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孙通

三代不相复,古礼杂秦仪。

皇帝欲自贵,稷嗣诚先知。

置酒长乐宫,欢哗孰敢施。

诸生服其圣,希世惟委蛇。

儒者可守成,此言亦庶几。

何殊蓄俳优,面谀良可悲。

两生恶污我,自谓不忍为。

各行其是尔,史迁烦微辞。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叔孙通

〔郑孝胥〕 〔清〕

朝廷设礼馆,发端自岑公。

此举诚重大,当世谁儒宗。

徵辟等齐鲁,韬庵始登庸。

礼失求诸野,聚讼愁相攻。

自秦逮本朝,沿袭久不衷。

孰能知礼意,稍取三代隆。

节文删拜跪,服色观会通。

吉凶军宾嘉,救僿必以忠。

莫疑近夷礼,坠地悲华风。

哀五十诗

〔郑孝胥〕 〔清〕

狂痴不省生有涯,俯仰五十良可哀。

一生到此小结束,置我何等犹疑猜。

读尽旧史不称意,意有新世容吾侪。

自怜伎俩止于此,聊借结习藏形骸。

高楼倚天送白日,遗世傥是丈夫魁。

声销影灭夕可死,万一不死能重来。

鼓行更出背水陈,谁肯作此穷安排?

朋辈醵饮情可感,严侯有作惊雄才。

一闻楚歌气欲尽,何异垓下悲重围。

从母罗母诗

〔郑孝胥〕 〔清〕

诸母各明达,今惟罗母存。

亲见事大母,辛劳世所难。

卧起必扶掖,动作必周旋。

寒燠必早觉,饥饱必先关。

顷刻不可离,母女如一身。

母食女乃馂,母寝女乃眠。

床有被与褥,厨有粥与饘。

一一女手治,否则母不安。

母病不知苦,惟觉女益艰。

母愈不知乐,惟见女转欢。

母活女手中,如是凡数年。

既寡行愈高,教女兼抚孙。

深入德育理,默化若有神。

蠢者失其昧,顽者弃其嚚。

不煦彼自柔,不怒彼自驯。

迁善竞自媚,改过且不悭。

日迁于上流,孰知所由然。

前年自济南,奉迎来海滨。

家人未闻道,朝夕使相亲。

上下知敬爱,莫能窥其端。

今年忽思归,有庐依为山。

山兜连巷尾,儿时所往还。

往事不可思,思之在目前。

诸母与吾舅,谁言谢人间。

吾母行第四,厌世早生天。

或言胥似母,此事谁知焉。

作书启罗母,秋风幸回船。

随遇傥可安,聊欲营一椽。

细询吾母事,书之为长篇。

当令天壤间,矜式诸母贤。

题外甥女王宜人旌表孝行事略

〔郑孝胥〕 〔清〕

渊深自垂髫,长成曜玉雪。

粹质类至柔,血肤意何烈。

相攸得佳士,而父语甚切。

俯仰完一生,醇行理不灭。

应嗟安仁赋,审理为良匹。

海藏楼杂诗

〔郑孝胥〕 〔清〕

奋身欲何往,盘空殊未安。

高楼一日成,截然如断山。

脚跟愈坚牢,世态愈等闲。

群嚣不易到,鸟语时间关。

道人袖手人,所患犹多言。

今年有新得,稍简应对烦。

独居不负楼,种松待参天。

妻子真我客,欢然来扣门。

季直之子怡祖十二岁赋登塔诗曰凭栏词客招新月隔岸渔翁唱晚烟季直自作诗曰阿翁十二始为诗今汝追翁欲及之愿汝立身求学问要如登塔最高时又为怡祖请余书扇乃赋此遗之

〔郑孝胥〕 〔清〕

老夫恨不学,无术返童幼。

儿曹能自前,奚翅与我寿。

啬翁无穷意,岁月苦难究。

迟迟出定论,晚子殆天授。

自吾见怡祖,喜子劲在后。

不愁强弩末,再厉端可彀。

晚烟新月作,思致绝隽秀。

家学不独诗,风气果已就。

题杨叔峤书迹二首

〔郑孝胥〕 〔清〕

戊戌七月间,独宜用裕禄。

吾谋卒不遂,野寺馀一哭。

题杨叔峤书迹二首

〔郑孝胥〕 〔清〕

诸郎坐热中,骈戮空召乱。

温雅如杨公,何为及此难?

廉惠卿属题其配吴芝瑛手书楞严经

〔郑孝胥〕 〔清〕

多才真坠落,何数堪自度。

云何谤汝随,正坐高名故。

谢庭传家学,四海惊咏絮。

工书亦茂漪、簪花足天趣。

伤心古怀抱,好事表秋墓。

谁知挂弹章,虽解有馀怖。

写经信宏愿,佛力必潜护。

因思起浮图,更借湖山助。

世人方造业,自谓殊不误。

是非置勿辨,功德积有素。

书成定圆满,巧腕生妙悟。

他年比彩鸾,唐韵难独步。

十月十四夜月下

〔郑孝胥〕 〔清〕

天王乃见幽,毕世意不展。

疑狱卒难明,孤臣涕空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