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读山海经十三首韵送机简堂自景星岩再住隐静

古无住持事,但只传法旨。

有能悟色空,便可超生死。

庸僧昧本原,岂识西归履。

买帖坐禅床,佛法将何恃。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古时没有住持的职务,只传授佛法的教训。只有能够觉悟色即是空的人,才能超越生死的界限。平庸的僧人不明白佛教的本源,又怎么理解西方的归宿之路。购买坐禅床、写佛经的纸,佛法将依靠什么来传承呢?



和陶读山海经十三首韵送机简堂自景星岩再住隐静

〔吴芾〕 〔宋〕

僧中有高僧,士亦有高士。

我虽不为高,心粗能知止。

师是个中人,特患不为尔。

何幸我与师,俱是邻家子。

和陶读山海经十三首韵送机简堂自景星岩再住隐静

〔吴芾〕 〔宋〕

师本穷和尚,我亦穷秀才。

忍穷俱已彻,老肯不归来。

今师虽暂别,泉石莫相猜。

应缘聊复耳,师岂有心哉。

和陶挽歌词三首

〔吴芾〕 〔宋〕

吾年七十五,寿命不为促。

仕仅五十年,出处粗可录。

人生会有尽,自应身就木。

寄语亲旧辈,不必为我哭。

百年如一梦,吾梦今始觉。

亦既了万缘,无殆亦无辱。

所欠惟一死,得死今已足。

和陶挽歌词三首

〔吴芾〕 〔宋〕

嗟我在生日,一饮数十觞。

有时无酒饮,亦复泼醅尝。

今日虽有酒,罗列在我傍。

对之徒自叹,与世隔风光。

所幸埋骨地,不离云外乡。

魂魄时一游,此乐犹未央。

和陶挽歌词三首

〔吴芾〕 〔宋〕

老眼日昏昏,华发日萧萧。

不死竟何待,理合葬荒郊。

荒郊何所有,四面俱岧峣。

荣木望秋落,亦已成枯条。

青松为我夕,白石为我朝。

仍幸二亲墓,相去无几何。

今得从之游,欢喜如还家。

我心既欢喜,安用挽者歌。

有人来奠我,但问山之阿。

和陶读山海经十三首韵送机简堂自景星岩再住隐静

〔吴芾〕 〔宋〕

吾邑多缁徒,浩浩若云海。

大机久已亡,赖有小机在。

乃更与一岑,纯全两无悔。

堂堂二老禅,海内共期待。

和陶读山海经十三首韵送机简堂自景星岩再住隐静

〔吴芾〕 〔宋〕

纷纷学禅者,腰包竞奔走。

才能脱葛藤,痴意便自负。

求其道德尊,如师盖希有。

愿傅上乘人,永光临济后。

和陶读山海经十三首韵送机简堂自景星岩再住隐静

〔吴芾〕 〔宋〕

我与师来往,岁月虽未长。

相看成二老,风流亦异常。

既宴坐岩上,我方为聚粮。

傥师能早归,此乐犹未央。

和陶读山海经十三首韵送机简堂自景星岩再住隐静

〔吴芾〕 〔宋〕

扶疏岩下树,入夏总成阴。

几年荆棘地,一旦为丛林。

我方与衲子,共听海潮音。

人生多聚散,离别忽惊心。

和陶读山海经十三首韵送机简堂自景星岩再住隐静

〔吴芾〕 〔宋〕

师心如死灰,形亦如槁木。

胡为衲子归,以响答空谷。

顾我尘垢身,拟向禅河浴。

更愿张佛灯,为我代明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