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运副七十

南阳朱季绝凡俗,曾破黄巾苑河曲。

车茀题来锦字红,商船载去沧波绿。

居平忼忾能任天,但行直道归林泉。

洛阳若有耆英会,谁谓张焘非少年。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咏古四首其一

〔汪琬〕 〔清〕

凤鸟翔寥廓,鸴鸠恋枋榆。

所赋有大小,材器宁不殊。

试观巢许流,褰裳避唐虞。

衮冕尚不取,况使纡紫朱。

万钟等稊粟,百镒亦锱铢。

寄语衔鼠鸱,慎毋吓鹓雏。

玉㻬篇为黄母作

〔毛奇龄〕 〔清〕

鹿门先生好读书,百年之范闺中居。

手披文史衣佩琚,穿针不缬双蜘蛛。

当年太仆扣阖闾,夕阳亭下悲欷歔。

黄琼终为党锢诛,曾赞夫子呼阶除。

迄今讲学河汾庐,练裳木屐相巨儒。

席门犹过王公车,瓶有美酒盎有鱼。

时当初度献玉㻬,揽之日月同居诸,庭前又见丹花舒。

登邓尉山

〔汪琬〕 〔清〕

邓侯栖隐处,闻在西南峰。

昨投山僧宿,迢遰寻遗踪。

足履一片云,手攀千尺松。

俯视太湖水,孤光澹蒙蒙。

稍见烟中村,微闲谷口钟。

崖隙露白日,洞门生雷风。

飞泉激潺湲,寒花弄蒙茸。

往事不可问,昔贤何由逢。

但觉胜槩殊,弥令幽趣浓。

誓将遣尘虑,长依采芝翁。

醯鸡篇赠蓝涟

〔毛奇龄〕 〔清〕

闽江豪士蓝公漪,白昼踞床衔酒卮。

有时裸袒抱银瓮,翻糟蹋滓眠清醨。

人生慷慨贵行乐,百岁促刺能几时。

不见东邻有王者,罔诞拟作刘安辞。

西家小侯亦何用,拔山驱土填海涯。

以兹感激俱作达,日事餔漱唯恐迟。

长恨书簏非酿具,欲使画帘当曲衣。

良朋总在履道里,妙地绝胜高阳池。

醉来倚壁且涂墨,兴发对人长赋诗。

一花两叶倍精爽,千言万字皆离披。

高堂名父过八十,口能啖肉手不藜。

闭户尚作擘窠字,小如畚簸大若箕。

承罂捧缶作丼旨,花前月下恒娱嬉。

子父相对指白薄,八斗一石何足奇。

顾视越客忽大笑,瓮傍那得来醯鸡。

子夜歌二首其二

〔汪琬〕 〔清〕

停餐复停宿,是侬忆欢时。

野蚕初上箔,何处不县丝。

咏古四首其二

〔汪琬〕 〔清〕

商君任督责,李相乃其伦。

身族既湛灭,祸亦延嬴秦。

骊山土未干,百二俱荆榛。

空然坑诸儒,首难在编民。

始知长国家,所䝿德与仁。

祖龙盖前车,覆辙宁当循。

翁司马之任黄州以诗留别有赠

〔毛奇龄〕 〔清〕

横江馆前江水清,临皋亭畔春花生。

黄州司马甫到郡,八县一州官吏迎。

都亭饮饯策去骑,争羡当涂好骐骥。

人如仲举入官时,郡是东坡旧游地。

天涯邂逅意气真,相看本是同乡人。

多君惜别留赋咏,愧我出游忘隐沦。

昨闻巴水大破贼,万里江流荡胸臆。

倘能泛艇过黄州,便可相期在赤壁。

咏古四首其三

〔汪琬〕 〔清〕

武皇雅爱才,任使非一伦。

张赵刀笔吏,卜倪耕牧人。

偶与时势会,遽登要路津。

驾驭虽有术,揣摩岂无因。

遂令淮阳守,喟然伤积薪。

书冯二世兄学正卷子

〔毛奇龄〕 〔清〕

稆葵结叶蔓河渚,晓露衔衣当秋雨。

为予欲取茂陵人,同看城南卖薪女。

长林嘶去骝马娇,百金装出珊瑚梢。

挥来代作定情物,相门之子真贤豪。

明将入学教国子,年少能传四门史。

昭远从来善解经,公超所至应成市。

予方就饮学戴崇,闲游重觅山桃红。

不疑老作金门客,仍在成都酒肆中。

咏古四首其四

〔汪琬〕 〔清〕

朱家活季布,名迹孰与俦。

能令关东士,缓急皆见投。

鄙哉楼君卿,仅推唇舌优。

一承权门檄,行路视交游。

执缚故人子,不待破柱搜。

平生饰气节,所志但封侯。

攫名长安市,辟若鸡狗媮。

以此厕游侠,徒为乡曲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