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琴赠远师

世人倾耳听繁音,太音古淡难为听。

有如广庭题旌夏,或者惊遁疑有神。

当时舜床调五弦,薰风煽物无穷人。

若言造化不爱玩,安得感君回阳春。

遗音相继嗣者谁,穷山缁侣黄冠师。

非干此意乐穷静,世路自与相参差。

我今试听清风操,野鹤孤猿对残照。

琅琊山下醉翁吟,分明拨向琴中调。

人言大弦如玉温,小弦廉折亮以清。

春秋自是隔寒暑,天地不得令偕行。

岂如七弦转十指,劲节谐音同到耳。

乃知造化在指端,岂但高山与流水。

道人不肯长怀珍,亦曾挟艺游车尘。

高门八字惊未见,脱赠往往捐千纯。

如今飘泊困长路,更觉世味难将迎。

应将感怆赴琴曲,一听万虑罗心兵。

道人勿苦生冰炭,古道须信非人情。

哀音果要洗俗耳,更去娇弦三两声。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世人都倾向于听繁复的音乐,却很难欣赏到古朴淡雅的音乐。就像是在广阔的广庭上,夏天贤明的君主李夏题写的旌旗让人惊叹并疑以为有神。在当时,舜床上弹奏的五弦琴,被和煦的春风吹拂着,引来了无数的人欣赏。如果说造物主不喜欢娱乐的话,那又怎么能感受到迎接春天的喜悦呢? 古曲能延续多少人,只有默默守在荒山野岭的道士和戴着黄色头冠的学士。不是因为他们喜欢冷静寂寥的乐曲,而是因为他们生活在与世不同的路途上。我现在试着去聆听清风的和鸣,看着野鹤和孤猿在残阳下吟唱,那琅琊山下的醉翁的声音清晰明亮,仿佛是在弹奏琴弦。人们说大弦像温暖的玉石,小弦纤细但清脆。春秋时期就能隔开寒暑,天地却不能一同前行。怎么能像七弦琴转弯动指头那样,音节力度和谐同进入耳中呢?这样才能知道造物之美在于指间,不仅仅是在于高山和流水。 那位道士曾经不肯珍惜自己的才艺,也曾为了名利而卖弄自己的琴技。高门的唐朝敬奉状元的门子没有受到激励,削减了他的馈赠次数。如今我在漂泊困难的长路上,越发觉得世俗的滋味很难迎合。我想选择沉浸在音乐之中,一听便能把万般忧虑和烦恼通通抛在脑后。道士,请不要辛苦去唤起人们的感动,人们应该更多去听一听这种悲凉的音乐。



陈道士年十三骨气有异弈棋得妙处鲜能对者推此艺以他学何所不可因成短篇赠之

〔王洋〕 〔宋〕

一枰局上无多歧,世人到此怀自疑。

方圆动静曾未识,生死眼前那得知。

长头道士年十三,眼如岩电光烂烂。

已将双脚落城市,犹自面目藏烟岚。

局中应答每闲暇,挥霍纷纭穷变化。

回头却笑世人疏,不认盈虚成取舍。

我闻此艺在专攻,莫起妄念思冥鸿。

冥鸿不至局已败,弓缴漫自存胸中。

我欲将君比弈秋,专持此艺从君游。

但期白黑得归处,一枰胜负吾无求。

又闻奕棋多仙侣,常向局中送寒暑。

世间利害疾转头,妙手如今向谁语。

昔时陶令曾鼓琴,为嫌弦上多繁音。

七弦除去五音断,却于此处知琴心。

我知此艺亦如此,不似推枰休刻齿。

请君长大具芒鞋,共向鹿门寻石髓。

赠向扬州

〔王洋〕 〔宋〕

耐官丞相千载人,传家爱国不爱身。

儿孙当使风流在,已许绝代夸殊伦。

其间淮上礼乐帅,气象直出追芳尘。

未论十世数眷属,况是云幕椒房亲。

扬州自昔镇平野,东控七泽南瓯闽。

肩摩毂击接昼夜,宾从杂沓朝天津。

尊前芍药照金翠,堂下杨柳眠芳茵。

上中下地贡赋错,二十四桥风月新。

百年人事有更变,冥冥原隰桑麻春。

中兴天子抚方夏,选用世德分忧勤。

劬劳鸿雁事安集,蓝缕筚路张罗闽。

即今施设如有神,突兀壮势何逡巡。

高城楼观插空碧,画桥舟舣浮奫沦。

黄童白叟息愁叹,自言重见风俗淳。

野人本住蓬莱侧,寄籍淮甸老阡陌。

飘流自分不重来,重来翻欲谋安宅。

昨宵晚渡长江来,扁舟欲泊长河侧。

送徒勉我但安行,此地何人名恶客。

元戎号令皆有时,令行禁止须臾期。

请君委櫜付大尹,野宿山行良勿疑。

行行古埭吊谢公,平堤一笑逢老翁。

语多杂乱唯说尹,但道还乐今年丰。

吴娘踏歌儿起舞,不须社日长闻鼓。

若令未即弃尘埃,会见黄金价如土。

野人诗句来林泉,具书目见非妄传。

请君云路驱长鞭,黄霸龚遂皆世贤。

赠邹德年

〔王洋〕 〔宋〕

短檠三尺照座隅,眵昏两目头不梳。

丈夫功业务广大,安用事此牛尾书。

多求旧闻助器识,欲驾万里须舟舆。

要坚志节在专苦,积萤照夜真前车。

道乡先生好门户,髯季晚出充门闾。

昂昂鸡群见野鹤,炯炯虎视嗟黔驴。

如何天公不着眼,弃此异宝犹纷挐。

我知造物自有意,将骋健骏先虚徐。

金须百炼作钟鼎,玉试三火真璠玙。

来年明光再射策,聊取高第酬三馀。

古今人事自差别,见晚用速皆乘除。

他年云路着鞭稳,无忘过我中田庐。

赠大猷

〔王洋〕 〔宋〕

栖迟下国伤蹉跎,更生父子交琢磨。

雀罗门外宾客省,三鳣堂中经史多。

菑川起奉太常策,风雅先入光禄科。

人间盛事有如此,东平江夏今如何。

一廛聊寄吴山曲,白柄长镵斸黄独。

饮从野老自有馀,饭在先生长不足。

人言功名难力取,我意功名要勤苦。

分明经训是菑畬,谁道今人不如古。

山阳隐士家传饥,长身季子今流离。

闻君酬唱得此客,牧儿贩妇哦新诗。

我将六十筋骨羸,形骸行赴沟壑期。

如君名遂尚可见,幅巾他日期追随。

古诗赠沈约之

〔王洋〕 〔宋〕

苏端薛复同黄土,海内文章谁接武。

即今七字续长言,沈子挥豪照今古。

朝为百赋更贾勇,暮作千诗犹奋怒。

补天彩笔不费工,卷地奔风随插羽。

穷途得所喜入眼,口诵新篇身起舞。

已知奔逸逐骅骝,况复逡巡蹈规矩。

荐书指日登姓名,艺圃方期富仓庾。

阎公色动瞻斗牛,处士当筵赋鹦鹉。

跨海鲸鱼要力求,翡翠兰苕不须数。

不嫌投迹老龟溪,看子声名满寰宇。

以校正字学还方智善作诗赠之

〔王洋〕 〔宋〕

惟古于文藏妙理,自然之音见微旨。

唇舌齿喉母生子,清浊重轻毛发比。

古者八岁方毁齿,小学师承方肄此。

时及春秋循一轨,台舆亦知窥阃垒。

齐人谋莒本秘诡,登楼密语不敢指。

两唇含合不哆侈,见者能知岂徒尔。

后人学疏忽源委,传会流俗兼下里。

庚辰吴入记前史,郢永遂令齐亥豕。

少知长老习步跬,红绿谁能辨朱紫。

纵有是师无是士,闻者一笑或掩耳。

我年六十老书几,仿佛声形多取似。

目前趋过或但已,翻覆讨论徒累累。

方侯大梁旧冠履,结发儒衣长槐市。

发愤编摩贪寸晷,索摘真能穷骨髓。

持以告人遭诋毁,方侯持心直如矢。

尊吾所闻宁转徙,若不我从知已矣。

我留龟溪同梵庋,膻莸偶幸亲兰芷。

时论古意自鞭棰,不觉此心思奋起。

乃知古学惟审是,晚乃纷纭听华绮。

考永声律究终始,纵不有疑心固喜。

要好谁云不传纸,革误锄疑云糠秕。

欲障东流归海水,识路直须行不已,靖节琴中有宫徵。

戏郑曾二老

〔王洋〕 〔宋〕

两编千片白雪茧,六百二斗青铜钱。

不辞破费十日产,要向几上追前贤。

前贤已死不可慕,世上流传只佳句。

不寻断简赏心符,定自前贤无觅处。

郑翁知我用意诚,云有甲乙分馀明。

卢仝书到孟郊富,李老被酒张翁醒。

当时储馆典雠校,今日取送传芳馨。

分多析少每如此,翁甑百金杯千羹。

北邻老子苦好客,悬箪过午须宾食。

昨朝唤客啖鹅炙,十字浮光汤饼滑。

须臾碾畔百尘飞,语是奴童破圭璧。

此翁香串数百枚,一一啖客当千回。

啜香饱炙勘诗谱,但度流年无所苦。

方何二公回自郡所得不同作诗戏之

〔王洋〕 〔宋〕

南邻博士只破帏,春来数日分春衣。

东风陌上催蒙茀,不许看花缓缓归。

那知此理未可诉,破费书厨走长路。

静思我咎安致然,杳杳人情无问处。

归来粉黛包亦结,安得衾禂更罗列。

娇儿冬暖不须啼,正恐当寒更无袜。

命数从来有奇耦,北里士师真好手。

一时欢笑父子同,箧载缣缃船载酒。

归遗欣欣乐可期,妇运金刀时哺饴。

先忧后喜尊吉卜,酾酒烹鱼消百罹。

世间得失类如此,解使空肠作悲喜。

红白纷纷一种花,试向东风问桃李。

周秀实书云裴奇卿好茶得病钟熙仲酣醉任真西林老逢场作戏同倚花下一时信笔作诗为戏

〔王洋〕 〔宋〕

闲来得病绯衣客,著酒当茶桑苎翁。

谁知十室有二士,复得周叟同从容。

叟今行年馀七十,七岁诗成鬼神泣。

即今吻合主盟坛,籍湜惊奔汗流急。

两君置阵亦严整,未许行人私越境。

有时争利逐辎车,掉鞅安行发机阱。

战者方酣见者真,走书取证石壁人。

石壁老人方睡起,岩前一笑桃花春。

迟君待我同徙倚,共催短棹东风里。

闻何为孙作内集以长言戏之

〔王洋〕 〔宋〕

门前春田澍膏雨,门内春风动歌舞。

瑑为璋玉男子祥,起作绣鞋女儿舞。

阿翁吹箫儿献旅,粉面娇孙侍家主。

一门欢笑足戏乐,盛事流传百年语。

村歌社曲莫插手,定本风流教坊谱。

一家有喜百家同,况是相逢沦落中。

犀钱玉果大开说,已愧汤饼沾无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