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氏两寿歌

伯翁九十常登山,城中策杖犹等闲。

仲翁七十不觉老,笑谈出口人绝倒。

两翁本是神仙流,青囊传世真箕裘。

二十年前古稀酒,伯翁杯落仲翁手。

小山雨露年年春,庭前已有折桂人。

先人种德如种树,蜡梅花放春佳处。

从今准拟开寿筵,千二百年如一年。

君不见兄酬弟劝歌且祝,玉林季弟诗如玉。

九峰书院歌涯翁,先生为孙司徒作。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九峰书院歌

〔邵宝〕 〔明〕

司徒归欤秋月九,江上寻山历厖纠。

九峰何在郢城西,此景更无他处有。

谁将群物名飞走,取类应出前人口。

为鸡为马为象狮,指点相呼故非偶。

乌岭焦山自色形,远为神仙近慈母。

方床若为野人悬,断舸不劳津吏守。

公心好静复好奇,孰谓伤廉本无取。

书堂清敞据中区,曲径烟萝舒复纽。

云开画障当南荣,泉送琴声入西牖。

别来想像三十年,清梦几回诗几首。

鉴湖不用乞新恩,故物今还落公手。

九峰仿佛在壶中,一笑春风共醇酒。

谢安卧不负东山,杜甫望常依北斗。

携满青囊采药多,坐温白石观棋久。

香山老者复何人,此老此峰皆寿耇。

涯翁大作合磨崖,为问山灵汝知否。

谢徐员外送石子歌

〔邵宝〕 〔明〕

秋官西来自三衢,赠我石子舁十夫。

问渠安所收拾此,急水滩头激浪馀。

君何太劳我太迂,谁知古意皆可书。

世间奇货玉与珠,我独爱此珠玉如。

君看磊磊复落落,长短圆方不须凿。

万壑千岩雨送来,沙与揩磨波与濯。

皎然洁素蔚然青,夏造殷因亦惟错。

寻常碌碌未足论,顾我一卷方华岳。

我行两浙西复东,布帆几扬严滩风。

一罂置此二三子,澄清激浊胶无功。

而今万辈皆我润,润泽不与他山同。

便将罗列阶左右,朝夕相看作良友,坦然函丈坚且久。

君不见一番雨洗一番明,中涵云气上应星。

宝萱堂歌为华文远作

〔邵宝〕 〔明〕

宝萱堂前春酒香,东风吹花初日长。

诸郎将儿寿寿母,宾阶有客森成行。

具区西来入海去,流到鹅湖未能遽。

乾坤汇泽同馀波,正似君家庆钟处。

君不见宜男有种春无涯,一年一觞如此花。

焦山歌

〔邵宝〕 〔明〕

焦山古称浮玉山,乃在南徐东北江波之间。

长江西来万馀里,地将到海天为关。

金山古金鳌,与此相伯仲。

高通鸟道两崔嵬,深入龙宫一空洞。

壮哉大观乾坤中,沧溟有际天无穷。

吐吞兮星日,呼吸兮风云,有时变怪起雷雨,满盈之动成晦蒙。

上观北斗定天极,下指地势惟兹水上之双峰。

吾尝济瓜州、弭京口,鼓楫中流屡回首。

仙翁招我上金山,指点焦山引杯酒。

君不见百川四渎先江河,安流争似惊涛多。

中河底柱复碣石,江山非此如此逝者何。

子登台,我歌此,吾道茫茫正如水。

青山歌

〔邵宝〕 〔明〕

吾闻太湖之上郡山丛,参差一碧皆摩空。

兹山乃独擅名字,两洞庭北夫椒东。

南条西来几经络,东将到海还盘薄。

左旋右引真有情,古色疑从天上落。

望湖亭如一巢小,万顷烟涛连树杪。

七十二峰名者谁,今古兴亡云杳杳。

援琴曾和桓山歌,断碑破冢如予何。

振衣独上最高处,沧浪调远清风多。

旧诏归来病新起,拭目江湖千万里。

丹邱信有在人间,兹山兹山无乃是。

老僧报我山花春,题诗为报山中人。

它日歌词已陈迹,谓君再拂湖边石。

吾尝一题少室三匡庐,不知山灵谓我今何如。

思萱为吴太学辂作

〔邵宝〕 〔明〕

伊昔母在萱正华,儿呼母应春满家。

而今见花不见母,家道犹春儿独苦。

苦心对花花亦愁,恸哭披图春复秋。

七曲湾足旧句

〔邵宝〕 〔明〕

七曲湾,七曲湾,邵家亭子面西山。

亭荒久矣山长在,一百馀年俯仰间。

吾亭今复此,不见鹤飞还。

见山如见古人颜,青青千万古,来往白云闲。

策杖临流水,重歌七曲湾。

题画

〔邵宝〕 〔明〕

近山如城人可住,远山如屏带烟雾。

天际孤舟何处来,云中指点津头树。

客至桃源花正春,回首空嗟相见暮。

苍壁丹厓几万寻,飞鸟回旋不知路。

路逢樵者问山名,山深只为无名故。

中有青莲今古青,时向幽人一披露。

冯生学画举业馀,胸中尘土先扫除。

清秋此幅展向我,请我茅笔纵横书。

南沙风韵杜陵后,随物赋形吾不如。

寄题黄鹤楼

〔邵宝〕 〔明〕

片云不向琴台泊,鹗渚飞来共黄鹤。

黄鹤千年尚未归,惟见高楼倚寥廓。

有矶巀嵲非人凿,矶上临观何绎络。

长史杯缘庾老停,谪仙笔为崔郎阁。

内方迤逦大别峰,远树中开夏后宫。

朝宗江汉直趋海,天津地脉应流通。

登高能赋亦馀事,天子有使将观风。

西涯老作动千古,白首载歌还沈翁。

都台驻节吾乡彦,五十功名犹未半。

不转常持匪石心,无涯每出如流翰。

匡庐云隐具区涛,我放扁舟君不见。

清秋贻我洞庭歌,手墨新题溢缄面。

君诗原是杜中人,吏在汉廷称老练。

冯君莫向栋边悬,恐露精光射星汉。

送萧户部

〔邵宝〕 〔明〕

水衡之司天下七,算舟通楮时制同。

京师南来四千里,浒墅实当吴会中。

地官主事延平彦,鸾栖旧在吴江县。

政平如水起歌谣,今之歌谣乃重见。

司徒榷课岁有常,数或不经宁惠商。

太原周公有是语,至今传诵盈庙堂。

萧君不苛亦不纵,隐然名为司徒重。

江边野老阅人多,独汲山泉远相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