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子·长忆观潮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

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

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译文、注释、简介、赏析

译文

我常常想起钱塘江观潮的情景,满城的人争着向江上望去。潮水涌来时,仿佛大海都空了,潮声像一万面鼓齐發,声势震人。踏潮献技的人站在波涛上表演,他们手里拿着的红旗丝毫没被水打湿。此後几次梦到观潮的情景,梦醒时依然感觉心惊胆战。


注释

酒泉子:原为唐教坊曲,以酒泉郡地名作曲名,後用为词牌名。《金奁集》入“高平调”。有两体,一为温庭筠体,为词牌正格;二为潘阆体,又名《忆余杭》。长:通假字,通“常”,常常、经常。郭:外城,这里指外城以内的范围。万面鼓声中:将潮来时,潮声像万面金鼓,一时齐發,声势震人。弄潮儿:指朝夕与潮水周旋的水手或在潮中戏水的少年人。喻有勇敢进取精神的人。周密《武林旧事》说:八月十五钱塘大潮,吴地少年善游水者数百人,都披散着头髮,身上刺满花纹,手持大旗,争先恐後,迎着潮头,在万丈波涛中出没腾飞,做出各种姿势,旗帜却一点没有沾湿。向:朝着,面对红旗:红色的旗帜。觉:睡醒。尚:还,仍然。心寒:心里感觉很惊心动魄。


简介

《酒泉子·长忆观潮》是宋代词人潘阆的词作。此词上阕回忆观潮,表现了钱塘江的宏伟壮观;下阕回忆弄潮,表现人定胜天的奇迹。全词以豪迈的气势和劲健的笔触,描绘了钱塘江潮涌的壮美风光以及弄潮儿的英勇无畏精神,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赏析

现代词学家唐圭璋《唐宋词鉴赏辞典》:该词显示出光度和深度,表现出健儿们敢于和大自然搏斗的大无畏的精神面貌。



棋声

〔黄庚〕 〔宋〕

何处仙翁爱手谈,时闻剥啄竹林间。

一枰子玉敲云碎,几度午窗惊梦残。

缓著应知心路远,急围不放耳根闲。

烂柯人去收残局,寂寂空亭石几寒。

食荔支二首(其一)

〔苏轼〕 〔宋〕

丞相祠堂下,将军大树旁。

炎云骈火实,瑞露酌天浆。

烂紫垂先熟,高红挂远扬。

分甘遍铃下,也到黑衣郎。

食荔支二首(其二)

〔苏轼〕 〔宋〕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支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转调满庭芳·芳草池塘

〔李清照〕 〔宋〕

芳草池塘,绿阴庭院,晚晴寒透窗纱。

玉钩金锁,管是客来唦。

寂寞尊前席上,唯愁海角天涯。

能留否?

酴釄落尽,犹赖有梨花。

当年曾胜赏,生香熏袖,活火分茶。

极目犹龙骄马,流水轻车。

不怕风狂雨骤,恰才称,煮酒笺花。

如今也,不成怀抱,得似旧时那?

长相思

〔欧阳修〕 〔宋〕

花似伊,柳似伊。

花柳青春人别离,低头双泪垂。

长江东,长江西。

两岸鸳鸯两处飞,相逢知几时。

类型

朝代

形式