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篇奉祝平太翁年伯七十初度

君不见南山之高高入云,上连阊阖开天门。

仙人环佩纷错落,日月光景相絪缊。

阿翁七十好容貌,欲与南山等崷峭。

名法能传韦庆成,高怀不数岑公孝。

墙东寄迹追少微,行游尝著青荷衣。

风生南坞椒兰发,日出东园乌鹊飞。

即今初度诵皇览,矢絓寒蓬射来远。

神授方函启绿文,宾随曲巷开朱?。

华钟绮席次第陈,清秋八月真良辰。

邀来阁下弹筝女,舞罢庭前戏彩人。

庭前戏彩皆神骏,千里声名远尤震。

马氏由来重五常,江东自惜推三俊。

南山巀嵲高复高,称觞进履多贤豪。

欲知彩绂垂麟角,但看趋庭有凤毛。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西山观梅二首其二

〔汪琬〕 〔清〕

渐觉林间有落英,山僧导我历柴荆。

丁宁莫问山深浅,但拣梅花多处行。

李方伯生日

〔毛奇龄〕 〔清〕

黄星熠熠临江阳,渐东渐西瞻景光。

鸣葭叠鼓树六幢,云谁开幕今藩方。

三韩家世辽海长,从龙旧泽传芬芳。

蟠根仙李枝叶扬,惟公筮仕肇龚黄。

分司伟伐留西江,晋阶总宪肃纪纲。

三河万里百辟良,群推观察非寻常。

嘉名特达书御旁,帝将简之补衮裳。

惟此吴越称岩疆,东南克诘挞伐张。

非公不足领上襄,只今羽檄犹旁皇。

军需自给广武粮,伊昔萧相当汉昌。

关中馈饟连戎行,中原开府杜与羊。

尝恢宛洛屯江湘,矧兹瓯越空陆梁。

不烦朝食挥欃枪,自惭垂老依梓桑。

猥蒙荐达登帝阊,车箱盈辔马曳缰。

持觞不前应见谅,高天尚见青鸟翔,愿随青鸟同相徉。

西山观梅二首其一

〔汪琬〕 〔清〕

处处梅花映雪明,笋舆竹杖恣经行。

天公似会游人意,贷与斜阳半日晴。

一闻上人画鹤索题

〔毛奇龄〕 〔清〕

自笑生来有仙骨,年年相对鸑鷟栖。

谈经拂麈拥高座,俨若仙骥横天梯。

竹林鹦鹉静无语,宝塔雁王他自飞。

不随丁令较去返,岂与支遁相因依。

闲堂落笔起长啸,此间亦有凌霄姿。

西山渔父词四首其四

〔汪琬〕 〔清〕

雨过云头日日阴,石帆脚下水痕深。

全家习惯风波了,不怕湖村便陆沉。

题天台访道图二首其一

〔汪琬〕 〔清〕

绝壁危梁似画图,此中有路达仙都。

地黄不托胡麻饭,能向山家少住无。

陈掌院夫子生日作

〔毛奇龄〕 〔清〕

在昔郡国应制举,集贤学士居殿傍。

已徼词业进秘阁,尚未程试留东堂。

执经曾向马帐度,遥见天边白云暮。

龙沼桐扶和峤还,鳌峰土负山涛去。

只今三载弹素琴,紫芝产地乌栖林。

立朝久动荃宰恋,移孝远邀宸眷深。

芸台重掌入亲近,诏遣黄门赐存问。

玉案亲书第一班,金华坐进登三论。

当年两省荐拔人,今唻幸步清都尘。

分将黄纸当厅展,撷得红兰满座春。

老成端作后来式,守正时时见容色。

进贤必欲辨骊黄,斥伪何曾杂儒墨。

文章能起明宋衰,昌黎之后无雄才。

讲筵高出陶虞上,草制全从典诰来。

圜冬畅月设弧矢,正值王师渡滇洱。

六诏军书奏玉除,三雍文教开金齿。

大臣嘉绩动简编,泰符高映蓬池边。

第看天纪回星斗,安用崧高诵岁年。

题天台访道图二首其二

〔汪琬〕 〔清〕

自离洞府入尘寰,丹灶全抛菵露闲。

若见诸真冯寄语,钝翁久谪颇思还。

戊申三月旅亭夜读东原宗元鼎所著新柳堂集中有三诗专赋予濑中事触境生感因为长句寄去随笔无叙

〔毛奇龄〕 〔清〕

忆昔行濑中,曾经射阳渡。

欲托东原宗鼎家,风雨江关暗前路。

从兹奔走二十年,每过隋苑心茫然。

名山不厌少文病,破浪只思元干贤。

前年白下遇难弟,因宿街西瓦棺寺。

龙跃双垂海内名,雁行单作天边字。

思君但读君著书,因之遥识东原居。

芙蓉一亩共两亩,杨柳千株复万株。

深堂杨柳想佳句,初日芙蓉岂虚誉。

如何念及濑中人,不道濑中从此去。

当时鼓枻渡水乡,芦中无复倾壶浆。

孔融兄弟远难觅,道傍独立空徬徨。

潜行宛转过江右,记得湖东邓老秀。

击絮偏逢水涨时,装衣正值花开候。

逡巡流落淮汝间,酒徒死尽谁能传。

感君记事最忼慨,使我泪流如涌泉。

春深三月返江沚,垂柳红桥夜低起。

为读东原诗一编,三乞邻灯酒家里。

杏花

〔汪琬〕 〔清〕

烟雨迷蒙古岸斜,淡红浅白缭村家。

绯桃未放缃梅落,占断风流是此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