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浯溪

戎马胡为践神京,翠华东巡朝太清。

扶桑大明涌少海,虎符百万屯云兴。

皇威意无穷发北,老傅坐筹自巾帼。

谋臣猛将俄解体,吹入胡笳一萧瑟。

塞南莽莽多穹庐,塞雁年年不系书。

回首朔云清泪满,伤心玉坐碧苔虚。

中兴圣主宣光类,群材合沓风云会。

会稽甲楯今几时,于铄王师尚时晦。

最喜邺侯开肃宗,不谓晨昏急近功。

竟使大唐宏业坠,丰碑有愧昭无穷。

徙倚碑前三太息,江水东流岂终极。

颂声谐激不为难,君王早访平戎策。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和范元作五绝其三

〔胡寅〕 〔宋〕

种学根不深,履道乃邮传。

欲收反约功,必也破万卷。

和韩司谏叔夏乐谷五吟布被

〔胡寅〕 〔宋〕

昔年司马公,清德如伯夷。

箪瓢不改乐,又似吾先师。

平生一布被,天地乃吾知。

岂比平津侯,挟诈坐受嗤。

公今蹈前修,自适性所宜。

不受寒暑变,炎凉但相推。

彼美锦绣温,蒙覆真虎皮。

愧非三绝手,何以嗣铭诗。

和韩司谏叔夏乐谷五吟竹枕

〔胡寅〕 〔宋〕

故乡清渭滨,一节取君子。

相从大江南,展转秋风里。

清慵笑玉便,傲兀胜隐几。

屏山烟景媚,醉倒日高起。

此君通昼夜,俗士乃轻鄙。

愿言一奠枕,四海春睡美。

铿铿孙子荆,未便洗吾耳。

得意大槐宫,古今真梦尔。

和韩司谏叔夏乐谷五吟瓦炉

〔胡寅〕 〔宋〕

灵台净含光,虚室自生白。

缥缈沉水香,瓦篆青幂幂。

何用金狻猊,浮动罗绮席。

缁黄手秉持,儿女衣篝僻。

一从胡尘涨,岱华腥膻隔。

君臣若际会,至治发明德。

普熏遍十方,氤氲本埏埴。

何人学孔祷,鼻观久已塞。

和韩司谏叔夏乐谷五吟蒲团

〔胡寅〕 〔宋〕

少年慕简册,编蒲抄古书。

有闻未能行,常恐迷厥初。

青毡雪窗夜,卧起卷复舒。

岁久亦穿穴,客冷不及渠。

知公已坐忘,物我归如如。

黄团稳叠足,绣茵一籧篨。

传闻伏蒲谏,天子怀每虚。

出处谅未免,裹轮联锋车。

寄张赵二相三首

〔胡寅〕 〔宋〕

河出昆仑墟,江出岷山底。

涵涵受百渎,滚滚经万里。

水惟准之平,而德鉴之比。

离堆与砥柱,何事中流起。

坐令平者倾,复使明者滓。

臣门虽如市,臣心要如水。

勿为砥柱激,乃作天地纪。

在家而有怨,惟舜处父子。

在邦而有怨,惟旦忧室毁。

夫岂忿欲哉,过是非天理。

萧曹贫贱交,隙自将相起。

迄能除芥蒂,至死相推美。

彼亦何所监,覆辙有馀耳。

同时秦汉人,异趣百代史。

寄张赵二相三首

〔胡寅〕 〔宋〕

昨朝观抵戏,千步广场对。

甲也乌获徒,顾步熊虎态。

乙也乘势来,踯躅进复退。

或有败甲心,弦矢立其背。

甲初奋左臂,一箭奋者废。

甲复举右股,再射举者坠。

坐令乙取胜,或乃一笑快。

因思中山赵,秦睨犹拾块。

何为廉将军,耻与相如会。

不念国之存,以吾两人在。

一朝私仇破,两虎共穴内。

他年蔺公薨,颇老仍见代。

坑兵四十万,大福遂不再。

依然卞庄子,拱手视成败。

寄张赵二相三首

〔胡寅〕 〔宋〕

贤哲不同才,论心则皆仁。

去就不同趋,惟义乃可亲。

仁非比周用,推己以逮人。

义非楚越疏,顾不私其身。

伊谁觉后世,凛凛周先民。

姬公徂东山,流言起龂龂。

召公发金匮,王逆绣裳新。

它日奭有疑,不悦公未逡。

子往暨汝济,公语尤谆谆。

忠诚共白日,势利一飞尘。

姬家八百祀,盛业两公因。

其人不可见,此意常自真。

吁嗟刎颈士,一失为参辰。

我思尚友徒,表此三千臣。

再谢见寄

〔胡寅〕 〔宋〕

非关粮尽不能兴,自叹车中蹭蹬鳞。

诗客颇能怜逐客,饔人知复受鲛人。

为怜飞箸千条玉,不忘牵潭百尺纶。

腹似鼓鼙无塌处,诗如姜蒜有馀辛。

阌乡少府新权尔,争比周郎美味频。

周尉以诗致霅鲙次韵为谢

〔胡寅〕 〔宋〕

新兴何事忆吴兴,因话鲈鱼割素鳞。

不是南烹无口实,要看西子授厨人。

堆盘雪缕开花面,泛艇秋风想钓纶。

玉醴浮来为乡导,金橙研破助芳辛。

老饕难继苏公赋,一饱鲜腴敢更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