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白梅生长在有冰有雪的树林之中,并不与桃花李花混在一起,沦落在世俗的尘埃之中。 忽然间,这一夜清新的香味散发出来,竟散作了天地间的万里新春。


注释

著:放进,置入。 此身:指白梅。 混:混杂。 芳尘:香尘。 清香发:指梅花开放,香气传播。 乾坤:天地。


简介

《白梅》是元代王冕创作的七言绝句。诗人采取托物言志的手法歌咏了白梅的高洁品格,同时借梅自喻,表达自己的人生态度。诗人既是咏物,也是歌咏人的精神品格。 “冰雪林中著此身”,就色而言,以“冰雪”形“此身”之“白”也;就品性而言,以“冰雪”形“此身”之坚忍耐寒也,诗人运用拟人手法,将梅树比作自己。已经表现白梅的冰清玉洁,接着就拿桃李作反衬。夭桃秾李,花中之艳,香则香矣,可惜争春太苦,未能一尘不染。“不同桃李混芳尘”的“混芳尘”,是说把芳香与尘垢混同,即“和其光,同其尘”、“和光同尘,不能为皎皎之操。”相形之下,梅花则能迥异流俗,所以“清香”二字,只能属梅,而桃李无份。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也许只是诗人在灯下画了一枝墨梅而已。而诗句却造成这样的意向:忽然在一夜之中,全世界的白梅齐放,清香四溢,玉宇澄清。这首诗给人以品高兼志大,绝俗而又入世的矛盾统一的感觉,这又正是王冕人格的写照。 前两句写梅花冰清玉洁,傲霜斗雪,不与众芳争艳的品格。后两句借梅喻人,写自己的志趣、理想与抱负,讴歌了为广大民众造福的英雄行为及牺牲精神。本文通过对梅花的吟咏描写,表达了诗人自己的志趣和品格。


赏析

翁方纲《石洲诗话》:“如冷泉漱石,自成湍急。”每每读其诗,顿觉心旷神怡、心无旁骛。 朱方蔼:宋人画梅,大都疏枝浅蕊。至元煮石山农(王冕之号)始易以繁花。千丛万簇,倍觉风神绰约,珠胎隐现,为此花别开生面。



素梅五十八首

〔王冕〕 〔元〕

黄河十月冰如地,骑马何人说好官?

老子门前三丈雪,梅花开尽不知寒。

素梅五十八首

〔王冕〕 〔元〕

春风无声海日起,梅花满树烟茫茫。

西湖昨夜笙歌静,相见逋仙是林中。

应教题梅

〔王冕〕 〔元〕

剌剌北风吹倒人,乾坤无处不沙尘。

胡儿冻死长城下,谁信江南别有春。

墨梅四首

〔王冕〕 〔元〕

老仙醉吸墨数斗,吐出梅花个个真。

相见草嫌颜色异,山林别是一般春。

墨梅四首

〔王冕〕 〔元〕

面皮如铁惯风霜,焉肯托根桃李场?

转首江南春似海,一声箫管月苍苍。

素梅五十八首

〔王冕〕 〔元〕

马迹山前万树梅,千花万花如雪开。

满载扬州秋露白,玉箫吹过太湖来。

素梅五十八首

〔王冕〕 〔元〕

独鹤高飞雪气浓,梅烟清浅月朦胧。

一声箫管归何处?

人在琼楼玉宇中。

素梅五十八首

〔王冕〕 〔元〕

江北江南寒气重,雪花如席蔽天来。

五更野叟敲门报,屋外老梅连夜开。

素梅五十八首

〔王冕〕 〔元〕

六月一日天大热,清风忽地过江来。

湿云挟得梅梁起,半夜飞空作怒雷。

素梅五十八首

〔王冕〕 〔元〕

西湖湖上水如天,狂客长吟夜不眠。

骑鹤归来清兴好,梅花无影月娟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