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石部·铜矿石

集解 铜矿石,状如姜石而有铜星,熔之取铜也,出铜山中。

气味 酸,寒,有小毒。

主治 丁肿恶疮,为末傅之。

驴马脊疮,臭腋,磨汁涂之。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本草纲目·石部·青琅玕

〔李时珍〕 〔明〕

释名 青琅玕,生蜀郡平泽,采无时,此蜀郡赋所称青珠,黄环者也。

琅玕有数种色,以青者入药为胜,是琉璃之类,火齐宝也。

气味 辛,平,无毒。

主治 身痒,火疮痈疡,疥瘙死肌。

白秃,浸淫在皮肤中,煮炼服之,起阴气,可化为丹。

疗手足逆胪。

石阑干。

主石淋,破血,产后恶血,磨服,或煮服,亦火烧投酒中服。

本草纲目·石部·珊瑚

〔李时珍〕 〔明〕

气味 甘,平,无毒。

主治 去目中翳,消宿血。

为末吹鼻,止鼻衄。

明目镇心,止惊痫。

点眼,去飞丝。

附方 小儿目翳未坚,不可乱药,宜以栅瑚研如粉,日少少点之,三日愈。

本草纲目·石部·马脑

〔李时珍〕 〔明〕

释名 玛瑙。

气味 辛,寒,无毒。

主治 辟恶,熨目赤烂。

主目生陪翳,为末,日点。

本草纲目·石部·玻璃

〔李时珍〕 〔明〕

气味 辛,寒,无毒。

主治 惊悸心热,能安心明目,去赤眼,熨热肿,摩翳障。

本草纲目·石部·水精

〔李时珍〕 〔明〕

释名 水晶。

气味 辛,寒,无毒。

主治 熨目,除热泪。

本草纲目·石部·蜜栗子

〔李时珍〕 〔明〕

集解 蜜栗子生川、广、江、浙金坑中,状如蛇黄而有刺,上有金线缠之,色紫褐,亦无名异之类也。

丹炉家采作五金匮药,制三黄。

本草纲目·石部·宝石

〔李时珍〕 〔明〕

释名 宝石出西番、回鹘地方诸坑井内,云南、辽东亦有之。

有红、绿、碧、紫数色。

碧者,唐人谓之瑟瑟。

红者,宋人谓之。

今通呼为宝石。

以镶首饰器物,大者如指头,小者如豆粒,皆碾成珠状。

主治 去翳明目,入点药用之。

灰尘入目,以珠拭拂即去。

本草纲目·石部·锡吝脂

〔李时珍〕 〔明〕

释名 此乃波斯国银矿也。

一作悉蔺脂。

主治 目生翳膜,用火烧铜针轻点,乃傅之,不痛。

又主一切风气,乃三焦消渴饮水,并入丸药用。

附方 《普济方》云:小儿天吊,多涎,搐搦不定。

锡吝脂一两,水淘黑汁令尽,水银一分,以少枣肉研,不见星,牛黄半分,麝香半分,研匀。

粳米饭丸黍米大。

每服三十二丸,新汲水下,名保命丹。

本草纲目·石部·菩萨石

〔李时珍〕 〔明〕

气味 甘,平,无毒。

主治 解药毒蛊毒,及金石药发动作痈疽渴疾,消扑损瘀血,止热狂惊痫,通月经,解风肿,除淋,并水磨服。

蛇虫蜂狼犬毒箭等伤,并末傅之。

明目去翳。

本草纲目·石部·紫石英

〔李时珍〕 〔明〕

气味 甘,温,无毒。

主治 补不足,定惊悸,安魂魄,填下焦,止消渴,养肺气,治惊痫,蚀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