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大唐西域记十三首

维人与兽交,乃以产凶逆。

不信凶逆徒,亦从人类获。

怪哉狮子父,慈心终勿革。

威宁踞长林,万骑尽辟易。

一子当其前,哮吼忽已歇。

剚刃入怀中,忍痛竟至殁。

世人谓之痴,我谓慈无别。

天下皆吾子,覆载及穷发。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读大唐西域记十三首

〔释函是〕 〔明〕

宝洲多美色,可以倾人国。

维有僧伽罗,庶几祛此惑。

大海何茫茫,谁执天马鬣。

骧腾云路中,回顾即淹没。

妖媚岂不工,降心吾有诀。

哀哉五百人,湎淟终难脱。

延祸及宫庭,贵贱同湮没。

悠悠古自今,内外须明哲。

悼大牛

〔释函是〕 〔明〕

之子解尘网,相将十五年。

五年予在匡,十年归佛山。

适值分卫时,相见江流间。

为众忘疲劳,精神泽癯颜。

转盼曾几何,须鬓蚤已斑。

客春中深寒,半月不得眠。

愿言病既瘳,长揖陌与阡。

欲返尔形神,侍我巾瓶前。

彊饭始两旬,辄闻随人缘。

菩提萨埵心,岂肯图自安。

忆我入丹山,再睹阳雁翩。

偶逢旧山人,方知竟淹然。

生死安可逃,形魄伤云烟。

觉海空茫茫,静观徒往旋。

谁当谙水脉,安流泛晴川。

秋夜谣

〔释函是〕 〔明〕

万里无片云,青霄非所择。

今古一同然,当秋显精色。

归鸟空中真,流星界天石。

湖水入孤帆,水中天更碧。

遥光射群峦,万木生寒栗。

俯仰失从来,敛襟恣吾适。

双镜楼

〔释函是〕 〔明〕

一镜从空出,清光透檐隙。

白白入双眸,并作琉璃国。

中有五色云,隐显镜中错。

四窗常豁然,阳焰生虚室。

古称百尺楼,高广非其匹。

高出九霄上,俯视犹蜗角。

横亘逾八荒,转足失广漠。

远睇彭蠡滨,秋水连天白。

近枕紫霄高,松竹罗其侧。

山晴天气朗,时花爱丽日。

百鸟翔且鸣,高低竟晨夕。

星月绕榱楹,寒空彻几席。

风雨至无时,轰雷震山岳。

瞬息复晴霁,万木光通泽。

时运无古今,观听有荣落。

流览一镜中,双眸自开合。

耕田二首

〔释函是〕 〔明〕

举世竞干谒,俯仰丧其真。

性岂与人殊,难忘贱且贫。

遇境辄自信,行浊而志清。

此语非圣贤,大言以徇情。

性习本同源,明昧互相倾。

理必不胜欲,观浅乃无成。

凡夫贪着事,吾师之所箴。

有初鲜克终,岂不负生平。

长揖谢世间,决志归山林。

饘粥亦可食,努力事躬耕。

少者效勤劬,晨宵予在心。

但得无馀想,山水有知音。

读大唐西域记十三首

〔释函是〕 〔明〕

孤山竟何在,郁郁青树林。

名花间清流,被壑注层岑。

炜煌金阙迥,坐列多精灵。

中间擎莲台,琅琅海潮音。

机感当所求,像外如有神。

予言尽大地,一境无二人。

昏蔽落尘网,万象随心形。

不见僧伽王,目前成异因。

晨起揽清镜,忽然空其身。

遍睹皆多罗,草木四山春。

上有天华冠,赫赫威光迎。

图访至摩竭,镜里曾亲临。

此岂夙所构,因事聊以明。

读大唐西域记十三首

〔释函是〕 〔明〕

网罟不可设,匪但戕群生。

禽鱼多异迹,隐显难以明。

大鸽济罗者,乃是金仙身。

深慈聊尔尔,所矢终何心。

仁暴性靡常,迁延宁至今。

读大唐西域记十三首

〔释函是〕 〔明〕

帝释窟之东,渐教昧随机。

三净安得常,仰见群雁飞。

诒言众食乏,应声投身遗。

悲感动见闻,执情终以移。

人岂不如鸟,圣化良有时。

至今窣堵坡,照耀同吾师。

读大唐西域记十三首

〔释函是〕 〔明〕

屈屈吒播陀,三峰挺绝崿。

尊者迦叶波,受嘱于中托。

捧持金缕衣,敬候慈氏作。

三会法已周,憍慢当谁药。

登高一弹指,山开见无学。

授衣仍致辞,先后无二觉。

乔木映丹厓,白云迷归鹤。

灵鹫尚俨然,岁岁花荣落。

读大唐西域记十三首

〔释函是〕 〔明〕

尼连林外池,香象侍母处。

采藕汲清泉,于世复何与。

林外有人声,彷徨悲失路。

象导人以归,人指象往捕。

岂待两臂落,方知鬼神怒。

幽厄本自甘,盲母谁为哺。

仁王自有心,上帝日临汝。

名利终当尽,此心安可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