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拟岘台

层台缥缈压城闉,倚杖来观浩荡春。

放尽樽前千里目,洗空衣上十年尘。

萦回水抱中和气,平远山如酝藉人。

更喜机心无复在,沙边鸥鹭亦相亲。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层台雄踞其上,反使城墙显得矮小局促,拄着拐杖来看浩浩荡荡的春意。 以层台高峻,方能极目远眺,尽千里之远,衣上凡尘洗涤一空。 萦回曲折的江水,潺潺流去,毫无汹涌激荡之势,倒是充满一团和气; 平缓起伏的峰峦,款款移来,不见峻峭陡拔之态,却似蕴藉深沉的哲人。 更令人高兴的是没有了巧诈阴谋之心,沙边的鸥鹭也相亲相爱。


注释

拟岘(xiàn)台:在今江西省临川县东隅城垣(yuán)上。宋孝宗淳熙七年(公元1180年)正月,陆游在抚州做地方官,登临此台。 层台:重台、高台。 缥缈:隐约,形容台很高,上面有云雾笼罩,看起来若有若无。 城闉(yīn):亦作“城堙”,指城内重门。亦泛指城郭。 倚杖:拄着手杖。 浩荡:广大旷远。 放尽樽前千里目:开怀畅饮,放眼千里,观赏春色。 十年尘:十年间宦游四方所沾的尘土。尘,暗喻世俗官场的污浊。 萦回:萦绕曲折。 中和气:指河流水势平缓,含蕴着雍容和平之气。 酝藉(jiè)人:含蓄有修养的人。 机心:巧诈阴谋之心。 鸥鹭:两种水鸟,生活在河流岸边。


简介

这首七言律诗的首联突出了台之高峻及视野的宽广、心胸的开阔。颔联联写登高远眺,极目千里,因春色浩荡才觉心旷神怡,涤十年尘土,抒发了作者的豪迈感情。颈联写景,无边无际的春色,使诗人的心灵得以净化,通过描写山水的情势营造了一种雍容和平、含蓄脱俗的高尚意境。尾联再次写景抒情,复言自己有情而无巧诈阴谋之心,沙边的鸥鹭可与相亲,表达了作者抛却世俗名利后的旷达兴奋之情。



雨中遣怀二首

〔陆游〕 〔宋〕

病中草草度年华,睡起匆匆日易斜。

抵死愁禁千斛酒,薄情雨送一城花。

镜湖烟水摇朱舫,锦里香尘走钿车。

此梦即今都打破,不妨寂寞住天涯。

雨中遣怀二首

〔陆游〕 〔宋〕

霏霏春雨细如丝,正是春寒欺客时。

心向宦途元淡薄,梦寻乡国苦参差。

楼前新涨绿三尺,墙外尚馀红几枝。

摆拨簿书呼酒榼,南湖西塔有幽期。

晚晴

〔陆游〕 〔宋〕

水声㶁㶁赴回塘,帘影疏疏绕四廊。

静院数杯倾白堕,幽窗一枕梦清湘。

润侵书笥深防蠹,暖彻衣篝剩得香。

解组径归应更乐,偷闲犹足傲羲皇。

春晚

〔陆游〕 〔宋〕

五十六翁身百忧,年来转觉此生浮。

山川信美故乡远,天地无情双鬓秋。

社后燕如归客至,春残花不为人留。

一觞一咏从来事,莫笑扶衰又上楼。

春晚坐睡

〔陆游〕 〔宋〕

梦泛扁舟逸兴多,画桡摇荡曲生波。

微风蔌蔌生蒲苇,小雨霏霏湿芰荷。

舞落乌纱从岁去,歌酣白纻奈情何。

年来惟觉华胥乐,莫遣茶瓯战睡魔。

园中赏梅二首

〔陆游〕 〔宋〕

行遍茫茫禹画州,寻梅到处得闲游。

春前春后百回醉,江北江南千里愁。

未爱繁枝压纱帽,最怜乱点糁貂裘。

一寒可贺君知否,又得幽香数日留。

园中赏梅二首

〔陆游〕 〔宋〕

阅尽千葩百卉春,此花风味独清真。

江边晓雪愁欲语,马上夕阳香趁人。

慰眼红苞初报信,回头青子又生仁。

羁游偏觉年华速,徙倚阑干一怆神。

旧在成都初春无事日访昭觉保福正法诸刹甚可乐也追怀慨然因赋长句

〔陆游〕 〔宋〕

忆在西川集宝坊,幅巾萧散日初长。

伊蒲塞馔分香积,优钵罗花散道场。

客路逢春增感慨,旧游回首已微凉。

新晴强作寻幽计,有底文书作许忙。

江上梅花

〔陆游〕 〔宋〕

老来乐事少关身,犹喜尊前见玉人。

岂是凄凉偏薄命,自缘纤瘦不禁春。

娟娟月上明江练,黯黯天低糁玉尘。

绝涧断桥幽独处,护持应有主林神。

梅花

〔陆游〕 〔宋〕

我与梅花有旧盟,即今白发未忘情。

不愁索笑无多子,惟恨相思太瘦生。

身世何曾怨空谷,风流正自合倾城。

增冰积雪行人少,试倩羁鸿为寄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