憩螺川胡推官虞胄过访因赠

策杖登嵩高,遥望天中山。

羽翼不得前,薄暮空来还。

南行入匡庐,逝将上衡岳。

浮舟渡螺川,遂憩川上阁。

螺川濯濯古司谳,山木清秋晓行县。

云是天中驰檄来,知我穷愁且来见。

天中岞崿产异人,振衣独对清江滨。

宛如嵩高上登日,郁然相望真嶙峋。

嶙峋万仞动寒色,玉井冰花映天白。

不向空厅列鼎书,长悬孤榻留行客。

我曾读君文,叹君似长卿。

金门献赋后,当入承明庭。

今来江上作司理,谳狱如君复有几。

伯始从教博似云,胡威只是清如水。

越人久作汗漫游,横江又见红螺浮。

清秋一饮郇公酒,醉看朝霞江上楼。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寄武曾贵州兼示沈周诸君四首其四

〔汪琬〕 〔清〕

自我归东南,造门无此士。

平生六艺学,听者塞其耳。

词赋颇类俳,章句极可比。

天未丧斯文,勉旃二三子。

题秋山读书图送旧京邹山人还紫微兼询沈耕嵓徵君

〔毛奇龄〕 〔清〕

晨星漠漠东阳路,斜傍双溪晚来渡。

耕嵓何在高复高,云是秋山读书处。

秋山巀嶪跨紫微,相看同著青荷衣。

王孙远道怨迟暮,春草欲生归不归。

寄武曾贵州兼示沈周诸君四首其三

〔汪琬〕 〔清〕

往时灌园图,烟墨濡吴绫。

作者果谁氏,翰林有云仍。

比闻杞菊荒,菘芥独青青。

何不归去来,偕妇师于陵。

寄武曾贵州兼示沈周诸君四首其二

〔汪琬〕 〔清〕

翩翩朱公子,折节治古文。

与世绝少可,每言喜御君。

相携从我游,鹤立于鸡群。

岂无东南美,琐琐不足云。

题抱瓮丈人濯足图为顾有孝徵君

〔毛奇龄〕 〔清〕

君不见彭城画工有奇技,姜肱拥被终咨嗟。

又不见华阳高士善图画,笼头龌龊空随车。

羡君孤处笠泽中,世人谁得窥君容。

俨如岌岌千丈深岩松,置之茅屋长蓬茸。

吴山之长水之冽,浩浩溪流白如雪。

潆薄高随万里风,沿洄皎带千山月。

君来抱瓮畜畦水,日傍清泠思无已。

新蒲早薤纷渺弥,碧芋青蒋覆溶㵝。

踌躇落日犹徬徨,颓然濯足清溪傍。

触埼激石共奔迫,浩歌睥睨投沧浪,潇潇隐见溪流长。

五十生辰放歌

〔汪琬〕 〔清〕

有耳何必洗,尘埃不到先生耳。

有齿何必砺,利名不挂先生齿。

先生比来更事多,肯爱轩冕嫌烟萝。

前春屏居吴市侧,去秋誓墓吴山阿。

相羊鸡豚村,阑入东西舍。

篮舆但要诸生扶,藤杖每从释子借。

自信前生是地仙,来游人世亦偶然。

洞中丹灶定无恙,苔锁云封五十年。

罗三行

〔毛奇龄〕 〔清〕

周秦以后古歌绝,汉代延年尚能说。

逡巡魏晋中再亡,杜夔左?徒倡狂。

开元神武兴法曲,高头教坊谱相续。

华原骠国杂甘凉,立部声喧坐歌促。

金元起创爨舞辞,因之变伎歌参差。

九宫分谱限南北,一十九韵音调微。

明兴一代本无乐,鼓吹铙歌苦交错。

优伶爨弄习转深,南曲浸繁北浸落。

相传南曲始吴下,梧苑风流宛如乍。

吴侬创调絜古歌,翻出新声美无价。

当年绝唱称昆山,松常折嗓浙齿顽。

张芸朱美魏亮父,至今嗣续犹艰难。

杭州罗三重意气,誓欲寻原夺高第。

摄聪绝慧通鬼神,一雪从来品题异。

依声按律节奏奇,宫商相接复相离。

涵融便捷莺语涩,急决噭嘹鸧鸣迟。

声沿板定寸为?,韵七字三前与后。

新生故死黍粒分,迫度缓稽肌理辏。

一声将发坐客定,数变将终动神性。

流离迁客涕泪倾,窈窕新娘怨思迸。

搊筝摘阮徒自豪,吹师失管弦工逃。

吴中谭如并张燕,到此不敢争鸣号。

东昌坊头合歌板,首坐毛甡泣何满。

哀吟失职贫士情,那问终趋共前缓。

罗三歌罢拉瑶瑟,手把金卮揖甡出。

自言不是寻常人,耻作当年李恊律。

生平好酒名酒徒,结交满座皆屠酤。

上之不屈古王者,其下讵嫌今大夫。

千金散尽独长啸,故作歌吟杂啼噪。

娈童十万蒲伏前,不足当予日调笑。

毛公落笔能有神,悲能写哭怒写嗔。

貌予令予使不朽,至今予作忘言人。

昔年听歌及寒食,桃花满树风前拆。

歌来倏忽又一年,今夕听歌是何夕。

今歌既欢且复苦,坐者停声立停舞。

寒蝉数弄咽柳条,孤雁一声堕江浦。

洞庭秋风刚叶下,去春在昼今在夜。

霜繁露白月欲明,竹断弦弛鼓初罢。

宛如花底摘生叶,少妇缫丝自成节。

严钢锲处银锷凉,冰瓮开时水晶裂。

又如石齿决金薤,刓核吹芦擘风籁。

屏高烛短坐叹愁,昔日梨园近何在。

蹉跎相失淹岁月,非我能忘弃前说。

我亦沉沦年又年,憔悴相看总离别。

东昌坊里九曲园,高车驷马填前轩。

听歌满堂勿相问,此中惟见毛甡冤。

毛甡沉沦本无极,那复罗三又失职。

罗三当复歌此歌,莫道声繁歌不得。

积善庵旧有海棠一本花时最为烂漫今已不复存矣

〔汪琬〕 〔清〕

西虹桥西纷荠麦,回首名花已陈迹。

猩血氍毹锦步障,犹有山僧话畴昔。

似闻玉女司此花,怕涴尘俗沾泥沙。

鹤林杜鹃故有例,竟归阆苑仙人家。

稍稍枯槎萌短蘖,曾无十枝五枝发。

老夫自愧来挍迟,不见此花全盛时。

双珠篇

〔毛奇龄〕 〔清〕

谁家老蚌生双珠,大秦明月皆不如。

圆泉璧水产有殊,老翁垂白多根株。

前年恍逐隋侯趋,今年又入鲛女庐。

小珠焜耀照里闾,大珠灼灼盘中居。

暮年有子称商瞿,我翁得此岂晚乎。

毕逋共哺头白乌,龙门百尺孙枝扶。

老人得子草得荂,况复老健彊肌肤。

汉家祷嗣张玉弧,灵池百子宫台孤。

采莲西海莲未枯,莲花今且开东湖,雨馀花底珠溇溇。

作字数纸因戏题其后

〔汪琬〕 〔清〕

澄泥砚子南唐款,官窑蟾滴储泉满。

小窗棐几足盘桓,弱□才支绿沈管。

一丸杂试方与程,偶然落纸为真行。

未可污渠村姥扇,绾蛇萦蚓烦讥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