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别四首其二

小顿柴车大道旁,离亭分手柳条长。

不知衰泪能多少,犹为交情洒数行。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入史馆奉和监修先生赴召柬同馆诸公原韵三首其二

〔毛奇龄〕 〔清〕

有明十七君,作圣述亦贤。

顺始复顺终,遂历三百年。

八垓被鸿蒙,重译及毳旃。

斯迹既已陈,所幸留简编。

得失炯前鉴,开馆加穷研。

胜代虽远遥,相接犹几筵。

其中升与降,畴则相紏虔。

实赖司衮学,引作庸众先。

灵虬展云雾,蠖蝮方同缘。

记盛时自速,努力咸仔肩。

何必新唐书,修在庆历前。

留别四首其一

〔汪琬〕 〔清〕

匆匆马首欲南行,剩喜尊前黍酒清。

此别断无重见日,故应前烛话来生。

入史馆奉和监修先生赴召柬同馆诸公原韵三首其三

〔毛奇龄〕 〔清〕

伊昔致治朝,时政早论纪。

纂列无阙遗,一若左右史。

降此多从谀,展转互相委。

虚实亦已淆,遑问非与是。

况当革命时,馆载乃顿已。

何期圣代兴,三恪备中旨。

加以春秋法,凡例共摩拟。

司衡既礼绝,模楷责下士。

宛如百车辙,相率遵一轨。

傥云具三长,端在集众美。

惟恐同异生,笔削翻有俟。

作文无发明,往与秽滥比。

庶丐监正之,三寸竹毫子。

书怀二首其二

〔汪琬〕 〔清〕

又趣轻装归故里,松风萝月足逍遥。

行藏无与时贤事,懒费心情解客嘲。

书怀二首其一

〔汪琬〕 〔清〕

急将野服换朝衫,春水初生漾去帆。

犹自畏人重检点,尽焚史稿讳头衔。

入史馆奉和监修先生赴召柬同馆诸公原韵三首其一

〔毛奇龄〕 〔清〕

隆古重籍氏,仰视枢东辰。

宣尼起嗣之,寄志在获麟。

前代多政记,宛若眉列陈。

国书过激厉,其事反以湮。

大君秉遐照,丙穴观细鳞。

美剧嗣元宋,安问秦与新。

一时竞橐笔,群策堪扶轮。

如何稽古疏,有腼称史臣。

愚贾閟宝玉,哲匠迷荆榛。

所恃纶阁暇,数晷凡再巡。

扫翳见白日,披巾对高旻。

追随蓬山颠,洒濯瀛海滨。

空言启石室,将以传其人。

终惭识未优,谁得资讨论。

前贤诵崧岳,所重惟生申。

况当天门高,下视罗八垠。

七夕集两水亭赋咏成篇

〔毛奇龄〕 〔清〕

金风扇微飙,玉律回迅商。

良朋遘嘉节,言宴君子堂。

广厦延树色,敞牗生云光。

中厨策佳肴,肆列圜以方。

耀?间芍汁,挏马逾兰浆。

雄谈振林莽,能使烦气凉。

兹辰度灵匹,历岁旋河梁。

暗欣蛛网合,明见乌鹊翔。

所愧守恒拙,偃蹇无文章。

何期觌双仪,惠我同七襄。

生人重高会,慷慨衔清觞。

但当保修期,终古以为望。

留别四首其三

〔汪琬〕 〔清〕

去锄花药补籓篱,此段风流自一奇。

鸭踏岭前差可老,免教人诵北山移。

依韵答周副使体观吴门舟次见赠

〔毛奇龄〕 〔清〕

昔年曾过分巡幕,西上洪州与吉州。

今日再逢吴下路,可怜江月送江舟。

从军不减周南郡,佳句长吟宋子侯。

此去戈船春正发,武昌杨柳漫淹留。

留别四首其四

〔汪琬〕 〔清〕

春明门外柳花香,故旧临分黯共伤。

从此云泥相契阔,敢将嵇阮附山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