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朔日闻蛩其二

往岁立秋蚤,闻蛩常六月。

孰知彼跂脉,乃不让时节。

幽韵砌下添,逸兴枕边发。

披襟步檐巡,明河向西没。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听唐侃弹琴

〔弘历〕 〔清〕

虚堂赤夏清风生,炎官远徙秋爽凝。

松涛竹籁禁不语,惟有唐侃琴韵锵锵鸣。

愧我曾无抚琴指,不解琴音会琴理。

宫商之外太古心,成连伯牙乃所以。

偶为梧窗夜课小景并题以句

〔弘历〕 〔清〕

义府足探寻,良宵漏复深。

天边一片月,照我古人心。

几席绝尘氛,梧竹含萧爽。

金盘倩谁手,推出东冈上。

月色洁宜秋,桐阴疏胜柳。

映月读书人,问彼曾知否。

今居古与稽,古月即今月。

梧窗对古人,轩然逸兴发。

未央官瓦砚歌

〔弘历〕 〔清〕

哙豨越布皆功狗,相国发纵常居守。

楚歌四起霸业堕,汉王南面朝九有。

功成治定作未央,连云榱栋将侈富。

翡翠参差覆反宇,日射华光入文牖。

燕啄皇孙炎火微,顿教窥户嗟丰蔀。

金铜仙人辞汉去,清泪汍汍湿肩肘。

一木难支大厦倾,荆烟壒露埋形久。

何人湔剔供濡毫,青铁视此翻觉丑。

呵之有泽理致精,弊而不坏纯且厚。

以静为用故永年,尚卿螺子为文友。

铜雀砚亦擅佳名,陶成四百年以后。

共置明窗净几间,阿瞒有知应自咎。

酂侯岂藉是砚传,是砚真因酂侯寿。

读贞观政要

〔弘历〕 〔清〕

君子慎言行,其发乃枢机。

出身发乎迩,千里应在兹。

所以古圣王,左右史有司。

匪惟记善恶,亦以谨起居。

遥遥三代下,不乏为君师。

汉文唐太宗,高山予仰跂。

汉帝质无忝,唐皇文有馀。

至今政要书,炳然法则垂。

求贤与纳谏,简编多令仪。

独于观史事,不能我无疑。

文皇信英辟,易理岂不知。

九皋鹤闻野,荣辱应不迟。

讵藉金匮藏,却观知所为。

遂良执简记,传信恒于斯。

秘之不与观,固也非达宜。

礼云记动言,非礼戒宴私。

不观史何据,或者其未思。

善哉刘洎言,人君日月齐。

设遂良不记,天下皆记之。

复如封宇文,至唐皆进规。

使其记隋事,笔应多诡辞。

岂能掩炀恶,炀恶谁直书。

题梅花琴

〔弘历〕 〔清〕

梅花为文桐为身,梅桐琴耶谁主宾。

何人斲此甘蕉形,大珠小珠丁晨星。

空山一鼓风泠泠,洞庭始波归仙軿。

无声凤哕琴有灵,筝琶之耳净者听。

青龙桥西

〔弘历〕 〔清〕

坂露浥薄尘,川风凑轻爽。

醒林晓雀喧,吐岭朝晖晃。

绿畴播种齐,凭舆眄莽苍。

回忆九夏时,将谓赤如掌。

栖亩有嘉苗,蔚然增景象。

念此稍慰藉,讵敢夸丰穰。

秋湖泛月

〔弘历〕 〔清〕

秋云散碧天,秋月来沧海。

乐此秋兴佳,兰舟泛溶浼。

蛩吟草底声,萤流荻间彩。

晚荷递馨馨,石发梳䰂䰂。

万缘参静悟,即境契真宰。

〔弘历〕 〔清〕

白帝司初令,祝融恋馀景。

三庚有婪尾,赤目腾煜炯。

梅润生柱础,炎飔荡露井。

翻觉九夏寒,谁信履霜冷。

踌躇验消息,妙契忘言境。

全水乃不湿,是山岂见岭。

逭暑在暑中,安用逃禅静。

怀柔县东

〔弘历〕 〔清〕

金风拂晓鞍,飒爽清秋美。

御路净轻尘,铜钲挂林里。

村墟看错落,町疃经迤逦。

原隰栖嘉苗,恒秬秠糜芑。

如云绿与与,饮露白靡靡。

大熟纵未能,不歉斯可拟。

回思半载愁,望霖心如是。

即复驾田车,关情殊未已。

幸荷造物仁,景光异百里。

侍臣有进词,二釜堪期指。

截长补其短,无虑呼庚癸。

吁嗟此何言,解免聊复尔。

一夫二亩田,终岁计在此。

雨耕而日耘,手足诚劳只。

所赖薄有收,庶免沟壑死。

从来祈岁心,讵恃河东徙。

忧者共彼忧,喜者同兹喜。

忧喜相缪萦,是即我所以。

九松山歌

〔弘历〕 〔清〕

九松山上松盘觺,九松山下路祎隋。

几度揽辔过山下,兴至辄为留吟题。

千岩隐伏东南去,此地秀结神堂奇。

涧流淙淙兮,隔红尘之杂沓,孤峰倚天兮,萦青缭白而厜㕒。

群山皆童无气色,独如偓佺苍颜绿发垂丝丝。

精蓝数椽闲闲见,未至不知筑者谁。

是中疑有远公驻,法雨霏作莲花池。

复如香山社中会九老,无言恒写白傅诗。

吁嗟乎山川蕴郁有如此,何殊岱宗之麓华岳嵋。

意行所得契静悟,谷神语我停移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