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浪石仍叠苏轼韵

实所胜斯名所屯,暂以屈亦久以尊。

此翁此石有如是,逢时辨底明与昏。

重来燕南赵北界,了识明月清风村。

韩园修葺复旧观,两行垂柳青遮门。

松轩潇落可信宿,墙外祠妥双贤魂。

驻䍐诸务则且置,便抚亭下青云根。

岿然古貌故好在,雪浪有号原无痕。

逮兹盖已六赓韵,前席如共髯仙论。

孰谓中郎不可得,宁非对者石与盆。

七百馀年一瞬耳,奚称前咏碑间存。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晓行一首示直?总督方观承及其属吏

〔弘历〕 〔清〕

晓行露濡麦,野甸清无尘。

翻犁或未种,聊问彼农民。

答言土尚乾,雨方布种均。

吁嗟有是哉,不知苗硕真。

今春而谓旱,良心乃何存。

犹然雨我田,皇天其实仁。

感此博施膏,弗因一愚屯。

惰农不睯作,周书已具云。

劝劭在有司,莫孤吾谕谆。

其或力不足,资助仍宜频。

阅滹沱河言怀

〔弘历〕 〔清〕

丙寅冬临兹,茭楗筹防水。

庚午稍移南,渡时为之喜。

今去城更远,计之以数里。

混流本无定,让地任其徙。

堤不过卫城,所幸乃在此。

黄河及浑河,何不亦若是。

实又不可行,无策愁曷已。

正定隆兴寺礼大佛叠旧作韵

〔弘历〕 〔清〕

无量寿如是我闻,寿超一切两足尊。

观音是佛观察智,大士愿力称普门。

曰一即二堕圣见,不如泯念礼法云。

慈宁今岁开七帙,延釐虔奉大安轮。

五台谒㬅殊室利,如山如阜齐高旻。

宝螺梵鼓已朗朗,嵩呼华祝犹纭纭。

蒇事和铃指钜鹿,晋山燕水行行分。

郡城至止驻翠辇,分野昴毕月建辰。

离宫潇洒鹿苑侧,松窗绨几堪怡神。

处分几务有馀暇,问安萱戺康强身。

扶持瞻礼惬懿愿,云同不可况异云。

箕子九畴犹有数,数无量逾恒沙尘。

以此介寿合天下,宁辞远劳扈卫军。

徘徊散步阅古迹,隋唐碑碣前墀存。

却笑吾仍执名象,几曾佛法窥其真。

长歌一再叠赓韵,哓哓讵非逞辩论。

信宿明当返京国,即今转瞬还成陈。

胜地少延固亦可,恐妨耕稼时当春。

箕山咏古

〔弘历〕 〔清〕

不受斯已耳,耻逃失过清。

重华实受之,何碍元德升。

武仲自高人,龙门传矫情。

封墓配五岳,放勋千载称。

表德如是足,不闻蒲轮徵。

后世谬效古,乃有充隐名。

甘肃巡抚明德奏报得雪

〔弘历〕 〔清〕

二月十九雪,数千里而遥。

偏南则沾雨,齐豫歌渥饶。

近北雨继雪,盈寸旋亦消。

甘抚今奏至,同日六花飘。

西北边寒地,本无秋麦苗。

此泽利春耕,深慰吾望翘。

天恩何修得,乾惕励旰宵。

叠苏轼刻盆石诗韵

〔弘历〕 〔清〕

形而下者皆子孙,何不归一返厥原。

以水承石沃水翻,坡翁游戏至理存。

后人乃谓雪在盆,孰得其肤孰得根。

我来阅古偶复言,所喜时雨歌元元。

幸莲池书院叠旧作韵

〔弘历〕 〔清〕

莲池古名迹,志乘艳扶舆。

葺新在后人,难言此不须。

缀景既无尽,拓地颇有馀。

因迥得高楼,疏下为明湖。

所志在菁莪,宁云狎鸥凫。

五台祝釐返,取道保阳俱。

郡城斯莅止,聊以憩车徒。

方伯请我临,兴贤其宜乎。

结搆较前丽,藻井倒植蕖。

贾辅与郝经,曾此贻前模。

池莲则尚未,渌水立闲锄。

浴沂风舞雩,意趣了弗殊。

所愿经学昌,蔚蒸济世儒。

涿鹿行三叠前韵

〔弘历〕 〔清〕

诘旦发新城,涿野按辔行。

瀼瀼露气重,麦颖珠光明。

农家已期饼饵饱,我戒满言敢言好。

行馆壁题忆向来,成功蒇事诚神巧。

失之甚皆得之尤,旋转总沐天恩稠。

筠冲扈跸抡材留,麟袅琅玕厥贡牧,更复伊犁农事修。

微雨

〔弘历〕 〔清〕

迩日雨时来,亦时被风遣。

昨晚云色黄,踊愁作霾卷。

入夜报浓阴,四更雨霏宛。

疾徐问达旦,眠枕谁能稳。

清晨视阶除,水积土香满。

度润刚及寸,禺中风作转。

踯躅生馀惜,徘徊频仰眄。

乾泽今岁美,继霈斯尽善。

无厌人皆然,恃爱吾未免。

于阗采玉

〔弘历〕 〔清〕

于阗采玉人,淘玉出玉河。

秋时河水涸,捞得璆琳多。

曲躬逐逐求,宁虑涉寒波。

玉不自言人尽知,那曾隔璞待识之。

卞和三献刖两足,审然天下应无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