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元素属题吴攘之小像

安吴矜其书,自诡已入圣。

攘之实高弟,孔颜隐相命。

此图名如愚,不违意可并。

一时号复古,秘诀擅拨灯。

援碑强入帖,惝况说难罄。

吾观古书体,风气各自胜。

学之得形似,要亦近其性。

谁能受束缚,一一待指证。

不如尽扫去,纵笔且乘兴。

何须凿妍丑,今日我为政。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吴巽宜山深林密图

〔郑孝胥〕 〔清〕

辟世欲何归,意中挟悲愤。

入山路已绝,下笔犹恨浅。

峰峦郁千叠,松枥森万转。

泉声自洗耳,云气常在眼。

先生江海士,游屐不惮远。

含毫偶寄兴,孤往似忘返。

图成但自赏,俗客未许展。

谓余久慢世,道合古狂狷。

何时约买山,共逐巢由隐。

喻兆蕃出世所藏高宗纯皇帝书画小册敬题

〔郑孝胥〕 〔清〕

石渠编宝笈,御笔灿星辰。

太上春秋高,翰墨尤入神。

小册仿米倪,超越无昔人。

何时落人间,词臣秘奇珍。

伤哉御座移,法物几蒙尘。

微闻随弓玉,流转归诸邻。

吾皇似高宗,书势极雄妍。

他年收旧物,祀夏还配天。

题济宁李一山所藏唐拓武梁祠画像

〔郑孝胥〕 〔清〕

唐拓旧传李氏本,荆川父子留私篆。

国初鉴赏得朱查,武梁祠像名初显。

衎斋秘藏凡几载,旋入扬州玲珑馆。

佩兮割爱遗汪君,转赠秋盦意殊款。

秋盦嘉祥获遗石,重立武祠抉幽隐。

前后石室文益多,载籍未收剔苔藓。

殷勤持此寄覃溪,好古天教福双眼。

尽资两汉记金石,辨证详明助新纂。

猿叟赋诗石洲继,道光季年事非远。

济宁李氏久失之,宝物何缘出京辇。

十四图才存十一,馀烬居然脱兵燹。

流传先后粗可稽,题跋如林幸无损。

李君自序具颠末,时士续咏见盛晚。

老夫敛笔复何云,聊快任城璧终返。

题金陵蒋氏遗训卷

〔郑孝胥〕 〔清〕

蒋生素好礼,诸老所激赏。

金陵吾旧居,交游殊不广。

闻君守遗训,德业久培养。

曾侯善八分,精楷时无两。

烂然书盈卷,相重非标榜。

审言至俪语,淳雅冠吾党。

二公吾所信,片语岂虚奖。

笃行且尊师,世风从扰攘。

吴柳堂先生罔极编书后

〔郑孝胥〕 〔清〕

母死国复破,此愤可杀身。

杀身未得所,忍死犹烦冤。

先生古烈士,劲气苦难吞。

言官虽其职,一言遂去官。

郁郁栖闲曹,怅怅聊自存。

苟生如久病,病在胆与肝。

处世既不谐,功名何足论。

冲天终一决,举朝为悲酸。

毅皇诚可哀,景皇遇益艰。

继统空纷争,母子还自残。

尝读绝命辞,俯仰四十年。

馀生未可死,人定期胜天。

赠李经彝观察

〔郑孝胥〕 〔清〕

长沙乱后失相闻,抗节难污始见君。

谁识伯休真卖药,还从太白细论文。

孑遗聊胜虫沙尽,危行宁妨鸟兽群。

稍喜等身书已就,埋头端欲事邱坟。

君著《诸子文萃》,不日刊行。

沈子培属题灵武劝进图

〔郑孝胥〕 〔清〕

君父有危急,臣子当自效。

事成福宗社,不成死忠孝。

玄宗不先请,此语实知要。

奈何裴冕等,首务上尊号。

名利驱天下,岂免害名教。

肃宗继玄宗,惭德在稍躁。

史臣论黄巢,用意颇深妙。

涪翁讥太子,大义堪止暴。

乙盦赋此图,尊主警群盗。

丁年卜中兴,吉语解众懊。

所执吾虽殊,相视真同调。

江阴赵焕文茂才殉节纪书后

〔郑孝胥〕 〔清〕

天下行同伦,中国本无患。

贼臣倡犯上,举世乃好乱。

排满实邪说,不义岂尊汉。

斯民既趋利,倒戈复何惮。

能发不能收,瓦解变愈幻。

人人怀异志,所务在争纂。

神州遂陆沈,深谷化高岸。

名教益扫地,丈夫殊可贱。

伟哉赵茂才,一死定众眩。

夷狄犹有君,诸夏竟俱叛。

行天揭日月,顺逆所必辨。

薄俗诬大同,相率入焦烂。

纲常彼何罪,小康足为善。

老夫虽遗民,未死火在炭。

救民诚吾责,卫道待义战。

左子异求题文襄公二十九岁小像

〔郑孝胥〕 〔清〕

文襄复新疆,首刊《吾学录》。

理坏而匿作,响应一何速。

及序马君集,原乱论犹笃。

犯上由放言,遂为天下毒。

伤哉今日祸,老辈固已烛。

治世行同伦,礼义众所服。

邪说兴几载,遽令庙社屋。

逸民秉家法,毛骨见卓荦。

吾生晚可哀,披图想河岳。

刘幼云潜楼读书图

〔郑孝胥〕 〔清〕

秉书以事君,自处在忠孝。

惜哉非甲胄,救国乃无效。

抱书窜穷岛,举国孰同调?

潜楼非人间,东海意已蹈。

此中不废读,放眼藐群盗。

纷纷乱未止,恃此昌吾道。

狂夫天稍厌,反正谁能料?

何妨坚信书,南山占雾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