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门

禁门咨庶事,常朝接群彦。

银蟾尚馀光,莲漏初停箭。

慄慄切独惧,鱼鱼偕众选。

岂其旅进退,实以资匡赞。

坦平文石陛,净洁龙书案。

勖哉亮采俦,伫尔嘉言荐。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题董邦达仿李成茂林远岫卷

〔弘历〕 〔清〕

古人绝材不可量,吟咏之馀精绘事。

在唐王杜宋米苏,尔家思白曾标帜。

当其神来夺化工,岂可形肖求纤备。

其次阎吴及李荆,元氏大家厥有四。

各工其事遂造精,要以气韵为之帅。

此图粉本出营邱,真迹曾编能品类。

惨淡经营或过之,乃知画法首贵意。

崇山峻岭何穹窿,崖枝涧叶相荟蔚。

水阁开窗到底清,浮图倚寺凌空际。

别有飞流走白龙,下经石濑珠玑碎。

荒村略彴更绝胜,源中尚有秦人避。

溟溟蒙蒙堆湿润,装潢触手虞沾渍。

我从山水窟中来,爱此犹然看不置。

求之古者原有契,还虑后者难为继。

绣缫金鐍得所宜,秋月春风永相寄。

秋麦

〔弘历〕 〔清〕

初秋发轫时,金风荡禾黍。

西成喜匪遥,黄云经目睹。

朔塞大蒐归,多稼涤场贮。

翻犁播麦种,芃芃复如许。

相距才两月,农务易已屡。

勤劬莫过兹,天时况难怙。

周览农家具,同此识疾苦。

茁陇蓬葱绿,循观聊展眉。

欣彼生意佳,致我马足迟。

未觉繁霜侵,仍馀瑞露滋。

劭农虽惬怀,祈岁更廑思。

既愿冬雪足,还蕲春雨时。

年来此际慰,虚望或有之。

以此喜与忧,迭起无穷期。

人知玉食尊,其艰谁得知。

密云县行宫对月

〔弘历〕 〔清〕

朔塞返行旌,离官驻清跸。

天籁发庭柯,蟾辉入我室。

过望轮尚圆,恋秋情更逸。

盈匡经两度,来往浑一律。

鸟语话畴曩,蛩音助萧瑟。

渐觉翠峰遥,对此银云栉。

随时爱景光,夜窗聊点笔。

山田

〔弘历〕 〔清〕

山田率有收,其说颇尝试。

陂陀易疏泄,霖雨无忧积。

气润蒸雾露,便旱犹沾洎。

所以其生谷,短茎而硕穟。

屈指数年间,五过乃丰四。

去岁山左歉,赈恤亦云备。

所济䆒难遍,灾黎群走避。

携妻负其孩,来者以万计。

亦有筐盛种,或乃犁拖㹀。

恳辟厥荒确,谋食聊托寄。

长吏漫遮回,轻去岂其志。

幸得免沟壑,何分内外地。

几见榆关外,耕作恣民意。

以此略为慰,更复念不置。

聚者日以众,地利己无弃。

谷贱则伤农,天时况难必。

嗟嗟守牧臣,岂不深长思。

读杜诗

〔弘历〕 〔清〕

我读杜诗亦已屡,每一开编兴会殊。

与造物游不知穷,柳州所言谓是乎。

衙官屈宋徒自诩,律惊神鬼诚无如。

寻章摘句祗陋耳,抹月批风犹故吾。

瀛台大理石屏歌

〔弘历〕 〔清〕

直方大幅出岩峦,制为屏风陈座端。

不忘本来具神解,林岭犹肖点苍山。

琉璃罘罳嫌巧脆,锦绣纂组徒繁丽。

岂如山骨坚且朴,更不镂斲致刓敝。

白质青文润以腴,高低溪壑天然图。

倪黄董臣称妙手,疏皴澹染终不无。

廉而弗刿柔岂屈,巍然犹是前朝物。

几经海水复桑田,依旧春风更秋月。

〔弘历〕 〔清〕

秋麦种已遍,秋雨早应时。

千里览芃芃,停鞭欣可知。

惟赖冬雪足,伏气日益滋。

可使遗蝻深,更耐春霖迟。

此际才秋杪,少待犹及期。

清晨报云布,疏密频频窥。

倘邀六霙霏,亦称三白宜。

譬彼望蜀人,得陇慰已差。

又如未获蜀,兼虑陇失之。

年来祈岁心,展转凝双眉。

望云思雪意,聊复呤前诗。

杜诗

〔弘历〕 〔清〕

杜诗于我有何缘,每一见之不忍舍。

寒为衰日可宜冬,暑作雄风足消夏。

于唐拔尔轶卢骆,在汉绰然媲班马。

清词丽句空古今,一一皆从性中写。

呜呼今而有其人,磬折吾当拜风下。

汉玉璧

〔弘历〕 〔清〕

一泓秋水赪霞染,疏列明星四五点。

何代连城出幽坎,设置秦台能照胆。

东序大训非厕忝,相辉古色不可掩,尺壁非宝式前范。

弘德殿

〔弘历〕 〔清〕

轩宫象紫垣,璇簃接路寝。

居中抚八埏,奉三育群品。

俭诒阶尚土,侈戒帷裁锦。

万几常自惕,庶政于焉审。

但希六幕调,宵衣亦安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