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太守挽词

薤上露,一何晞。

城头望,乌欲飞。

乌飞不飞叫将曙,月落城西白杨树。

不见车驱镇海台,但见旌摇汜桥路。

汜桥西去江水清,剪钱怀送何为情。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游灵岩杂咏五首其三响屧廊

〔汪琬〕 〔清〕

吴王敞画栋,曾贮越溪女。

想见笙歌中,踏筵舞白纻。

履綦竟安在,遗阯空烟雨。

隐隐芒屦声,樵翁自来去。

舒城黄母胡太君挽歌辞

〔毛奇龄〕 〔清〕

涂车且勿行,刍马且勿追。

劝君摇大铃,听我歌挽词。

君不见尸乡从人惜朝露,白日㜑娑郭东路。

又不见浔阳处士怨空水,湛湛春觞夜浮绿。

人生修短安足知,芳名要在能留贻。

不见舒城黄母今还归,輤帷缥缈江之涯。

江东士女咸哀思,不减伊吾执绋为。

歌词问母何以竟,得之母之扶桐倚。

车者曰萧之父母,躬导亲舆莅兹土。

墨绶垂来挂彩凉,清泉煮就遗羹苦。

方春山县花满堂,后庭有母来称觞。

冰鱼自贮雕盘献,彩凤还衔紫诰翔。

雕盘献膳接晨暮,彩凤飞来倏飞去。

人云东海亡所师,我亦西州哭何怙。

冢孙平子对我说,四岁慈帏舍呱咥。

情苦难教李密陈,心慈早为元卿竭。

流离十载兵革间,旅茅断舶荒烟寒。

毛诗口授甫了读,蜀帽手缝犹未安。

我思太君初太息,更复闻言重唧唧。

贤哉有母长若兹,万载千秋似一日。

君不见将归召父不可求,一时台使争相留。

又不见膝前孝廉最憔悴,不作陈情亦流泪。

游灵岩杂咏五首其二砚池

〔汪琬〕 〔清〕

谁凿三尺泉,涓涓古台侧。

无人擘彩笺,石笋空如笔。

为染墨痕多,馀流黝然黑。

为商生赠吴太保诗

〔毛奇龄〕 〔清〕

鉴湖八月秋水融,金塘十里青芙蓉。

越中遗老尽耆俊,其中尤健推吴公。

吴公少小射猛虎,羽猎曾经负强弩。

夺得翘关第一人,望重燕城数千户。

金书铁券累代传,中朝司马前名贤。

绍衣两世公再振,钩陈羽卫相盘旋。

东宫出傅长宴见,至尊复召南薰殿。

晚食尝餐䃾帐糜,朝阳亲赐雕轮扇。

予之内舅公难兄,同官先作金吾公。

公之难弟悬豹尾,侍御南台掌文史。

鸣珂旧里三棨列,相见还留半床笏。

悠然故国山泽肥,共返金塘看新月。

沉沉甲第绕鉴湖,花间画戟垂朱弧。

酒酣耳热尚拊髀,青天白眼谁吾徒。

生平负气喜壮节,每叹袁丝少奇烈。

信陵何处访夷门,越石终教解缧绁。

公家事业留史编,公家世绪长联绵。

独难志节永皦皦,秋霄健翮争攀骞。

君不见芙蓉八月鼓兰棹,七十吴公似年少。

游灵岩杂咏五首其一吴王井

〔汪琬〕 〔清〕

金秋既已残,碧阑复已无。

宫中井犹尔,况此井上梧。

寒泉咽不流,千年鉴亡吴。

传闻景阳宫,亦被胭脂污。

仲秋既望得萧行人嗣奇讣适向阳将归过别各抆泪哭以长句并寄孝子荃以使者行促援笔烦乱无所次序

〔毛奇龄〕 〔清〕

八月既望白日微,坐客向阳将远归。

为言夜梦颇凶恶,故人信音傍乌鹊。

荆门剥啄野花坠,忽传合肥讣书至。

行人萧君六月死,有子哀号数行字。

白日在上客在前,分明绢素疑云烟。

星轺曾饯广陵驿,回帆宁返浮槎川。

询之四月乃还棹,五月居庐病难疗。

太君先赴白玉楼,痛杀王戎死亲孝。

天乎萧君君果亡,行人更作修文郎。

顾荣璧轸已推绝,庾公玉树真埋藏。

生平有心感知己,邂逅曾逢故都市。

鸣驴动地几失声,化鹤冲天恨无翅。

遗书数簏过孔融,尝吟君赋秋风中。

桓谭自能惜遗轶,平原何用忧穷通。

但道棘人漫哀毁,扶杖观棋镇尔尔。

我欲贻诗寄慰言,使者旋行不移晷。

中心烦乱写无句,顷刻封将泪如注。

欲晰当年知己心,更问将归向阳去。

游灵岩杂咏五首其四玩花池

〔汪琬〕 〔清〕

吴娃昔爱华,绕岸华如靥。

共荡木兰桡,香风吹绣袷。

谁知桃李尽,蒲苇泛凫鸭。

时有山僧来,引泉浇菜甲。

游灵岩杂咏五首其五西施

〔汪琬〕 〔清〕

竹苇异柔韧,河济殊清浑。

贞淫各有性,孰能究其根。

越女既妖冶,肯顾吴宫恩。

单舸逐鸱夷,此事奚足言。

不见千载后,犹然魅王轩。

古歌酬赣南严抚军过访

〔毛奇龄〕 〔清〕

挺之抱伟略,武也多高怀。

悠然沧浪兴,却遇子陵来。

子陵汗漫走荒谷,越女滩头种山麓。

衣悬贡野春茧丝,目断湘南旧丛竹。

手把长竿生郁孤,城头哑哑听啼乌。

送沈九嗣范同姜启赴都

〔毛奇龄〕 〔清〕

纨绮游上京,翩翩盛裘马。

丈夫贵立名,饰志取相下。

怀珠恐迷时,抱椟以待贾。

所念在得朋,唱高和靡寡。

徐乐论甲兵,欧阳策风雅。

欧阳受诗章句成,上书欲共严徐行。

汉京力学五十士,惟此乃得当贤名。

扺掌不为辨士策,拂毛直作惊人鸣。

三街九市五衢道,列辔联车并騕袅。

时向尚书省里行,谁来丞相门前扫。

我本羁迟子,羡君似飞鸟。

横云一去几千尺,送汝将行动颜色。

江馆留题夜火红,扬州去路春衫白。

桃花初开柳叶新,春江细草波粼粼。

作歌当饮饯,欲别还逡巡。

到京若问严生荐,勿道行歌朱买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