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之什补亡训传十三章上古

十月之郊,群木肇生。

阳潜地中,舒达句萌。

曀其蔚兮,不可以游息。

乃熂蒺藜,乃夷荆棘。

乃繇彼曲直,匠氏度思。

登斧以时,泽梁蓁蓁。

无或夭枝,有巨根蒂。

生混茫际,呼吸群籁。

万人挥斤,坎坎有厉。

陆迁水济,百力殚弊。

审方面势,姑博其制。

作为公室,公室既成。

御燥湿风日,栋之斯厚。

榱之斯密,如翼于飞。

如鳞栉比,缭以周墉。

墄以崇阶,俯而望之。

矗与云齐,啸玞珷玞。

藻井旋题,丹素之燝兮。

椒挂之馥兮,高阁高阁。

珠缀结络,金铺烂若。

不集于鸟雀,绘事告毕。

宾筵秩秩,乃命旨酒琴瑟。

琴瑟在堂,莫不静谧。

周环掩辟,仰不漏日。

冬日严凝,言纳其阳。

和风载升,夏日郁蒸。

言用于阴,凉封飒兴。

有匪君子,自贤不已。

乃梦乘舟,乃梦乘车。

梦人占之,更爽其居。

炎炎则移,皎皎则亏。

木实之繁兮,明年息枝。

爰处若思,胡宁不尔思。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十月的郊外,茂密的树木生长茁壮。 阳光悄悄地隐藏在地底,激发出叶芽生长。 青翠的景象美丽而辽阔,无法停下脚步。 然而却有荆棘和刺蒺藜,挡住了前行。 这需要匠人用他们的智慧去处理曲线和直线。 他们使用斧头的时候,泽梁葱葱茂盛。 没有砍下枝条的,有巨大的根系扎根。 生长在混沌的边界上,呼吸着各种声音。 万民挥动着斧头,坎坎有声。 陆路渡过水,百力被耗尽。 审视地势,试图制约住它。 打造公共建筑,建筑已经完成。 用以对抗干燥潮湿的风日,这是多么厚实的屋顶。 这是多么坚固的梁木,就像翅膀一样飞翔。 排列整齐如鳞片,围绕着周围的墙壁。 屋顶高高地崇起,俯视着一切。 挺立与云朵齐高,发出咆哮和赞美。 藻井上围绕着题字,丹素的火焰燃烧着。 香椒馥郁扬起,高楼高楼。 珠子环状排列,金铺得像花朵一样。 鸟儿雀鸣不会聚集在这里,图案绘制完成。 宴会的气氛恭谨庄重,君王下令奏乐。 琴瑟在宫廷中,无不静谧。 周围是密密的围墙,仰望没有一丝阳光漏出。 严寒的冬日,言纳阳光之温暖。 和风将升起,炎热的夏日蒸腾。 需要言语和阴凉之地,凉爽才能兴起。 有些人是真正的君子,自身的善良无穷无尽。 他们梦见乘船,又梦见乘车。 梦中的人占卜,改善了自己的居所。 炎炎夏日移动,明亮的月光则消退。 木实的繁茂,在明年凋谢。 站在这里思索,为何不能像他们一样。



上古之什补亡训传十三章上古

〔顾况〕 〔唐〕

燕燕于巢,缀葺维戊。

甲兮乙兮,不宜有谬。

飞龙在天,云掩于斗。

曷日于雨,乃曰庚午。

彼日之差,亦孔斯丑。

昔在羲和,湎淫不修。

我筮我龟,莫我告繇。

胤乃征之,彝伦九畴。

君子授律,是祃是禷。

三五不备,罔克攸遂。

惠此蒸人,毋废尔事。

尔莫我从,维来者是冀。

上古之什补亡训传十三章上古

〔顾况〕 〔唐〕

苏方之赤,在胡之舶。

其利乃博,我土旷兮。

我居阗兮,我衣不白兮。

朱紫烂兮,传瑞晔兮,相唐虞之维百兮。

上古之什补亡训传十三章上古

〔顾况〕 〔唐〕

陵霜之华,我心忧嗟。

阴之胜矣,而阳不加。

坱轧陶钧,乃帝乃神。

乃舒乃屯,烈烈严秋。

熙熙阳春,职生有伦。

今华发非其辰,辰属东方之仁。

遐想三五,黄帝登云。

尧年百馀,二仪分位。

六气不渝,二景如璧,五星如珠。

陵霜之华兮,何不妄敷。

上古之什补亡训传十三章上古

〔顾况〕 〔唐〕

囝生闽方,闽吏得之。

乃绝其阳,为臧为获。

致金满屋,为髡为钳。

如视草木,天道无知。

我罹其毒,神道无知。

彼受其福,郎罢别囝。

吾悔生汝,及汝既生。

人劝不举,不从人言。

果获是苦,囝别郎罢。

心催血下,隔地绝天。

及至黄泉,不得在郎罢前。

上古之什补亡训传十三章上古

〔顾况〕 〔唐〕

我行自东,山海其空。

旅棘有丛,我行自西。

垒与云齐,雨雪凄凄。

我行自南,烈火满林。

日中无禽,雾雨淫淫。

我行自北,烛龙寡色,何枉不直。

我忧京京,何道不行兮?

上古之什补亡训传十三章上古

〔顾况〕 〔唐〕

持斧持斧,无剪我松柏兮。

柏下之土,藏吾亲之体魄兮。

上古之什补亡训传十三章上古

〔顾况〕 〔唐〕

筑城奕奕,于以固敌。

咨尔寺兮,发郊外冢甓。

死而无知,犹或不可。

若其有知,惟上帝是谪。

上古之什补亡训传十三章上古

〔顾况〕 〔唐〕

筑城登登,于以作固。

咨尔寺兮,发郊外冢墓。

死而无知,犹或不可。

若其有知,惟上帝是愬。

上古之什补亡训传十三章上古

〔顾况〕 〔唐〕

左车有赫,万人毒螫。

曷可去之,于党孔硕。

敏尔之生,胡为草戚。

上古之什补亡训传十三章上古

〔顾况〕 〔唐〕

左车有庆,万人犹病。

曷可去之,于党孔盛。

敏尔之生,胡为波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