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洞霄宫

洞霄飞杖屦,人境共真清。

天柱擎峰出,丹泉迸霤生。

栖岩遗隐迹,漱石洗虚名。

珍重乐斯者,微吟谩纪行。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穿着竹杖和草鞋,我踏上了洞霄山。人间与天地一同清澈。天柱高耸入云,丹泉喷涌而出。留着栖息的岩石,流淌的溪水洗去了虚名。珍惜这样的美景,我低声吟唱这个故事。



赓翠蛟亭韵

〔王与能〕 〔宋〕

灵砂九转炼金顽,留得丹泉在此间。

明月清风谁管领,洞天福地占幽闲。

岩巅雪涌金波立,石罅潮生银屋翻。

句续坡仙怀古意,梅花也觉带欢颜。

云安监劝学诗

〔王日翚〕 〔宋〕

云安古汤溪,□□□□滨。

无室不盐烟,无民不樵薪。

士子独希少,锥刀事艰辛。

我因沿檄来,暇日聊咨询。

溪山秀且清,湛碧高嶙峋。

衣冠杳不报,敢问夫何因。

盛言汉廷尉,有语诒乡邻。

三牛对马岭,有井无贵人。

斯言既笃信,诗礼不复闻。

我闻为咨嗟,此语深非仁。

儒风一旦扫,有甚遭烧焚。

因言廷尉者,其生岂不神。

既禀神灵姿,宁非贤圣伦。

安得鄙俚语,千载愚斯民。

斯民有幸氏,贵岂无足尊。

唐皇上柱国,伪蜀掌丝纶。

遗诰尚可考,苗裔亦诜诜。

后生宜可畏,况逢尧舜辰。

如何三百年,自弃甘煨尘。

前贤不知慕,俚语常书绅。

不知非格言,野老相因循。

为言听我语,蜀氏初顽嚚。

文翁为益州,化蜀与维新。

英才出王马,继世扬子云。

词章霭当世,至今耀清芬。

自尔吾蜀士,文学多彬彬。

乃知汤溪上,未必无国珍。

琢磨始成器,匪即为荆榛。

我虽非文翁,志使风俗淳。

亦非好辩者,示劝聊谆谆。

公侯宁有种,自致唯斯文。

蜀学乃孤陋,师友须隆亲。

又当听我言,既学须能勤。

不勤如不学,勤学始成身。

穷兮世巨儒,达兮国名臣。

唯恐学不至,学必无沈沦。

如不学为名,不如复煎熏。

十室有忠信,见者希能遵。

会观集岁后,俊造来訚訚。

一成诗礼乡,举充观国宾。

寄友

〔王安之〕 〔宋〕

忆昔青灯夜对床,冷猿声里早梅香。

一从去棹冲寒雪,几度凭阑到夕阳。

秋思渐于蝉外觉,别愁空入雁边长。

梧桐解得离人意,不遣西风叶尽黄。

煎茶

〔王翊龙〕 〔宋〕

春霆发蕾抽新馥,榷吏穷搜不容粟。

是谁千金收寸芽,烹鼎车声绕斜谷。

白云飘落甘露碗,清风吹破玉川屋。

平生此腹负将军,空揽十年灯火读。

谢王绣使同二教举充讲宾

〔王翊龙〕 〔宋〕

绣衣玉斧下青冥,端为斯文主夏盟。

师道更全双璧白,讲堂初奏六茎清。

秦灰不烬诗书种,孔壁犹铿丝竹声。

惟有渔翁只自叹,谈经敢望汉鸿生。

类型

朝代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