“千”。 并州:地名。唐朝时期的河东道,即今山西太原,当地制造的剪刀非常有名,有所谓“并州剪”。


简介

《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歌行体诗。此诗作于诗人定居成都期间。开头四句极力赞扬王宰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创作态度;中间五句,描摹画面上的奇伟水势,与巍巍群山相间,笔墨酣畅淋漓;最后六句进一步评论王宰无与伦比的绘画技巧。全诗写得生动活泼,挥洒自如,诗情画意融为一体,诗与画结合得天衣无缝,历来为人称道,影响很大。


赏析

《苕溪渔隐丛话》:山谷……云,“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之句,齐宗室萧贲于扇上图山水,咫尺万里,故杜于此用之,其引事精致如此。苕溪渔隐曰:予读《益州画记》云:王宰,大历中,家于蜀川,能画山水,意出象外。老杜与宰同时,此歌又居成都时作,其许与益知不妄发矣。 《唐诗归》:钟云:四句好事,鉴赏家极在行、极知趣语,高手死心矣。谭云:高士行径,自无画匠气(首四句下)。 《杜臆》:余谓王之画,只“咫尺”“万里”尽之。题云“山水图”,而诗换以“昆仑方壶图”……中举“巴陵洞庭”,而东极于日本之东,西极于赤水之西,而直与银河通,广远如此,正根“昆仑方壶”来;而后面收之以咫尺万里,尽之矣。中间“云”、“龙”、“风”、“木”、“舟人”、“渔子”、“浦溆”、“洪涛”,又变出许多花草来,笔端之画,妙已入神矣。……收语斩绝,妙极。 《唐诗快》:如此起,如此结,袁彦伯所谓“江山辽落,居然有万里之势。” 《杜诗解》:不惟写妙画,兼写出王宰妙士来。“中有云气随飞龙”七字者,原来王宰此图,满幅纯画大水,却于中间连水亦不复画,只用烘染法,留取一片空白绢素。此是王宰异样心力画出来,是先生异样心力看出来,是圣叹异样心力解出来。……“随飞龙”三字妙。写此一片空白云气,是活云,不是死云。便是秦汉方士无数奇谈,一齐檃括,成此三字。 《茧斋诗谈》:用笔少,光景多。“山木尽亚洪涛风”,风势、水势、树势,七字藏三层意,此谓活笔。 《唐诗别裁》:用一单句(“中有云气”句下)。 《读杜心解》:首六句出题,品高则画自高,故先推画品,次落图名,得争上流法。中五句,叙画正文,即上所谓“壮哉”,下所谓“远势”也。本写水势,兼带风势,笔墨生动。 《杜诗镜铨》:起便奇崛(首四句下)。王右仲云:画中景象,一语尽之(“咫尺应须”句下)。末带戏意(末二句下)。 《昭昧詹言》:突起奇妙。二句议。三句点。“壮哉”句点题。“巴陵”以下,叙。“尤工”以下,写。“尤”字从中段生出,再加一倍,句中有句,且层次得法。 《唐宋诗举要》:吴曰:公诗往往咫尺中具万里之势,此自造所得也(“尤工远势”二句下)。



题李尊师松树障子歌

〔杜甫〕 〔唐〕

老夫清晨梳白头,玄都道士来相访。

握发呼儿延入户,手提新画青松障。

障子松林静杳冥,凭轩忽若无丹青。

阴崖却承霜雪干,偃盖反走虬龙形。

老夫平生好奇古,对此兴与精灵聚。

已知仙客意相亲,更觉良工心独苦。

松下丈人巾屦同,偶坐似是商山翁。

怅望聊歌紫芝曲,时危惨澹来悲风。

戏为双松图歌

〔杜甫〕 〔唐〕

天下几人画古松,毕宏已老韦偃少。

绝笔长风起纤末,满堂动色嗟神妙。

两株惨裂苔藓皮,屈铁交错回高枝,白摧朽骨龙虎死。

黑入太阴雷雨垂,松根胡僧憩寂寞。

庞眉皓首无住著,偏袒右肩露双脚。

叶里松子僧前落,韦侯韦侯数相见。

我有一匹好东绢,重之不减锦绣段。

已命拂拭光凌乱,请公放笔为直干。

投简成华两县诸子

〔杜甫〕 〔唐〕

赤县官曹拥材杰,软裘快马当冰雪。

长安苦寒谁独悲,杜陵野老骨欲折。

南山豆苗早荒秽,青门瓜地新冻裂。

乡里儿童项领成,朝廷故旧礼数绝。

自然弃掷与时异,况乃疏顽临事拙。

饥卧动即向一旬,敝裘何啻联百结。

君不见空墙日色晚,此老无声泪垂血。

徐卿二子歌

〔杜甫〕 〔唐〕

君不见徐卿二子生绝奇,感应吉梦相追随。

孔子释氏亲抱送,并是天上麒麟儿。

大儿九龄色清澈,秋水为神玉为骨。

小儿五岁气食牛,满堂宾客皆回头。

吾知徐公百不忧,积善衮衮生公侯。

丈夫生儿有如此二雏者,名位岂肯悲微休。

病柏

〔杜甫〕 〔唐〕

有柏生崇冈,童童状车盖。

偃蹙龙虎姿,主当风云会。

神明依正直,故老多再拜。

岂知千年根,中路颜色坏。

出非不得地,蟠据亦高大。

岁寒忽无凭,日夜柯叶改。

丹凤领九雏,哀鸣翔其外。

鸱鸮志意满,养子穿穴内。

客从何乡来,伫立久吁怪。

静求元精理,浩荡难倚赖。

题壁画马歌

〔杜甫〕 〔唐〕

韦侯别我有所适,知我怜君画无敌。

戏拈秃笔扫骅骝,歘见骐驎出东壁。

一匹龁草一匹嘶,坐看千里当霜蹄。

时危安得真致此,与人同生亦同死。

泛溪

〔杜甫〕 〔唐〕

落景下高堂,进州泛回溪。

谁谓筑居小,未尽乔木西。

远郊信荒僻,秋色有馀凄。

练练峰上雪,纤纤云表霓。

童戏左右岸,罟弋毕提携。

翻倒荷芰乱,指挥径路迷。

得鱼已割鳞,采藕不洗泥。

人情逐鲜美,物贱事已睽。

吾村蔼暝姿,异舍鸡亦栖。

萧条欲何适,出处无可齐。

衣上见新月,霜中登故畦。

浊醪自初熟,东城多鼓鼙。

赠蜀僧闾丘师兄

〔杜甫〕 〔唐〕

大师铜梁秀,籍籍名家孙。

呜呼先博士,炳灵精气奔。

惟昔武皇后,临轩御乾坤。

多士尽儒冠,墨客蔼云屯。

当时上紫殿,不独卿相尊。

世传闾丘笔,峻极逾昆仑。

凤藏丹宵暮,龙去白水浑。

青荧雪岭东,碑碣旧制存。

斯文散都邑,高价越玙璠。

晚看作者意,妙绝与谁论。

吾祖诗冠古,同年蒙主恩。

豫章夹日月,岁久空深根。

小子思疏阔,岂能达词门。

穷愁一挥泪,相遇即诸昆。

我住锦官城,兄居祇树图。

地近慰旅愁,往来当丘樊。

天涯歇滞雨,粳稻卧不翻。

漂然薄游倦,始与道侣敦。

景晏步修廊,而无车马喧。

夜阑接软语,落月如金盆。

漠漠世界黑,驱车争夺繁。

惟有摩尼珠,可照浊水源。

杜鹃行

〔杜甫〕 〔唐〕

君不见昔日蜀天子,化作杜鹃似老乌。

寄巢生子不自啄,群鸟至今与哺雏。

虽同君臣有旧礼,骨肉满眼身羁孤。

业工窜伏深树里,四月五月偏号呼。

其声哀痛口流血,所诉何事常区区。

尔岂摧残始发愤,羞带羽翮伤形愚。

苍天变化谁料得,万事反覆何所无。

万事反覆何所无,岂忆当殿群臣趋。

石犀行

〔杜甫〕 〔唐〕

君不见秦时蜀太守,刻石立作三犀牛。

自古虽有厌胜法,天生江水向东流。

蜀人矜夸一千载,泛溢不近张仪楼。

今年灌口损户口,此事或恐为神羞。

终藉堤防出众力,高拥木石当清秋。

先王作法皆正道,鬼怪何得参人谋。

嗟尔三犀不经济,缺讹只与长川逝。

但见元气常调和,自免洪涛恣凋瘵。

安得壮士提天纲,再平水土犀奔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