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胡少汲游山

峭直汉大夫,伊余忝末胄。

出不遇良媒,生本值恶宿。

高曾耀图牒,罪戾辱堂构。

十饥付群儿,万恨阁孤咮。

耻争市井日,雅愿农田寿。

感慨触目新,忠愤平生旧。

欲论国中枢,谁识不下辏。

偶为江湖游,喜见园林茂。

但恨老子迂,难复处士秀。

怀我故时人,识彼往岁绶。

故人多零落,高义或邂逅。

有美中庸胡,愿息金兰臭。

家住灊岳云,赋此小山狖。

才显便官豸,暂处得僧鹫。

大篇既锦舒,小章亦玉镂。

本期古人知,岂急今朝售。

又如五色丹,必待九转就。

不近恋洛阳,何远惮句漏。

神智此既澄,世网不待透。

明珠雀能衔,黄金鸟解漱。

遗骨一国珍,死鬓百草斗。

果谁真美恶,亦曷定先后。

食柏莫分甘,种漆要自守。

无思粱肉肥,忽厌藜藿瘦。

德义难沃怀,情欲为穿溜。

小人窘咫尺,君子狭宇宙。

清音可相羊,畏途肯宿留。

原宪不知贫,季氏徒夸富。

既皆白发侵,宜各素心究。

内不识织纴,外嗜饱饤饾。

一言可酣醉,八月非醇酎。

苟适年少场,或落春花囿。

武思挥日功,文欲凌云奏。

懒出枥马嘶,惜笑闺女侑。

巧意难幸得,枯胫或遭叩。

君如此攘臂,我此甘缩袖。

归见鲁卫士,未觉风宜陋。

每增输心伪,矧非见面骤。

猿笑识岩穴,鸡鸣知旦昼。

吾语虽不媚,厥意或可厚。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谢周同年通叟诗卷

〔晁说之〕 〔宋〕

周郎既老曲不顾,自作吴音歌白苎。

二三名胜能知音,伧翁得之嗟已暮。

玩之在手一载读,愈见佳处心愈妒。

君乎喑休无复鸣,我宜如许他宜虑。

乡曲豫章皆奇才,直上千尺已摧去。

送琦公诗卷

〔晁说之〕 〔宋〕

孤山教体外,赋诗汤休上。

后来数参寥,接手得宗匠。

东游四明山,怀人增恻怆。

何言遇老琦,二公论辈行。

但欠主盟人,汲古自清唱。

明年已七十,句法何荡漾。

兹山近蓬莱,展卷到绝旷。

岛子敢赓酬,我正恨难傍。

次韵和法琦

〔晁说之〕 〔宋〕

野寺木鱼午不响,老僧乞米樵松根。

志幽思苦作诗戏,处身不忌如洼樽。

大轴视我正其欲,尚恨近体意虚辱。

报以五字陶谢家,要看素丝难纯束。

江头梅雨灭槐火,我正思公惭饭颗。

复我苦淡来恼予,叹息有能无不可。

枉是昼公出前溪,猥效苏州失故栖。

苏州风流今不见,公乎老矣谁提携。

书事

〔晁说之〕 〔宋〕

越天梅雨短长思,嵩阳客子问归期。

幽梦远近徒犹夷,细字老眼厌纷披。

身将隐矣又何为,且舒萦滞为客时,故自平平欲语谁。

连日酷暑异常摅闷而作

〔晁说之〕 〔宋〕

寒暑平分,东南之徼,何多暍哉。

远望炎洲,近观火井,相与朝烬而夕灰。

名曰冰纨霜练,服之一缕如十袭,而信衣冠之不能。

敢疑夏祖之居会稽,短发文身自蔽以草莱。

浪婆儿,身世世,共道常年不如是。

谁复怜北客,此日真憔悴。

深山乳虎想腾倚,清风不来空啸死。

安得人如葛稚川,脱身直下坐井底。

奈何沧海浊沸,日不敢浴,金波自烂玉兔熟。

四方上下浊氛满,何许层冰映雕玉。

苦熟何不可,浊氛端恼我。

夜大风

〔晁说之〕 〔宋〕

夜半江头清客耳,仿佛钟声风雨里。

雨收风冷独严威,鼍号龙战江声徙。

政是夫差破吴时,鼙鼓百万当者靡。

白头嵩客奈此何,他年惯听山之阿。

惟彼天地之中央,岫埙篪谷宁厌多。

吾土信美小人哉,何不处处作好怀。

寒江

〔晁说之〕 〔宋〕

寒江不可望,怖尔船中客。

波涛已无时,风雨又几日。

人多冒险艰,我独幸沉寂。

蛟鼍得意豪,鸿雁归期急。

吾孙解蛮语,政可一戏剧。

夜雨

〔晁说之〕 〔宋〕

夜雨听沉寂,颇似嵩少时。

但怪越江上,非此严冬宜。

重冈迷积霰,故山今付谁。

潮头斯更健,鱼尾适自嬉。

独如客子何,耿耿问心期。

〔晁说之〕 〔宋〕

一雨一月强,天地同翳如。

大风半夜起,上下痛扫除。

彼苍不自压,人力端奈渠。

不然何特异,摇荡此寰区。

痴儿怖惧起,无衣冻不苏。

尚恐山岳仆,宁暇小物谋。

人生所托微,造化仁有馀。

明朝木杪静,晏晏看天衢。

题琦公赞光堂

〔晁说之〕 〔宋〕

山川固高深,不掩珠玉光。

道人觉物者,明明岂自藏。

奈何一世中,暝醉不我臧。

收敛万古志,风雨一茅堂。

问之默不语,诗成兰蕙香。

山中多卉木,有待而芬芳。

自怜年少时,彻今昼公行。

虚空流水远,天外有鸾凰。

白发此种种,红尘谁茫茫。

嵩少今卜筑,因之归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